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棒梗归家

棒梗带着新媳妇林晓燕,经过几天几夜绿皮火车的颠簸,浑身裹挟着煤烟味和汗味

终于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踏入了四九城。

熟悉的京腔京韵像温热的潮水瞬间涌来。

林晓燕下意识地攥紧了棒梗的胳膊,好奇又怯生生地打量着熙熙攘攘的站台、高耸的钟楼和宽阔得能并排跑好几辆汽车的马路。

这一切,都比她想象中还要庞大、喧嚣,充满了陌生的活力。

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身上那件在北大荒时还显得颇为体面甚至鲜亮的红碎花棉袄,此刻在周围逐渐密集的人流中,却显得格格不入,透着一股抹不掉的土气。

两人在站台挤上了无轨电车,电车顶着两根“大辫子”,在叮当作响的铃声中,载着他们从宽阔的大街拐进了一条条越来越窄的胡同口。

他们在胡同口的一个站牌下了车。 周围的景象也从方才的繁华大街,渐渐变得市井而亲切。

夕阳的余晖洒在灰墙灰瓦上,院门口坐着闲聊的老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煤烟和饭菜混合的味道。

棒梗的心也随着那熟悉的门牌号越来越近,跳得又急又重。

近乡情怯,更何况他还带回来一个家里毫不知情的新媳妇。

终于,在那条熟悉得闭着眼都能走到的院门口。

棒梗停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混合着煤渣和饭菜气息的空气,指着前面一个漆皮斑驳的旧院门,声音有些发紧:

“晓燕,就是这儿了,咱家。”

院门虚掩着,棒梗推开它,熟悉的四合院格局映入眼帘,只是比记忆里似乎更显拥挤破旧了些。

正在前院收拾茉莉花的三大爷一抬头,扶了扶老花镜,愣了好几秒,嘴唇哆嗦了一下才猛地喊出来:

“哎呦喂!这…这不是老贾家的棒梗吗?你…你回来啦?!”

这一嗓子,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塘。

前院各家各户的门帘纷纷掀开,探出一个个带着好奇与惊讶的脑袋。

“真是棒梗!”

“哎哟,可回来了!秦淮茹天天念叨!”

“这姑娘是…?”

棒梗一边用力点头,应付着老街坊们七嘴八舌的热情问候,一边紧紧拉着晓燕的手,穿过前院,径直走向中院自家那间朝东的小屋。

门帘一掀,屋里正在昏黄灯光下揉着面团准备晚饭的秦淮茹猛地回头。

“妈…”

棒梗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望着母亲,七年光阴隔断,才刚过不惑之年的母亲

她的变化像一记无声的锤敲在他心上——那鬓角刺眼的霜白,那眼角深刻如刀刻的皱纹,无一不在诉说着他缺席的岁月里,母亲独自承受的风霜。

他没有丝毫犹豫,高大的身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这不是忏悔,而是游子归家最郑重的礼节。

他仰头看着母亲,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却字字清晰:

“妈,儿子回来了!这七年,没能在您身边尽孝,让您一个人受苦了!”

这一跪,跪的是母亲的生养之恩,跪的是七年未能身边伺候的遗憾,跪的是眼见母亲衰老的心疼。

秦淮茹几乎是扑过来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急忙去扶儿子,双手颤抖着抚摸儿子黑了瘦了却更显硬朗的脸庞。

那真实的触感让她泪水流得更凶,声音碎得不成样子:

“快起来!快起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让妈好好看看,瘦了…也壮实了…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她泣不成声,七年的日夜牵挂在这一刻决堤,化作滚烫的泪水。

她摸着儿子结实的臂膀,知道他在外面吃了苦,但也长了出息,心中酸涩与欣慰交织,千言万语都化在了这滚烫的眼泪里。

"起来,快起来,"她哽咽着拉拽儿子的手臂。

"回来就好...妈天天盼着这一天..."

好一会儿,她才透过朦胧的泪眼,注意到儿子身后还局促地站着一个大姑娘。

姑娘身材高挑,脸色是健康的红润,此刻却微低着头,双手紧张地绞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旧包袱,指节都有些发白。

她眼神干净清亮,此刻却盛满了明显的不安,怯生生地望着眼前这悲喜交加的一幕,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一身打扮和那股子手足无措的气质,一看就是从外地来的。

“妈,这是…”棒梗起身深吸一口气,稳了稳情绪,把晓燕往前轻轻推了推,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和紧张,“这是林晓燕,我…我媳妇儿。”

“媳…媳妇儿?!”

秦淮茹彻底愣住了,脸上的泪痕还没干,表情彻底凝固在巨大的震惊之中,声音都变了调:

“棒梗,这…这是怎么回事?”

“你什么时候…?你这孩子…怎么也不提前…”

“阿姨…”林晓燕怯生生地开口,带着浓重的口音,声音却尽量放大,显得真诚:

“我和棒梗在农场登的记、结的婚。事儿办得急,也没能先给您拍个电报捎个信儿…”

她说着,下意识地弯下腰,郑重地鞠了一躬。

这时,听到动静的小当和槐花也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看到哥哥先是惊喜地大叫,随即也被眼前这突然多出来的嫂子惊得张大了嘴巴,愣在原地。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炉子上坐着的水壶发出单调的咕嘟咕嘟的声响,以及窗外隐隐传来的邻居议论声。

秦淮茹看着风尘仆仆、眼神坚定的儿子,又看看眼前这个一脸淳朴、眼神透着一股黑土地带来的倔强与诚恳的陌生姑娘,巨大的惊愕过后,一股复杂的欣慰慢慢涌上心头。

她盼星星盼月亮把儿子盼回来了,儿子不仅回来了,还长大了,成家了,给她带回来这样一个巨大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她毕竟是经历过风浪的,很快压下翻腾的情绪,脸上漾开真切的笑容,一把拉起林晓燕因为长期劳作而有些粗糙的手,高兴地摩挲着:

“哎,好,好…回来了就好!是好事儿,大好事儿!”

她说着,轻轻拍了拍晓燕的手背,语气温柔而肯定:

“还叫啥阿姨,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该叫妈了。”

这一句“该叫妈了”,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散了林晓燕心中的忐忑和陌生感。

她脸颊飞红,眼睛里闪烁着激动与羞涩的光,嘴唇嗫嚅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清脆又带着点颤音地叫了一声:“妈!”

“哎!好孩子!”秦淮茹响亮地应着,眼里的笑意更深了,拉着她的手就往里屋带:

“先屋里坐,快屋里坐!这一路上几天几夜,可累坏了吧?”

“瞅这憔悴的…小当!别愣着了!快去再和点面,多下点面条,磕几个鸡蛋!”

“槐花!给你哥嫂倒点热水,赶紧喝口水歇歇脚!”

她语气里的热情和喜悦真诚而温暖,虽然眼底深处仍残留着一丝对未来生活的措手不及和隐隐的担忧,但那份为儿子成家立业的欣慰还是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