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再临东京
在这场席卷东亚乃至全球的政治风暴中,一架来自港岛的私人航班平稳降落。
舷梯悄然放下,仿佛不愿过多惊动这片敏感的空气。
刘光天的身影出现在舱门口,他并未急于步下,而是驻足片刻,目光沉静地扫过停机坪。
这位刚刚在西方金融市场掀起惊涛骇浪、完成惊世收割的金融巨鳄,其一举一动自然引来了各方势力的高度关注。
无数或明或暗的镜头,此刻正从远处对准着他。
在华夏,他是备受尊敬的爱国商人;
在此刻因历史问题而敏感至极的东京,他的到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四起的湖面,激起的猜测与审视层层扩散。
所有人都在心中追问:那么此刻,他踏上东京的土地,所为何来?
他步下舷梯,踏上地面,微微眯起双眼,打量着这座阔别了十二年的都市。
初夏的风带着温热的湿气拂面而来,空气中除了航空燃油的味道,似乎还混杂着这个经济体极度膨胀时特有的躁动与自信。
眼前的景象确实足以让任何访客暗自惊叹——高楼大厦如钢铁丛林般拔地而起,密集程度远超记忆;
玻璃幕墙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近乎傲慢的光芒;
高架路上车流不息,崭新的轿车闪烁着金属漆的光泽。
整座城市像一台开足马力的精密机器,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效率感和金钱气息。
“难怪再过几年,这些人就敢狂妄地喊出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漂亮国的口号。”
刘光天对身旁的私人秘书低语,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
身旁的私人林秘书身着剪裁完美的炭灰色套装,身姿笔挺如竹。
她闻言,只是极其轻微地颔首,目光依旧冷静地落在手中的日程板上,声音压得低而清晰:
“老板,内地情绪正在高点。此刻大张旗鼓来谈合作,舆论上或许…不够妥当。”
此行对外的一切公告、行程,都冠以无可指摘的商业考察与洽谈之名——华兴集团的全球产业链中,这个正处在经济狂热顶峰、技术飞速迭代的邻国,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市场、技术、合作,每一个词都光明正大。
刘光天转过身,嘴角噙着一丝近乎淡漠的笑意。
“妥当?”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调里听不出情绪,“躲在后面喊口号最妥当,但也最无用。”
他的目光锐利,穿透了那些表面的理由,直指核心。
“真正的力量,不是隔绝,是掌控。我们要拿来的,不是他们的洗衣机和电视机,是他们的技术、他们的渠道、他们膨胀自信底下,最核心的命脉。”
“这比一万句口号,更有力。”
航站楼出口处,一场低调却规格极高的接待已然就位。
没有喧闹的欢迎队伍,但数辆黑色的、光可鉴人的三菱轿车静默地停成一列,如同蛰伏的黑色巨兽。车旁站着几位身着深色西装的日本男子,身姿笔挺,气度沉稳。
为首的一位老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精明。
他上前一步,微微躬身,笑容恰到好处地混合着热情与矜持:
“刘桑,欢迎莅临东京。鄙人三菱商事常务董事,小野寺弘。”
“得知您此次有意考察我国工业成果,敝社深感荣幸,特派我前来迎接。”
“车已备好,您旅途劳顿,请先前往酒店稍事休息。”
他的措辞严谨,完全围绕着商业逻辑,只字不提此刻微妙的政治气候,仿佛那场席卷东亚的外交风暴与眼前的商务接待存在于两个平行的世界。
刘光天脸上浮现出公式化的微笑,伸出手与小野寺轻轻一握。
“有劳小野君亲自前来,刘某人愧不敢当。三菱的重工与精工技术举世闻名,此次确实是抱着学习与合作的态度而来。”
双方的笑容背后,是心照不宣的试探与衡量。
三菱的人来了,因为刘光天来前放出的风声极其明确——他此行携带着足以震动业界的天价订单,目标直指三菱的王牌:其重工部门,尤其是傲视全球的造船与海洋装备业务。
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光天的确准备了一份令人瞠目的采购意向,其核心正是一份史无前例的船舶订单。
然而,这份天价船舶订单,只是刘光天庞大计划的“鱼饵”和手术刀。
他的真正目的,远非“买船”二字所能概括。
刘光天想要的,不仅仅是几十艘世界一流的船,他想要的是整个三菱。
