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章 又要来人

李怀德的岳父挂了电话,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在一份名单上轻轻敲击。

这份名单上列着近半年来在运动中受到冲击的技术专家,大半是内燃机、机械制造和电气领域的顶尖人才,如今要么被停职反省,要么在原单位受排挤,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处施展。

“与其让他们在原地耗着,不如送个能用得上他们的地方。”

老头喃喃自语,拿起红笔在名单上圈了一圈,“红星轧钢厂要搞设备改造,要造拖拉机汽车,正好缺这些人。”

他当即拿起电话,先打到部里负责处理这类人员的革委会:“我是xx,红星轧钢厂那边需要技术支持,把最近那批内燃机、机械、电气领域的专家调过去,连带家属一起,手续尽快办。”

革委会那边正为安置这些人焦头烂额,一听有地方接收,连忙应下:“朱副部长,这太好了!我们马上整理档案,给您送过去审批。”

老头又拨通了分管工业的上级电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情况:“……这些人闲置也是浪费,红星厂正好有技改项目,让他们去劳动改造的同时发挥作用,算是变废为宝。”

上级那边也清楚这些专家的价值,只是碍于形势不好安排,闻言立刻点头:“老朱,你这个安排稳妥,批了。让他们把手续做齐,别留下尾巴。”

挂了电话,老头看着窗外,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给李怀德打去电话:“怀德,给你送批人过去,内燃机、机械、电气方面的,一共十几个,家属加起来几十口,过几天就到,你让杨卫国提前准备。”

李怀德接到电话时,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连声应道:“哎!谢谢爹!我这就去安排!”

挂了电话,他连办公室都没回,径直往车间跑,远远就看见杨卫国正蹲在车床旁,跟沈敬言讨论着什么。

“卫国!卫国!”李怀德喊着,快步冲过去,一把拉过他往角落走。

杨卫国被他拽得一个趔趄,笑道:“李哥,什么事这么急?”

李怀德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光:“我岳父刚打电话,过几天给咱们送批人来——内燃机专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学的大拿,一共十几个,连带家属几十口!”

杨卫国眼睛瞬间瞪圆了,声音都发颤:“真的?内燃机的?”造拖拉机、汽车,最核心的就是内燃机,他们正愁没人懂这个!

“骗你干啥!”李怀德拍了拍他的胳膊,“我岳父说了,都是有真本事的,就是最近受了点冲击。到时候你一并安排,三楼宿舍不是还空着吗?正好用上。”

杨卫国激动得原地转了个圈,攥紧拳头:“李哥,你这是要跟我一起大干一场啊!”

“那还用说!”李怀德笑着指了指他,“等这事成了,哥哥我要是能再往上走一步,绝对忘不了你!”

两只手重重握在一起,力道大得能捏出水来。

“放心,李哥,”杨卫国眼神坚定,“我保证给你拿出成绩,让你不后悔今天的决定!”

两人相视一笑,笑声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不过……”李怀德突然收了笑,神情严肃起来,“革委会那边你得盯紧点,咱们俩一个厂长一个副厂长,虽说能压住场子,但人多眼杂,难保没人捅到上面去。”

“这我早跟建设说好了。”杨卫国点头,“所有专家身边都派两个保卫员跟着,干活、吃饭、回宿舍,全程陪着,少跟其他工人接触。家属的话,我打算集中安排到后勤,干点缝补、打扫的轻活,也方便管理,免得节外生枝。”

“行,就这么办。”李怀德认可道,“集中管理最稳妥,别出任何岔子。”

他拍了拍杨卫国的肩膀:“我去跟财务打招呼,再多腾点经费出来,宿舍得添床、添桌子,食堂也得加人手。你这边跟沈工他们透个气,让他们有个准备,到时候也好互相配合。”

“哎!”杨卫国应着,目送李怀德离开,转身往车床那边走,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

沈敬言见他回来,笑着问:“杨副厂长,什么事这么高兴?”

