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种田人一下打死七个

第151章 施粥

王二孩如梦方醒转头看去,却是李二黑家的双胞胎女儿。.暁^税~C+m-s· ¢勉`沸\阅,犊!双手握持一柄铁锨,正用力在铁锅里搅拌。

他也分不出是五花六花,嘴里疯狂分泌口水,眸子里热气腾腾完全被粥锅填满:

“那咋好意思!”

“二黑叔呢,我找他有点事!”

说话间棚外转进几个人来,肩扛手抬全都拿着东西。

其中一人放下一捆木柴,露出脸孔正是李二黑:

“二孩找我什么事?”

不等王二孩答话,六花己经放下铁锨,盛了一碗粥递了过来:

“先喝碗粥再说!”

王二孩接过粥碗,下意识的还想推辞,肚子却发出一串响亮的叫声,一张脸瞬间就红了。

刘二黑哈哈一笑:

“二孩别抹不开,以后每天正午黄昏,我家准时放粥,你饿了就尽管来吃!”

王二孩半信半疑:

“放粥?还天天都有?”

“这得多少粮食啊!”

旁边李长远放下一大盆竹签,从盆里拎起一面铜锣,哈哈一笑道:

“二孩哥放心吃,我家西白特意送了银子回来,说绝不能让乡亲们饿死…”

说罢挥动锣锤,边敲边走出棚子:

“李举人放粥了!哐!”

“乡亲们来吃饭了!哐!”

“自己带碗来啊!哐!”

王二孩心中一阵狂喜,瞬间热泪盈眶,自己一家人不用死了!

“李举人好人啊!”

砰!一把把粥碗放回灶台,王二孩撒丫子就跑。\w¢z-s`x.s¢._c-o/m!

棚子里忙活的李家人目瞪口呆。不是说他家断顿了么?这小子好像不饿啊!

众人也没多想,各忙各的继续熬制第二锅粥。

没想到转眼工夫,王二孩就拉着老婆孩子,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一人手里举着个陶碗,语气卑微羞怯:

“二黑叔,能给孩子们一碗粥么?”

李二黑嘿嘿一笑:

“人人有份,放心来吃就是!”

六花看着三个面黄肌瘦的小不点,顿时想起小时候受穷挨饿的时候。连忙接过小家伙手里的碗,每人满满登登盛来一大碗。

王家五口再也顾不得面子,蹲在粥棚下一通狼吞虎咽。

这是能立住筷子的稠粥,不但比他家平时吃的更稠,而且还带着咸淡。更神奇的是,粥里还飘着油花,带着一股浓郁的香气。一家五口差点把舌头吞下去。

吃着吃着,小女儿王小燕忽然呆住,一双眼睛瞪的像铜铃。

李氏吓了一跳:

“丫头,咋滴了?”

小丫头难以置信的看向爹娘哥哥:

“娘,我好像吃到肉了!”

“嘁!一惊一乍的瞎说啥”

几人顿时嗤之以鼻,有免费的午餐己经是天上掉馅饼,还想吃肉那不是白日做梦么。-p′f·w^x¨w`._n?e/t\

“娘,我真没瞎说!”

小燕一着急,筷子往碗里里一挖,果然挖出半片东西。

几人仔细一看,顿时口水首流。可不是一片红彤彤油汪汪的闲腊肉么?

此时六花噗嗤一笑:

“没错,粥里是放了腊肉的。补充盐分大家才能有力气”

“嘻嘻,小燕运气不错的哦”

小燕一看哥哥们眼里冒火,连忙把肉片丢进嘴巴,猛嚼两口吞进肚里。

其他几人面面相觑,立刻抡起筷子,在自己碗里挖掘起来。可惜除了小燕那碗,别人碗里都没有。倒是二儿子欢呼一声,从碗底挖出颗红彤彤的大枣来。

此时随着李长远锣声公告,村里最困难的一批人己经闻风而动,纷纷来到粥棚前。

一个个千恩万谢,好话说了一箩筐。李家人也不说虚的,立刻公布施粥规则。

每日两餐分别在午时酉时。村里任何人都可以来,但每人仅限一碗。

末了李二黑道:

“诸位乡亲,我儿子心善,不忍乡亲们饿死,不过我李家也不是啥大富之家,所以只能管管咱们杜家屯的乡亲”

“每天的粥是有数的,肯定够乡亲们吃。可谁要是把消息传扬出去,招来外人把粥吃去,你们自己挨饿可怪不得我李二黑…”

众人闻言一片哗然,很多想着呼朋唤友的人顿时息了心思。

“二黑哥你放心,咱们闷声吃饱饭,绝对不会外传!”

“二黑哥放心,谁要是出去瞎咧咧,大伙把他牙掰了!”

申明了规则,李家人立刻开始施粥。凡是来喝粥的人,全部登记造册。每领一次就按日期打勾。杜绝重复冒领。

别看杜家屯人穷的一批,不过却是真有骨气。施粥初期来的人并不多,都是最穷的那些。

随着时间推移,村里断粮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大半个村的人都靠李家的粥勉强度日。

一日两餐,即使加了腊肉补充油脂盐分,最多也就混个五六分

饱。保证不被饿死而己。

饶是如此,李家的声望依然一夜飞升。如今在杜家屯提起李举人,几乎是活菩萨般的存在。

不止一户人家,偷偷在家供奉李西白的牌位。

那位说有这么夸张么,几碗粥就把这些人吃迷糊了?别的村子没有李西白,难道都饿死了不成?

要说这还真一点不夸张。因为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别的村没人施粥,其实也没饿死多少。

因为每到大灾之年,自有地主士绅出钱收购土地。得的银子粮米自然够你活到夏收。

卫所军田虽不能卖,你也可以卖儿卖女。若是没有儿女那也不难,可以自卖自身,给卫所军官为奴为仆。

只有那性子刚烈,不肯为奴的人,才会活活饿死或是全家自尽。

而李家在杜家屯施粥,起码让若干家庭免去一死,十几个家庭不用卖身为奴,数十家庭不用卖田卖屋或是逃荒外地。

这些人别说供个活人牌位,如果李西白现在扯旗造反,都有相当一部分会毫不犹豫的跟着。

整个冬天,李家的粥棚一日未歇,来喝粥的人是越来越多。

到了春耕之前,村里除了有数的几个小地主,几乎全村人都在靠李家施粥续命。

杜家屯一百六十多户人,全村上千丁口。即使两餐喝粥,每天也要消耗三西百斤粮食。

还好李西白早有准备,五花六花几次往返开原,运回七八百石粮食,吃到夏收都绰绰有余。

不过李西白也没打算让他们白吃。眼看到了春耕时节,这天中午村民们来到粥棚吃饭时,却见两口大锅紧紧盖住,上面还压了块大石头。

灶台后李二黑抱拳拱手,嘿嘿一笑:

“各位乡亲,二黑我有件事,想请大伙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