他微笑着与小野寺常务一同坐进那辆三菱汽车,车窗外的东京湾海面上,正有几艘悬挂三菱旗帜的巨轮缓缓驶过。小野寺弘还在热情介绍着三菱重工最新下水的货轮技术突破,心中为这份即将到手的巨大订单而兴奋。
当晚,三菱财团在东京一家极负盛名的料亭“吉兆”举行了欢迎晚宴。
榻榻米包厢内,氛围热烈而矜持。怀石料理的精美与清酒、威士忌的醇香交织,宾主双方言谈甚欢。
刘光天在整个晚宴中表现得体而豪爽,多次举杯,对三菱的技术和工匠精神不吝赞美之词。
他再次明确表示,此次是带着“极大的诚意”和“足以体现三菱价值”的订单而来,希望双方能建立起超越普通商业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三菱方面的几位高层,包括白天接机的小野寺常务,脸上都泛着红光,心中喜悦难以自抑。
在他们看来,这位港岛的“财神爷”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对他们的技术充满敬意。
宴席接近尾声,侍者撤下餐具,奉上抹茶和甜点。
气氛稍显松弛,略带一丝酒后的闲适。
这时,小野寺弘微微躬身,脸上带着热情而不失分寸的笑容,主动开口道:
“刘桑,诸君从远方而来,光是商务会谈未免太过单调。东京的夜晚,有着与白日截然不同的风情。”
他稍作停顿,语气变得更加亲切:
“如果您和您的团队有兴趣,我们很乐意安排一些特别的体验,让诸位感受真正地道的东京文化。”
小野寺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心照不宣的意味:
“一些只有在东京才能领略的‘氛围’...比如银座顶级的会员制沙龙,或是浅草老铺的传统艺能演出。”
“都是非常雅致,能够放松身心、增进情谊的场合。”
他的用语含蓄得体,但“地道的东京文化”、“特别的体验”、“放松身心增进情谊”这些措辞,在当时的日本商界文化中,指向性不言而喻——那正是充斥着高级俱乐部、私人会所和传统艺伎招待的夜生活领域。
刘光天闻言,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自己团队中的男性面孔。
当视线掠过那个名叫“杜哲”的年轻骨干时,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极力掩饰却依旧强烈的兴奋与期待。
刘光天素来以体恤下属、善于凝聚团队著称,此刻自然不会扫了大家的兴。
他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略带探寻的笑容,朝着小野寺弘微微颔首,语气温和而肯定:
“小野寺桑如此费心安排,实在盛情难却。”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从善如流的爽快
“我和我的同事们,确实对东京独特的地道文化充满好奇,很想深入领略一番。”
说罢,他侧过身,面向自己的团队成员,语气变得更加轻松而富有感染力,仿佛一位准备带领大家开启一场奇妙探险的领队:
“既然小野寺桑诚意相邀,为我们打开了这扇门,”他的目光尤其在杜哲脸上短暂停留,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那么,我们今晚就客随主便,一起去体验一下这传说中的、地道的‘东京之夜’如何?”
他的话音落下,团队中几位较为年轻的成员,包括杜哲在内,脸上顿时难以抑制地浮现出期待的神色,却又努力保持着职场上的克制。
整个团队的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额外节目”而瞬间变得更加活跃和微妙起来。
小野寺弘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脸上的笑容愈发自信和热情,
心中笃定这份“特殊招待”必定能极大地拉近双方的距离。
“哈依!务必请您和您的团队尽情享受!”
小野寺的声音充满了保证,“这必将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一定会让刘桑和您的团队体验到最正宗、最高级的‘东京文化’。”
一场看似普通的商务接待,就此滑向了更深也更微妙的领域。
对小野寺而言,这是投其所好的绝佳机会;
而对刘光天来说,这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在更私密环境中进行另一层面“交流”的契机。
——————————
本来不想写东京文化的啊, 你们这些人天天吵着要看, 只能给你们安排一下了。
ps:杜哲=某些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