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启程回宋
完颜乌古乃上位之后,跟后面的努尔哈赤一模一样,这完全属于是女真传统了。-0¨0_s?h¨u?./n?e~t.
他们都就两个想法,一是报仇,二是当大辽(大明)的狗。
那么如何又报仇又当狗呢?
完颜乌古乃想了个法子,让乌林答部跟辽干上不就完了吗?
于是他一边跟乌林答石显说,兄弟,我支持你。
一边又跟辽国说,这乌林答石显有反意啊,我愿意帮大辽解决他。
乌林答石显也是笨,首接听信了完颜乌古乃的话,转手就把海东鹰路给断了。
这海东鹰路,也就是春捺钵时候进贡海东青的路,属于是辽国很重要的官道。
后面自然就是完颜乌古乃借辽的势力吞并了乌林答部,同时,辽看到他这么懂事,一首在帮忙讨伐那些抗辽的女真,还给他了女真节度使的官职。
言归正传,沈瑜捂着肩膀嘶了一声,苦笑道。
“陛下...就别难为我了。我这身子骨,被那一箭伤了元气,御医也说了,非得静养个一年半载不可,受不得北地的风寒了。再说,真让我去管那些生番,怕是两眼一抹黑,误了陛下的大事。陛下麾下能征惯战,熟悉边事的将军多的是,让他们去办,定能事半功倍。”
他看洪基还想说什么,赶紧接着道。,2?0¢2!3!t*x·t,.+c/o?m¢
“陛下,臣离家真的太久太久了。公主..我实在放心不下。再者,臣这次促成取消增币,官家和朝堂诸公,想必也等着我回去复命,详细禀报大辽的诚意。若滞留不归,恐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反倒辜负了陛下取消增币的一片善意,也伤了刚刚缓和的两国情谊啊,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沈瑜这番话,软中带硬,耶律洪基被堵得哑口无言。
他看着沈瑜捂着肩膀样子,再想想沈瑜说的确实在理。
人家刚帮你省了钱,你转头把人扣下不让回家,更别说沈瑜还救过他的命!
耶律洪基憋了半天,脸色变了几变,最终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沈卿,你说得对!是朕考虑不周了。”
他拿起酒壶,给沈瑜倒了杯酒,又给自己满上。
“这杯酒,算是朕给你饯行!等你养好伤,朕派最精锐的卫队,风风光光送你回汴京!南院枢密副使的印信文书,朕照样给你备着!你人虽不在大辽,但这名分,朕给你留着!就当...就当是朕的一点心意!日后若有机会,随时来看看!”
沈瑜端起酒杯,跟耶律洪基碰了一下:“谢陛下恩!外臣...感激不尽!”
仰头一饮而尽,心里一片轻松。~k?a¢n?s!h.u·h?o^u-.~c`o,m′
总算能回家了,至于那个劳什子副枢密使?
爱给不给,等回了汴京,谁还认这个!
看着沈瑜喝下酒,耶律洪基也起身道:“好好养着!朕等着你全须全尾地回去见你的公主!对了,”
“你刚才说的女真...还有那个完颜乌古乃...朕会让人盯死他!绝不让这些野人坏了朕的江山!”
沈瑜微微一笑。“陛下圣明。防微杜渐,总是好的。”
完颜乌古乃?盯吧,使劲盯。
别等你的子孙后代被他的子孙打得哭爹喊娘的时候,才想起今天这场谈话...
.....................
上京城外,官道旁。
辽帝耶律洪基亲自来送行,排场给得十足。
金瓜钺斧,旌旗招展,皮室军甲胄鲜明,列队两旁。
宋国使团的属官们,规规矩矩地站在后面,大气不敢出。
正使张昪,经历了这场风波,脸上又多了几分沧桑,看向前方那个身影的眼神极其复杂。
妒忌?敬畏?他自己也说不清。
焦点,自然是沈瑜。
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头不错。肩膀的伤还未好全,但行动间己无大碍。
他站在耶律洪基面前,拱手行礼:“陛下亲临相送,外臣惶恐。”
耶律洪基看着沈瑜,心情是真复杂。
救命之恩是真的,沈瑜的才智眼光他打心眼里欣赏也是真的。
可这人就是油盐不进,死活要回宋国!
他耶律洪基堂堂大辽皇帝,开出的条件够丰厚了吧?
高官厚禄,美女珍宝,甚至许诺帮他搞定宋国皇帝那边.....
结果呢?这家伙搬出公主思念,身体需要静养这些理由,一套一套的,堵得他哑口无言。
“沈卿....”耶律洪基叹了口气,上前一步。
“此去山高水长,务必珍重。朕派了萧挞不也,率三百皮室精锐,护送你至白沟河!确保你一路平安!”
这是面子,也是里子。
“谢陛下厚恩。”沈瑜躬身,语气真挚。
来的时候是萧挞不也去接的沈瑜,现在又是他送沈瑜,再加上前些日子叛乱并肩作战的情谊,也算是让沈瑜路上不至于
那么无趣。
哦,这也是个驸马。
洪基又指了指身后几车镶金嵌玉的大箱子。
“这些,是朕给你和兖国公主的礼物。辽东老参,上品东珠,还有几张顶好的白熊皮子,给公主御寒。另有一份国书,给你家皇帝,详述你此番功劳,及我大辽取消增币之诚意。”
“还有你那南院副枢密的印信文书,也一并带上了。朕说过,这名分,给你留着!大辽的门,随时为你开着!”
沈瑜心里门儿清,这名分就是个烫手山芋,但面上功夫还得做足。
“陛下隆恩,外臣愧领。他日若有机缘,定当再来拜谒陛下。”
场面话嘛,谁不会说。
“好!朕等着!”耶律洪基朗声一笑,似乎想冲淡离别的沉闷,他挥了挥手。
“时辰不早,启程吧!”
沈瑜再次躬身行礼,毫不拖泥带水。
转身,大步走向那辆宽大马车,张昪等人连忙跟上。
寒暄完毕,再无耽搁。
“启程!”萧挞不也一声令下。
三百皮室精锐骑兵,护卫着使团的车队,缓缓启动。
车轮碾过官道的尘土,向着南方驶去。
耶律洪基站在原地,目送着车队消失在官道的尽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
“回家。”
沈瑜闭上眼,感受着马车的颠簸,归心似箭。
前方,是汴梁的万家灯火,还有那个等待他的人,都在那里。
车轮滚滚,一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