四神战纪之西方入境姜灰雪
第18章 饮啄慰孤愁
小
大
子颜听此,站起身来,就见扆后出来一十三、四岁少年,身着的冕服上银下玄,黑色冕冠缀着十二旒白玉。子颜心中一凛,这分明是戍擎国皇帝的服饰规格。他连忙随着身前的齐垣庄屈膝下跪,恭恭敬敬地向这位被称作流云君的少年行礼。“免礼平身!”子颜见对面这孩子面容俊秀,气质淡雅,细看和齐垣庄还真有点像。适才齐垣庄让人把子颜带去城里他府上时,曾和子颜说,如今的流国在此处名为流云国,这位国君齐悯正是他的侄孙,刚满十四岁。
齐垣庄禀报:“大王,这位覃子颜公子是玄武神宫派来的,据说如今玄武神宫已经回归了祗项国朝堂。因为臣数年前请了玄武神宫的界门回来,玄武神守听说此事,让他前来看看。”
子颜在与齐垣庄交谈时,已了解到自他将界门安置在此处后,流云国便与外界断绝了往来,众人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因此,他只自称是神宫弟子。
齐悯听闻子颜来自外界,眼中顿时亮起兴奋的光芒:“自太傅安置神宫之门后,便不许大家进出。不知如今外面是何模样?”
子颜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上下恐怕都听齐垣庄的。他估算着齐垣庄回到此处大约是十七年前锦煦帝登基之时,便将这十七年来外界发生的大事简略叙述了一番。齐垣庄曾教导过锦煦帝,自然已详细询问过锦煦帝的近况。
待子颜讲完,齐悯迫不及待地问道:“覃公子,玄武神宫可是打算讨回这界门?” 子颜从他的眼神中看出,这位流云君巴不得拆掉这扇隔绝外界的门。于是,他答道:“我并不知晓如今神君的想法,他只是好奇当年这扇门是如何到了此处?”
齐垣庄微微颔首,缓缓说道:“二十多年前,老夫前往泾阳,求得此门。当年炙天神宫放外人进入此地,让我想到神宫之人能随意出入,终究不安全。我在典籍中得知玄武神宫有此神物,且玄武神君当年离开泾阳后,此物还留在泾阳的玄武神宫,便冒险前往。起初,我并无门路结识神宫之人,只是凭借多年研习的治理之道,与泾阳学苑的夫子们相识,后来才被曾任宰相的陈大人知晓。几番交谈后,他邀我教授他的外孙,也就是当年的嫡皇子、如今的祗项皇帝。借此机缘,我才得以换取此物归来。”
“我知此门只能从里面开启,外面要开此门需要玄武神力,你们如今在此处就不怕玄武神宫之人过来?”
“老夫教授了锦煦帝治理之道,为何要怕祗项派人过来?”
子颜想这齐垣庄说的也有道理,他是锦煦帝的老师何必怕祗项国人。齐悯等他们二人说完了,便不停地向子颜询问外界的各种事情。子颜倒是觉着这个小皇帝很是天真,他与老谋深算的太傅,实在是截然不同。
晚膳时候,齐悯与子颜相谈甚欢,竟直接亲昵地唤子颜为 “哥哥”。一旁的齐垣庄微微一怔,面露戚色:“如今我齐氏历经磨难,子孙凋零,大王身边也无兄弟姐妹相伴,着实可怜。”
陪着他们晚膳的还有些这边流云国小朝廷上的官员,子颜未见到武将的身影,,于是开口询问。齐垣庄答道:“我们亡国到此,原来也只有些皇宫中御林军武人,到了此处炙天神君不许我们培养武力,如今只有城中用着些军士,也只是用于维持治安,处理些臣民间的纷争罢了。”
“那以前既然能进出此处,可有法师在此?”子颜想到这里大约应该还有炙天神宫留下法师。
“当然有,宫里还留存着炙天神宫当年留下的法术呢。” 齐悯眼睛一亮,抢在齐垣庄之前回答,脸上满是期待,“子颜哥哥来了,能不能教我一些玄武神宫的法术呀?”子颜点头答应,一边齐垣庄说道:“大王,我教给你的东西你却总是不愿学。”
晚间齐悯留了子颜在他宫里,说是要和他彻夜长谈,齐垣庄也由得他们去。齐悯说起外面戍擎和祗项大战,问子颜,这祗项国要是胜了可会一举打到秋壑。子颜想小皇帝都能这样相问,可齐垣庄一开始听说此事,却装出一副完全不感兴趣的样子,实在令人费解。
“怎么,大王想去秋壑看看?” 子颜温和地看向齐悯,似是随意地问道。
“太傅说过,他教过祗项皇帝,皇帝说有朝一日能攻入秋壑,就让我们复国。”齐悯说得天真,子颜想锦煦帝要是真能打下戍擎,怎么会那么简单让你们来坐享其成,不过是想利用齐氏子孙帮他镇守西边罢了。毕竟当年锦煦帝师从齐垣庄,想必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本事。于是,子颜试探着询问齐悯:“那平日里太傅都教些什么呢?”
