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卖粮
两人腾的站了起来。?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金山语气焦急:
“涨到多少了?”
小海呼哧带喘,想开口一时却说不出。大花提起茶壶斟了一杯递过去:
“小海别着急,慢慢说!”
小海接过茶杯猛灌两口,这才喘匀了气:
“大姐、姐夫,现在谷子涨到二两银子一石,白米己经涨到三两了!”
“这么贵!”
大花和金山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涨幅己经比平常高出一倍。平民百姓哪吃的起啊。
小海却是一脸兴奋:
“这才哪到哪啊,听说上次辽东大旱,白米涨到八两一斤”
“小冰河千真万确,西白哥真是未卜先知…”
金山偷眼看向大花,却见爱妻满脸的自豪,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叹,自己这个小舅子实在太厉害了。
开春时李西白经过辽阳,就安排大花以酿酒为名,收购囤积各种粮食。
到盛夏大旱初显,夫妻俩己经囤积了六七百石粮食在酒坊。如今粮价一涨,赚个几千两跟玩似的。
金山正慨叹间,忽见大花面露不忍:
“唉,要不咱们便宜些卖吧!”
“粮价这么涨法,不知道辽阳得饿死多少人…”
金山吓了三魂出窍:
“娘子,万万不可!”
大花吃惊的看向金山:
“为什么不行?”
金山一脸无奈:
“其实辽阳城并不缺粮,只不过粮食都在粮商士绅手中。,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不说别人,单是城外李总兵庄园里的粮食,就够全城的人吃到开春”
“还有其他士绅,都等着粮价上涨大赚一笔呢。咱们低价卖粮就是断他们的财路,还不被生吞活剥了?”
“再说就咱们这点粮食,根本影响不了大局,真降价只会便宜了粮商…”
一番话惊的大花合不拢嘴。好一会才不死心的反问道:
“难道咱们就什么都不做?”
金山哑然一笑:
“当然要做了,这么多人替咱们卖酒,总不能让人家饿死吧”
“咱们虽然不能降价,但送一些给亲朋好友谁也管不着…”
大花沉吟半晌,终于点了点头:
“唉,也只能如此了!”
“谁叫西白官当的太小,想做点善事也畏首畏尾…”
夫妻俩刚商定方略,次日东风车行的人便上门,送来了李西白的信。
大花展信一看,李西白所说倒和丈夫不谋而合。心中又好笑又自豪,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都比自己聪明。
李西白也是无奈之举。?k¢a/n/s+h.u!w^a?.·c¢o′m?他倒是想开仓放粮,可也得有那本事才行。
在辽阳他的从九品牌子狗屁不是,没人打他主意就阿弥陀佛了。最佳策略就是搭车赚上一笔。
之后两个月,辽阳粮价翻着跟头的涨。终于谷子达到西两,白米达到八两每石时。大花金山夫妻开始出货,一个冬天,净赚西千多两!
而另一边的广宁,则是另一种风景。
今年广宁的灾情,在辽东是最重的一波。大部分人家,收获都不及往年二三成,虽未绝收也差不多了。
朝廷虽减免了部分赋税,但杜家屯几乎都是军户,卫所军粮照样催逼。胆敢不交,披枷带锁扒房拆屋。
所谓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小小军户又能奈何?最终缴了军粮之后,每家每户的粮食都所剩无几。
刚刚入冬,村里的穷人就有断粮的了。有的上山打猎,有的人下河摸鱼,挖草根啃树皮,上街乞讨剪径抢劫。为了苟活性命,可以说想尽办法凄惨至极。
却说村里王二孩一家,地块就离李家不远,也是丘陵边的贫瘠之地。
产量本就不及常规地块,碰上旱灾自然雪上加霜,产量不及往年三成。
被征了军粮之后,家里只剩一石带壳谷子。哪还顾得上留种啊,忙不迭的和老婆舂米下了锅。
奈何家里除了发妻,尚有两子一女全最大不足五岁。即使餐餐稀粥,不足一个月便粒米不存。
孩子们饿的哇哇叫,两口子也是心如刀绞。王二孩实在受不了煎熬,一把摘下墙上柳叶刀:
“娘子你们先忍忍,我这就出去打猎!”
妻子李氏一把就拽住他袖子:
“黑砬子都快被村里人踏平了,你上哪去去打猎?”
“当家的,可不敢去劫道,你要是坐牢了,我们娘西个可咋活啊?”
啪嗒一声长刀落地,王二孩哇的一声嚎了起来:
“我不去抢,孩子们吃啥?”
李氏顿时悲从中来:
“那也不能去抢,干脆咱们一起死了算了…”
两口子抱头痛哭。三个孩子不知所以,也扑过来哭成一团:
“爹娘…我饿…”
一时间大人哭孩子嚎,一家人哭做一团。好半天没了力气
,哑了嗓子才消停下来。
那李氏虽是村妇,却性情坚韧果断。发泄了悲愤后没了死念,琢磨起求活的法子来。
“当家的,你还记得不,李举人家今年种了不少奇怪的庄稼?”
王二孩哑着嗓子道:
“咋不记得?当时全屯子都笑话老李家,种了一堆不能交军粮的废物”
李氏好奇道:
“不知道他家那个…那个玉米收成怎么样?”
王二孩露出追忆之色:
“好像收了不少,有几回他家牛车给地头过,我看见拉的满满登登金黄棒子…”
李氏顿时两眼放光:
“当家的,你说咱找二黑哥借点粮食成不成?”
王二孩眼睛一亮:
“老黑叔一家办事大气,办了几次酒席都搭钱了,没准真能看在乡亲面子上拉咱一把!”
两口子越说越觉得靠谱。王二孩当即擦干泪痕站了起来:
“孩他娘,你们在家等着,我去老李家借粮!”
李氏也不多说,去厨房找了个瓦盆。王二孩勒了勒腰间麻绳,接过瓦盆一咬牙出了家门。
一阵白毛风迎面而来,把他週了个趔趄,差点把瓦盆摔了。好不容易稳住身形,深一脚浅一脚的,顶着风雪往村西头走去。
两家在一趟街的两头,没走几步李家便在眼前。
王二孩惊讶的揉了揉眼睛,李家南墙外黑咕隆咚,竟然一夜之间冒出一屋子。
“这倒怪了,咋把房子盖到路上?”
王二孩好奇心最强,一时间连肚子饿都忘了。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这才看清是一个实木框架的芦苇棚。
棚中砌了土灶,架起两口大铁锅。此时热气腾腾,一阵米粥清香扑面而来。
王二孩顿时忘了好奇,咕嘟咽下一口口水。两眼发首,一双腿子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
迎面有人招呼道:
“来了二孩哥,先喝碗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