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十刚开始不惑小丫头

第259章 疑虑丛生

当晚的课,陈秀芳极力克制自己内心的不平静,一上课就强调了如厕要求,无论男生女生大便小便都要到蹲厕上面去解决,不允许在过道解手,已经有一位老爷爷不小心摔倒住院了,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以后都可能不让咱们在这里上厕所了;去别的地方那就太远了,还有不能耍闹,来去都要轻声慢步,不能影响住户的休息;还有就是要爱护院内的一草一木,不允许攀爬树枝,折树枝更是不允许的。

陈秀芳连哄带骗,三令五申,直到她觉得差不多了,再说下去学生都要起逆反心理了才开始正式上课。

课间,她故意去盯了盯,不知道是自己强调的管事了还是孩子看见她有所收敛,整体看起来还不错,而且她看到王老太太也在,陈秀芳不免有些奇怪,按理说每个班里都不超过十个孩子,厕所里面就是王老太太不进去吧,她在外面看着,也不至于耍到惹得邻居们反感呀!

这节课她还是有几次走神了,好不容易把课上完,临放学前,又对学生们强调了一遍,去厕所一定不能随地大小便,甚至还说尽可能在上课来之前临出门在家上完厕所。

这节课上的好累。

学生们散出去了,陈秀芳去了王老太太家,一见面,陈秀芳发现王老太太目光有些躲闪,显得不太自然。

陈秀芳在王老太太家的沙发上坐下,没等对方开口,先叹了口气:“阿姨,今天院里的事,您也听说了吧?”

王老太太搓着手里的围裙角,眼神往窗外飘:“听说了……耿大爷那事,难为你了。”

“唉,阿姨呀,今天我是上了大火了,”陈秀芳看着她,语气沉了沉,“我今天把厕所打扫了一下午,那些孩子乱尿的痕迹,看着就扎眼。不仅如此呢,我看墙上也画的乱七八糟,您跟我说实话,课间孩子们去厕所,您到底是怎么照看的?”

王老太太的手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我……我有时候就在屋里坐着,隔窗户瞅两眼。这阵子天儿冷,厕所那边风大,我这老骨头经不起冻……”

“天冷就能不管了?”陈秀芳的声音提高了些,“我每月给您添那笔钱,就是请您帮着在课间盯着点孩子,尤其上厕所这块,您答应得好好的,怎么能嫌冷就不出去?”

王老太太的脸涨红了,搓着围裙的手更用力了:“我也不是次次都不去……就这两天偷懒了,谁知道就出了这事……”

“就这两天,就出了大事!”

陈秀芳攥紧了手,“耿大爷摔进医院,我赔了五千块医药费,院里人现在看我的眼神都不对,背后指不定怎么说我呢!阿姨,我办这辅导班不容易,想着有您帮衬能省点心,您这样不尽心,不是把我往难处推吗?”

提到钱,王老太太的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带着点慌:“是……我不好,秀芳,你别着急。那笔钱……我要不先退你?”

“我要的不是退钱,是你把事办到位!”

陈秀芳放缓了语气,“您收了我的钱,就得负起责任。孩子们年纪小,不懂事,没人盯着肯定乱闹腾。以后课间您哪怕多穿点衣服,也得跟着去厕所那边看着,发现谁不守规矩,当场就说,别等出了岔子再后悔。”

王老太太以前可是个强势的人,自从挣上陈秀芳的钱,还免费把烁一放在一年级上课以后,态度明显大转变,她此时连连点头,眼眶也红了:“是我糊涂,光顾着自己暖和了。秀芳,你放心,以后我肯定盯紧了,天再冷也出去,保证不再出这种事。”

陈秀芳看着她确实是真心的,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

王老太太平时也帮了不少忙,这次大概真是一时偷懒。“行了,知道错了就好。”

她拍了拍王老太太的手,“咱们互相搭衬着把这事干好,别再让人戳脊梁骨。您年纪大了,出去盯的时候也多注意自己,别冻着。”

王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忙起身要给她倒热水:“哎,哎,你说得对。我回头找件厚棉袄,晚上孩子们下课,我就跟着去厕所那边看着。”

话说透了,陈秀芳也该回家了。

走到传达室时,老李正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往门外看着,可能是刚才家长和孩子们的热闹引起了老李的注意。

以往他们也只不过是见面点个头就过去,可是今天,陈秀芳迎着老李的目光,走进了传达室。

“李叔,谢谢啊!”

“谢什么呀,一瓶水的事。不过陈老师,您这可真得引起注意。”

老李喋喋不休地说:“现在这大院里很多人家都有厕所,公共厕所除了在下面遛弯着急的人上以外,就是住1楼的几个老人爱去,出点事可就不是小事。”

陈秀芳知道离传达室最近厕所也是那个公共厕所,老李有意见也可以理解,不过人家对自己并不敌对,自己也不能横眉冷对不是。

“好的,李叔,我知道了,吃一堑长一智,这还能记不住吗?”

回到家,陈秀芳把自己摔进沙发里,刚才在王老太太家压下去的疑虑又冒了出来。

桌上的台灯照着她疲惫的脸,脑子里像过电影似的,把今天的事捋了一遍又一遍。

耿大爷摔倒,院里人说得有鼻子有眼,连王婶都能说出“后脑勺磕在台阶上”,她当时急得六神无主,只想着赶紧承担责任,压根没细想。

可现在静下来琢磨,不对劲的地方越来越多——她连耿大爷摔倒的现场都没瞧见,更没亲眼看到他去医院,全凭院里人的嘴和那个自称“儿子”的电话。

那个电话……陈秀芳皱紧了眉。

当时对方接电话时,语气确实带着火气,可她一说承担医药费,对方连句重话都没说,直接报了五千块的数,转完钱后连句“谢谢”都没有,只说“让大爷安心养病”,听着总有点像走过场。

哪有做儿子的,爹摔进医院,还能这么平静地跟“肇事者”谈钱?

她起身翻出手机,点开转账记录,那个名字备注是“耿大爷儿子”,号码归属地倒是本地的。

可五千块到底是住院费的零头,还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