齐悯微微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唉,不过是教我一些这里的朝堂礼仪,还有在这小地方如何经营罢了。” 子颜直言道:“不是说将来要去秋壑吗?怎么只教了大王这些简单的东西?”
齐悯答道:“我比较笨,让太傅失望了,他这才到了外面找了祗项皇帝去教。”子颜想起此处的时间与外界不同,难怪齐悯幼年师从齐垣庄却让他失望,这才使得齐垣庄去外面教授锦煦帝。他之前问过齐垣庄,原来这里和函玉宫一样,外面三日相当于里面一日。如此推算,若在外面,齐悯的年纪应比锦煦帝还要大。想到这里,子颜不禁问道:“听说齐太傅当年想教的不是祗项皇帝,而是腾翼国当时的嗣子腾文礼。如今腾文礼正在外面攻打此地,不知这其中有何关联?”
“子颜哥哥,我小时候见过腾文礼呀,他是跟着炙天神宫的人过来的。太傅嫌我笨,就想教腾文礼,可腾文礼却不想学太傅的东西。”
“啊?我在泾阳时听学苑的夫子说齐太傅的学识世上无人能及,有这样的好机会腾文礼怎么会拒绝呢?” 子颜装着满脸诧异。
“父王在的时候说过,齐太傅研究的学问高深莫测着呢,可惜我们待在这里用不上。可要是一直待在这里出不去,我们齐氏迟早会断了血脉。所以太傅才离开这里,出去想办法。”
子颜环顾四周,只见宫中伺候的都是普通之人,并非内官。再看这所谓的都城,地域虽广阔,但城池的建筑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所用材料不是木材就是周边山上的普通石料,规模甚至比不上外面的县城。而齐悯的宫殿,表面上看似豪华,实则经不起细看,想必是用了法术匆忙建成。由此,子颜推断出此地人口必定不多。
可即便外面已过了四百年,这里也有一百多年了,按常理人口应该大幅增长才对。他试探过齐垣庄的口风,齐垣庄总是叹气,说是因为阴阳境的缘故,如今这里的人数比最初进来时的千人只多了几人而已。而且到了齐悯这一代,齐氏子孙几乎断绝。子颜心中暗道,怪不得齐垣庄要出去另寻生路。
子颜正要询问更多细节,齐悯已急切地扯住他衣袖:“子颜哥哥,快教我玄武神宫的法术!宫里那些炙天神宫法师的后人,教得实在无趣。” 少年语气带着孩童般的迫不及待。...
子颜想到齐悯父母在的时候也定是十分疼爱他的,看着他熟睡的面容,心头泛起一阵酸涩。他想会护着这孩子,不让他再受半点委屈。可自己今日从与唐清欢的神力交锋坠入此地,到踏入这片自成天地的阴阳境,短短时辰内发生的一切,就如同荒诞离奇的梦境。
炙天神君当年为何安置流国遗民在此?齐太傅甘愿教导锦煦帝,又岂会只为了保护一方遗民?腾文礼的军队为何围困此地?唐清欢引他入局,究竟是出于炙天神宫的谋划,还是另有私心?