杨卫国咧嘴一笑,压低声音:“沈老,过几天给你们添帮手,都是懂内燃机、电气的行家,到时候咱们一起把厂子的设备革新了,再弄出个像样的机器来!”

沈敬言手里的扳手“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看着杨卫国,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重重地点了点头,眼里泪光闪闪。

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轰鸣,可在杨卫国听来,这声音像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了序曲。

杨卫国连忙上前扶住沈敬言:“沈老,您别这么激动,当心身子。”

沈敬言摆了摆手,声音带着哽咽:“杨副厂长,我不是光激动……这些人从研究所、大厂子里出来,就说明那些地方……怕是真撑不住了。”

他捡起地上的扳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多少心血啊,说散就散了,我是真心疼。”

杨卫国也叹了口气,望着车间外灰蒙蒙的天:“沈老,眼下这局面,你我都改变不了。咱们能做的,就是把手里的活干好,让这些本事不至于彻底埋没,不是吗?”

沈敬言抹了把脸,点点头:“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他把扳手重新攥在手里,往车床前挪了两步,“你忙你的去吧,我老头子得赶紧琢磨这主轴的毛病。”

看着老人佝偻着背,却瞬间挺直了腰板专注干活的背影,杨卫国心里一阵暖流,忍不住会心一笑。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人,只要有活干,天大的委屈都能暂时搁在一边。

离开钳工车间,杨卫国径直往后勤食堂走。眼看新一批专家和家属就要到,吃饭的事必须提前安排妥当——总不能让他们跟工人挤在一个食堂,万一被哪个多嘴的捅到革委会,又是麻烦。

食堂里飘着棒子面的香味,几个师傅正忙着蒸窝头。

杨卫国绕着食堂转了两圈,心里有了主意,掏出哨子吹了一声。

赵建设很快从保卫科跑过来:“卫国哥,啥事?”

“吃饭的事,得另作安排。”杨卫国拉着他往保卫处的方向走,“保卫处不是有两个小食堂吗?把靠里的那个腾出来,以后让专家和家属去那儿吃,跟工人彻底分开。”

赵建设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检查的来了,就说他们是保卫处协助干活的,也好圆过去。”

可他随即皱起眉,“但他们宿舍要是自己开火咋办?总不能全堵死吧?”

“你去跟他们说清楚,让他们别太高调。”杨卫国压低声音,“真要是自己弄点吃的,检查来了就赶紧收起来,应该没事。”

赵建设一摊手:“我琢磨着也是白担心——他们连厂门都出不去,有钱都没地方买东西,想开火也没家伙什啊。”

“你这小子就是死脑筋。”杨卫国照着他胳膊拍了一下,“他们出不去,你不会出去给他们买?你没瞅见?这几批人里有好几个孕妇,还有刚生了娃的妇女,身子本来就弱,天天啃棒子面怎么行?”

他凑近了些,语气郑重:“这些人都是宝贝,得把身子养好了才能干活。你给我悄么声的,弄点肉、鸡蛋啥的,别让人看见。”

赵建设挠了挠头:“行吧,这事交给我,保证办得利落。”

“算了算了。”杨卫国想了想又摆手,“还是我去准备吧,我托人弄点东西,到时候你派车去拉,省得你出面惹麻烦。”

赵建设嘿嘿一笑:“还是你想得周到。”

杨卫国瞪了他一眼:“少贫嘴,赶紧去把保卫处那小食堂拾掇出来,桌椅擦干净,锅碗瓢盆备齐了。对了,再弄两个煤炉放宿舍楼下,让他们能烧点热水,天快凉了,别冻着孩子。”

“哎,这就去!”赵建设应着,转身就往保卫处跑,脚步轻快得很。

杨卫国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盘算把空间的东西多弄点。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杨卫国却觉得心里亮堂得很。

难是难了点,但只要一步一步往前挪,总能把日子过出点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