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家庭忧思
杨卫红率先回应:“二哥,知道。”
杨卫国神色凝重地说:“以后家里所有人,都要把红宝书背得滚瓜烂熟。”
大嫂一脸疑惑,连忙问道:“卫国啊,这是为啥呢?”
杨卫国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这是大势所趋。”
大哥杨卫华慢悠悠地说道:“都听老二的。他现在是轧钢厂的副厂长,有些情况肯定比我们了解得多。”几个小的纷纷点头表示听从。
这时,田丹忧心忡忡地说道:“卫国,现在学校里面乱糟糟的,我特别担心,尤其是甜甜,这可咋办呢?”
杨卫国对此也深感无奈,学校大面积停课,学生去了也学不到东西。他接着问田丹:“丹丹,狗蛋和狗剩呢?”
田丹又是一声叹息:“我也不清楚他俩在干啥,整天在外面跑。”
杨卫国心里“咯噔”一下,不禁害怕起来,生怕狗蛋和狗剩去参加什么红卫兵。
他严肃地说道:“丹丹,等那两个小子回来,让他们来找我。”
杨卫国看向众人,郑重其事地说道:“大哥、嫂子、小妹,还有你们几个,上班就踏踏实实地好好上班,千万别掺和其他事情,做好自己手头的活儿就行。别好奇,也别去打听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听到了吗?这对你们都有好处。”
几个小的赶忙点头应是。嫂子张芬满脸愁容,说道:“哎,也不知道建军和小梅咋样了。”
杨卫国问道:“嫂子,建军和小梅应该都高中毕业了吧。让他俩回来找我,别成天在外面晃悠。”
嫂子无奈地说:“卫国,你是不知道,建军这小子想去农村,我和你大哥一直压着,不然我这心里更不踏实了。”
杨卫国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得对着大哥杨卫华说道:“大哥,建军和小梅要是回来,让他俩找我。丹丹,狗蛋和狗剩也是一样,回来就让他们来找我。”
就在这时,张丽华起身去厨房端水果,想缓和一下略显压抑的气氛。
杨卫国看着家人,心中满是忧虑。厂里的事本就千头万绪,如今家里孩子的状况又让他操心不已。
狗蛋和狗剩在外面到底在做什么?真的跑去参加红卫兵了吗?
建军一心想去农村,这背后又有什么想法?在这动荡的局势下,自己该如何引导家人,让他们平安度过这段时期?
而且,厂里革委会成立后,各种潜在的变化和问题尚未明晰,这又会给家庭带来怎样间接的影响?
众人渐渐散去,屋子里,张丽华、杨卫红陪着田丹在轻声说着悄悄话。
杨卫国一看到杨卫红,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想着,都是这么大的姑娘了,怎么就不着急找个人家呢。
看看二叔家的卫婷,二叔一来就给说好了一门亲事,一下子就嫁出去了。
杨卫斌也早早结了婚,张建国同样成家了,就杨卫红和张丽华,不知道在想什么,难道还想翻天不成。
此时院外传来一阵吵闹声,杨卫国赶紧去看了一下,看到了狗剩和狗蛋,气不打一处来,刚准备去把他俩揪回来,可是两个人一看见他就跑了。
一回到家杨卫国对着田丹说道:“丹丹,我刚在门口瞧见狗剩和狗蛋在胡同口拉标语呢。你去把他俩给我找回来,要是碰到甜甜、建军和小梅,也一块儿叫回来。都多大的孩子了,还在外面瞎胡闹。”
田丹看着杨卫国脸色阴沉,尤其是看向杨卫红的眼神里满是不满,不禁暗暗叹了口气,心说这小姑子也太任性了,让她去相亲她还诸多不愿意。
田丹不敢耽搁,立马往外走去。张丽华瞧着杨卫国的脸色,也赶紧跟在田丹身后一起出去了。
杨卫红也想跟着走,杨卫国一声厉喝:“杨卫红,你给我站住。”
杨卫红气鼓鼓地转过身来,大声说道:“杨卫国,你别老是用这种教育的口吻跟我说话行不行?”
杨卫国这下真生气了,提高音量说道:“你都这么大个人了,给你介绍相亲对象,你还推三阻四的。上次那个相亲对象咋样了?”
杨卫红一听到提起上次的相亲对象,顿时火冒三丈,说道:“你还好意思说上次那个相亲对象,你看看你给我介绍的都是什么人呐?那媒婆简直就是收钱不办事。”
杨卫国疑惑地问道:“咋的啦?我听说人家是个司机,这条件配你不绰绰有余吗?”
杨卫红冷哼一声,扭过头不说话。杨卫国无奈,走过去把她的脸掰正,说道:“跟二哥说说到底咋回事?”
杨卫红这才脆生生地说道:“司机确实是司机,但是他家一大家子呢,哎,我都不知道咋说。他还得照顾弟弟妹妹,又没了父母。我要是嫁过去,不就等于帮他拉扯弟弟妹妹嘛,那我这一辈子还有啥盼头?我肯定不干呐。”
杨卫国听后,说道:“行,这个不愿意,咱们再重新找就是了。”
杨卫红一听,立马不干了,说道:“二哥,我求求你了,你就别再让我相亲了好不好?你看看那些人都是什么货色嘛?一个月就挣个一二十块钱,还牛皮吹上天了。”
杨卫国一听也火了,说道:“杨卫红,你这说的什么话?一个月挣几十块钱咋了?不也能养家糊口吗?”
杨卫红更加不乐意了,直接转过身去。
杨卫国又把她转过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卫红啊,不是二哥催你,你瞅瞅你都多大了?跟你同龄的人,孩子都满地跑了,你看看你那些同学。二哥这也是为你好啊。”
杨卫红却倔强地说道:“二哥,我的事儿不用你管,我心里有数。”
看着杨卫红如此固执,杨卫国心里又气又急。
家里的孩子一个比一个让人操心,狗蛋、狗剩他们在外面参与拉标语,也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杨卫红又在相亲的事情上如此抗拒。
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厂里的事务本就繁重,家里又这般状况百出,杨卫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该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又怎样才能让杨卫红理解自己的苦心,引导孩子们走上正轨呢?
而狗蛋、狗剩他们在外面的举动,会不会给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这一切都像一团迷雾,笼罩着杨卫国,让他陷入深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