子颜忽觉周身寒意渐浓。这看似安宁的流云国,从仆役异常的举止到齐悯孩童般的心智,处处都透着古怪。“明日要去御书房…”齐悯睡前说着的让子颜心中一动,那里藏着自阴阳境记载,更有齐垣庄那些让齐悯 “看不懂的书”,兴许那才能解开太傅的秘密。
天还未亮,下人便来催促齐悯上朝。齐悯裹着被子不愿起身,下人语气立刻变得生硬:“大王再不起来,太傅可要怪罪了!” 子颜看着下人毫不掩饰以下犯上,连他这个外人在扬都不收敛。
齐悯自个穿得磨磨蹭蹭,倒是子颜帮着他穿戴完毕。齐悯出门时悄悄拉住子颜:“有没有法术能让他们变乖些?” “大王应当拿出国君的威严。”
“父王说过,他们只听太傅的,父王走时让我忍着些。” 齐悯声音发闷,“可他们总骂我,有时还动手…”
“放心,有我在。”子颜一阵心痛。
“那你走了怎么办?” 齐悯抓紧他的手。
“我会安排好一切。” 子颜应道。此时已到殿前,他抬头望向天空,整片苍穹湛蓝如洗,不见半朵云彩。齐悯见他盯着天空,主动开口:“哥哥也觉得奇怪吧?我问过父王,为什么叫流云国却没有云。他说外面的天空才有云,有云才会下雨。”
“这里从不下雨?那水从哪来?”
“下雨是什么样子?下雨才会有水么?” 齐悯好奇道,“我们这有条河围着山谷,水从来没断过。”
子颜望着远处的河流,水汽氤氲却无法聚成云朵。这违背常理的景象,让他对阴阳境愈发疑惑。
流云君的早朝颇为冷清,殿内寥寥数人,诸事皆由齐垣庄定夺。文官们例行奏报着农田收成,因为听了子颜谈及外界战事,齐垣庄下令兵曹司调遣数十人前往界门布防,又命几名法师携带炙天神宫遗留之物同去。
子颜对这几位法师并不陌生,昨日在齐悯宫中已见过。他们虽修习炙天神宫法术,却远未达仙师水准。不过既承炙天神君旧物,倒也堪用。朝堂上众人三言两语便敲定此事,一切皆看齐垣庄眼色。片刻后,齐垣庄便打发齐悯去御书房。
齐悯兴奋地拽着子颜要同去,齐垣庄则称需往城外查看,让子颜先行陪护。子颜知道齐垣庄怕是另有盘算,迟早要寻自己密谈。
踏入御书房,子颜不由一怔。书房规模竟比朝堂更为阔大,四壁书架上密密麻麻堆满典籍。齐悯颇为自豪地介绍:“父王说过,当年离开秋壑时,先祖恳请炙天神君,才将立国以来的书籍史册尽数带来。”
这般完备的藏书,即便泾阳皇宫、静寒学苑,乃至玄武神宫都未必能及,更何况是戍擎国所留。
子颜随手传授了凝聚水汽成云的小法术,看着齐悯专注摆弄灵力、追逐空中云朵的模样,子颜终于得以安心,开始仔细翻阅架上古籍。
齐垣庄禀报:“大王,这位覃子颜公子是玄武神宫派来的,据说如今玄武神宫已经回归了祗项国朝堂。因为臣数年前请了玄武神宫的界门回来,玄武神守听说此事,让他前来看看。”
子颜在与齐垣庄交谈时,已了解到自他将界门安置在此处后,流云国便与外界断绝了往来,众人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因此,他只自称是神宫弟子。
齐悯听闻子颜来自外界,眼中顿时亮起兴奋的光芒:“自太傅安置神宫之门后,便不许大家进出。不知如今外面是何模样?”
子颜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上下恐怕都听齐垣庄的。他估算着齐垣庄回到此处大约是十七年前锦煦帝登基之时,便将这十七年来外界发生的大事简略叙述了一番。齐垣庄曾教导过锦煦帝,自然已详细询问过锦煦帝的近况。
待子颜讲完,齐悯迫不及待地问道:“覃公子,玄武神宫可是打算讨回这界门?” 子颜从他的眼神中看出,这位流云君巴不得拆掉这扇隔绝外界的门。于是,他答道:“我并不知晓如今神君的想法,他只是好奇当年这扇门是如何到了此处?”
齐垣庄微微颔首,缓缓说道:“二十多年前,老夫前往泾阳,求得此门。当年炙天神宫放外人进入此地,让我想到神宫之人能随意出入,终究不安全。我在典籍中得知玄武神宫有此神物,且玄武神君当年离开泾阳后,此物还留在泾阳的玄武神宫,便冒险前往。起初,我并无门路结识神宫之人,只是凭借多年研习的治理之道,与泾阳学苑的夫子们相识,后来才被曾任宰相的陈大人知晓。几番交谈后,他邀我教授他的外孙,也就是当年的嫡皇子、如今的祗项皇帝。借此机缘,我才得以换取此物归来。”
“我知此门只能从里面开启,外面要开此门需要玄武神力,你们如今在此处就不怕玄武神宫之人过来?”
