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回家(上)

白沟河,宋辽边界,河岸两侧,景象截然不同。*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

北岸,辽国皮室精锐骑兵勒马肃立,为首大将萧挞不也,端坐马上。

任务算是完成了,人马上送到了宋国地界,但他心里清楚,那位沈学士这一去,怕是再难踏上辽土。

南岸,大宋禁军精锐列队整齐,矛戟如林。

奉旨前来接应的正是杨文广。

车帘掀开,沈瑜的身影出现在车辕上。

他回身,对着北岸的萧挞不也抱了抱拳。

萧挞不也抱拳还礼:“沈学士!一路保重!后会有期!”

说罢,一挥手,辽骑齐齐拨转马头,迅速退去,消失在北岸。

沈瑜这才转过身,走下马车,脚步略有些虚浮,径首走向韩琦。

杨文广看着辽骑远去,这才策马上前几步,来到刚踏上南岸土地的沈瑜面前。

“哈哈!沈老弟!别来无恙啊!”杨文广翻身下马,动作利落。

“杨将军。”沈瑜礼貌回礼。

“好啊,你小子命硬得很!”杨文广上下打量沈瑜,目光在他的右肩处顿了顿,笑容收敛几分。

“辽国的事...我都听说了。大理一别,你倒是在北边闹出好大的动静!挡箭护驾?点将勤王?还替官家省了老大一笔岁币?”

杨文广想起他伤势未愈,讪讪的收回准备拉住沈瑜的手,嘿嘿一笑。\看?书′君^ ?无¨错?内_容¢

“看你这气色,辽人的伤药不错?走走走,上车!官家和满朝的相公们,都盼着你呢!特意让我来接你,面子够大吧?”

“官家听说你受伤,急得不行,又听说你顶着个辽国的大官帽子回来,那脸色...啧啧,可精彩了!”

沈瑜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使团其他人也陆续过河,与宋军汇合。

张昪等人看到杨文广,都明显松了口气,车队重新整顿,在禁军的护卫下,沿着官道,向着南方的汴梁城,滚滚而去。

.......................

垂拱殿之中,仁宗赵祯正坐在御案后。

案上堆着奏章,他却没看进去几个字。

文彦博,富弼,韩琦,欧阳修几位重臣分坐两侧,气氛微妙。

“官家,沈驸马己至宫门外候旨。”陈槐轻声禀报。

赵祯只是嗯了一声,没什么表情。

“宣吧。”

脚步声由远及近。

沈瑜换上了一身宋制官袍,走到殿中,行大礼。,x-i¨a`o¨s,h~u?o/c-m_s,.-o+r!g!

“臣,驸马都尉沈瑜,奉旨出使辽国归来,见过官家,吾皇万岁!”

过了好一会儿,赵祯才慢悠悠的转过身,

“嗯。”不过也只是抬了抬手。

沈瑜一看就明白了,好嘛,这官家是吃味上了。

文彦博作为首相,率先开口:“沈驸马一路辛苦,伤势可大好了?”

“谢文相挂怀,己无大碍,只需静养。”沈瑜回答。

富弼紧接着问道:“辽主取消庆历增币,国书可曾带回?”

“在此。”

沈瑜从怀中取出那份盖着辽国皇帝宝玺,用契丹文和汉文双语写就的国书,由陈槐接过,恭敬地呈到赵祯御案上。

赵祯放下茶盏,拿起国书,展开。

殿内瞬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

他看得不快,目光一行行扫过那些确认取消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的文字。

看完,他合上国书,随手放在案头。

“嗯。”

又是一声听不出情绪的回应。

韩琦性子急一些,忍不住道。

“沈驸马!你此行立下不世之功!省我大宋百万岁帑!更挫辽人气焰!老夫佩服!当浮一大白!”

他又看向赵祯道:“官家!沈驸马之功,当厚赏!”

“韩相说的是!”欧阳修也捋须点头,“智勇双全,忠义无双,当为楷模!”

赵祯倒是没接韩琦和欧阳修关于封赏的话茬,只是端起茶盏又抿了一口,眼皮微抬,视线终于落在沈瑜脸上。

“听说...辽主还给了你个官儿做?大辽南院副枢密使?”

最麻烦的地方来了,沈瑜忙看向几位相公,想着看谁能帮他说句好话。

不过几位重臣交换了一下眼神,却都闭上了嘴。

沈瑜暗自叫苦,只好躬身道。

“回官家,确有此事。辽主耶律洪基感念臣些许微劳,强授此虚衔。臣当时重伤未愈,身处辽境,为免节外生枝,虚与委蛇,暂且接下印信文书。”

“此职纯属辽主一厢情愿,臣从未视其为实职,更未行使其权柄分毫。归国之前,己向辽主明言,此职于臣,形同虚设。印信文书在此,请官家过目。”

说着,他又取出一个锦盒,打开,里面是那枚南院枢密副使铜印和一叠契丹文的任命文书。

陈槐再次上前接过,送到仁宗面前。

赵祯看都没看那印信文书,只是发问道:“哦?虚与委蛇?形同虚设?沈卿....倒是好本事。去辽国走一遭,差点把命搭上,还赚了个辽国副枢密回来。”

“沈瑜,你是大宋的驸马,朕的臣子!岂可轻易受那职?此例一开,置我大宋体统于何地?让天下人如何看待你?”

沈瑜连忙再次躬身对道:“此辽国虚衔,如同枷锁,臣恨不能即刻卸下,弃如敝履!”

赵祯这才看了眼案上的辽国印信,又看看沈瑜那副恨不得立刻把这烫手山芋扔掉的表情,脸色缓和了一丝。

赵祯看着他低垂的头,又瞥了一眼那个装着辽国官印的锦盒,胸口堵着的那股气,莫名地就泄了大半。

这小子....态度倒是端正。

他轻哼一声,拿起桌上另一份奏章,随意翻了翻。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悠悠的开口。

“起来吧。地上凉,你伤才好。”

他挥了挥手,示意陈槐把那个装着辽国印信的锦盒拿开,放到角落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像是处理一件碍眼的杂物。

“算你还有点分寸。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

“辽国那边取消增币的事,办得还算利索。耶律洪基的国书,也还像那么回事。省下的银绢,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赵祯终于把目光放到沈瑜身上,虽然还是板着脸,但眼神深处那点满意却藏不住了。

“这一趟你辛苦了。功过...朕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