“老夫教授了锦煦帝治理之道,为何要怕祗项派人过来?”
子颜想这齐垣庄说的也有道理,他是锦煦帝的老师何必怕祗项国人。齐悯等他们二人说完了,便不停地向子颜询问外界的各种事情。子颜倒是觉着这个小皇帝很是天真,他与老谋深算的太傅,实在是截然不同。
晚膳时候,齐悯与子颜相谈甚欢,竟直接亲昵地唤子颜为 “哥哥”。一旁的齐垣庄微微一怔,面露戚色:“如今我齐氏历经磨难,子孙凋零,大王身边也无兄弟姐妹相伴,着实可怜。”
陪着他们晚膳的还有些这边流云国小朝廷上的官员,子颜未见到武将的身影,,于是开口询问。齐垣庄答道:“我们亡国到此,原来也只有些皇宫中御林军武人,到了此处炙天神君不许我们培养武力,如今只有城中用着些军士,也只是用于维持治安,处理些臣民间的纷争罢了。”
“那以前既然能进出此处,可有法师在此?”子颜想到这里大约应该还有炙天神宫留下法师。
“当然有,宫里还留存着炙天神宫当年留下的法术呢。” 齐悯眼睛一亮,抢在齐垣庄之前回答,脸上满是期待,“子颜哥哥来了,能不能教我一些玄武神宫的法术呀?”子颜点头答应,一边齐垣庄说道:“大王,我教给你的东西你却总是不愿学。”
晚间齐悯留了子颜在他宫里,说是要和他彻夜长谈,齐垣庄也由得他们去。齐悯说起外面戍擎和祗项大战,问子颜,这祗项国要是胜了可会一举打到秋壑。子颜想小皇帝都能这样相问,可齐垣庄一开始听说此事,却装出一副完全不感兴趣的样子,实在令人费解。
“怎么,大王想去秋壑看看?” 子颜温和地看向齐悯,似是随意地问道。
“太傅说过,他教过祗项皇帝,皇帝说有朝一日能攻入秋壑,就让我们复国。”齐悯说得天真,子颜想锦煦帝要是真能打下戍擎,怎么会那么简单让你们来坐享其成,不过是想利用齐氏子孙帮他镇守西边罢了。毕竟当年锦煦帝师从齐垣庄,想必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本事。于是,子颜试探着询问齐悯:“那平日里太傅都教些什么呢?”
齐悯微微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唉,不过是教我一些这里的朝堂礼仪,还有在这小地方如何经营罢了。” 子颜直言道:“不是说将来要去秋壑吗?怎么只教了大王这些简单的东西?”
齐悯答道:“我比较笨,让太傅失望了,他这才到了外面找了祗项皇帝去教。”子颜想起此处的时间与外界不同,难怪齐悯幼年师从齐垣庄却让他失望,这才使得齐垣庄去外面教授锦煦帝。他之前问过齐垣庄,原来这里和函玉宫一样,外面三日相当于里面一日。如此推算,若在外面,齐悯的年纪应比锦煦帝还要大。想到这里,子颜不禁问道:“听说齐太傅当年想教的不是祗项皇帝,而是腾翼国当时的嗣子腾文礼。如今腾文礼正在外面攻打此地,不知这其中有何关联?”
“子颜哥哥,我小时候见过腾文礼呀,他是跟着炙天神宫的人过来的。太傅嫌我笨,就想教腾文礼,可腾文礼却不想学太傅的东西。”
“啊?我在泾阳时听学苑的夫子说齐太傅的学识世上无人能及,有这样的好机会腾文礼怎么会拒绝呢?” 子颜装着满脸诧异。
“父王在的时候说过,齐太傅研究的学问高深莫测着呢,可惜我们待在这里用不上。可要是一直待在这里出不去,我们齐氏迟早会断了血脉。所以太傅才离开这里,出去想办法。”
子颜环顾四周,只见宫中伺候的都是普通之人,并非内官。再看这所谓的都城,地域虽广阔,但城池的建筑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所用材料不是木材就是周边山上的普通石料,规模甚至比不上外面的县城。而齐悯的宫殿,表面上看似豪华,实则经不起细看,想必是用了法术匆忙建成。由此,子颜推断出此地人口必定不多。
可即便外面已过了四百年,这里也有一百多年了,按常理人口应该大幅增长才对。他试探过齐垣庄的口风,齐垣庄总是叹气,说是因为阴阳境的缘故,如今这里的人数比最初进来时的千人只多了几人而已。而且到了齐悯这一代,齐氏子孙几乎断绝。子颜心中暗道,怪不得齐垣庄要出去另寻生路。
子颜正要询问更多细节,齐悯已急切地扯住他衣袖:“子颜哥哥,快教我玄武神宫的法术!宫里那些炙天神宫法师的后人,教得实在无趣。” 少年语气带着孩童般的迫不及待。...
子颜想到齐悯父母在的时候也定是十分疼爱他的,看着他熟睡的面容,心头泛起一阵酸涩。他想会护着这孩子,不让他再受半点委屈。可自己今日从与唐清欢的神力交锋坠入此地,到踏入这片自成天地的阴阳境,短短时辰内发生的一切,就如同荒诞离奇的梦境。
炙天神君当年为何安置流国遗民在此?齐太傅甘愿教导锦煦帝,又岂会只为了保护一方遗民?腾文礼的军队为何围困此地?唐清欢引他入局,究竟是出于炙天神宫的谋划,还是另有私心?
子颜忽觉周身寒意渐浓。这看似安宁的流云国,从仆役异常的举止到齐悯孩童般的心智,处处都透着古怪。“明日要去御书房…”齐悯睡前说着的让子颜心中一动,那里藏着自阴阳境记载,更有齐垣庄那些让齐悯 “看不懂的书”,兴许那才能解开太傅的秘密。
天还未亮,下人便来催促齐悯上朝。齐悯裹着被子不愿起身,下人语气立刻变得生硬:“大王再不起来,太傅可要怪罪了!” 子颜看着下人毫不掩饰以下犯上,连他这个外人在扬都不收敛。
齐悯自个穿得磨磨蹭蹭,倒是子颜帮着他穿戴完毕。齐悯出门时悄悄拉住子颜:“有没有法术能让他们变乖些?” “大王应当拿出国君的威严。”
“父王说过,他们只听太傅的,父王走时让我忍着些。” 齐悯声音发闷,“可他们总骂我,有时还动手…”
“放心,有我在。”子颜一阵心痛。
“那你走了怎么办?” 齐悯抓紧他的手。
“我会安排好一切。” 子颜应道。此时已到殿前,他抬头望向天空,整片苍穹湛蓝如洗,不见半朵云彩。齐悯见他盯着天空,主动开口:“哥哥也觉得奇怪吧?我问过父王,为什么叫流云国却没有云。他说外面的天空才有云,有云才会下雨。”
“这里从不下雨?那水从哪来?”
“下雨是什么样子?下雨才会有水么?” 齐悯好奇道,“我们这有条河围着山谷,水从来没断过。”
子颜望着远处的河流,水汽氤氲却无法聚成云朵。这违背常理的景象,让他对阴阳境愈发疑惑。
流云君的早朝颇为冷清,殿内寥寥数人,诸事皆由齐垣庄定夺。文官们例行奏报着农田收成,因为听了子颜谈及外界战事,齐垣庄下令兵曹司调遣数十人前往界门布防,又命几名法师携带炙天神宫遗留之物同去。
子颜对这几位法师并不陌生,昨日在齐悯宫中已见过。他们虽修习炙天神宫法术,却远未达仙师水准。不过既承炙天神君旧物,倒也堪用。朝堂上众人三言两语便敲定此事,一切皆看齐垣庄眼色。片刻后,齐垣庄便打发齐悯去御书房。
齐悯兴奋地拽着子颜要同去,齐垣庄则称需往城外查看,让子颜先行陪护。子颜知道齐垣庄怕是另有盘算,迟早要寻自己密谈。
踏入御书房,子颜不由一怔。书房规模竟比朝堂更为阔大,四壁书架上密密麻麻堆满典籍。齐悯颇为自豪地介绍:“父王说过,当年离开秋壑时,先祖恳请炙天神君,才将立国以来的书籍史册尽数带来。”
这般完备的藏书,即便泾阳皇宫、静寒学苑,乃至玄武神宫都未必能及,更何况是戍擎国所留。
子颜随手传授了凝聚水汽成云的小法术,看着齐悯专注摆弄灵力、追逐空中云朵的模样,子颜终于得以安心,开始仔细翻阅架上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