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两块基石
第一缕微光,并非来自天际,而是来自于三号车间那两扇彻夜未熄的、明晃晃的窗户。
光线穿过蒙尘的玻璃,在地面上投下两块苍白的长方形,像两座孤坟。
工装设计室的门,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被从内推开。
刘师傅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像一棵被抽干了所有水分的老树,仅仅是站立这个动作,似乎就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他双眼深陷,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嘴唇干裂起皮,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但他那只紧紧攥着图纸的手,却稳如磐石。
那张凝聚了坐标、公式与无尽草稿的曲轴总成图,被他卷成一个结实的纸筒,像握着一柄权杖。
几乎是同一时刻,铸造车间的沉重大铁门,也被人从里面“哐当”一声拉开。
铸造主任与江建国并肩走出,他们身后跟着几个同样形容枯槁的老师傅。
灼人的热浪从他们身后涌出,让他们每个人的背影都像是从熔炉里刚刚捞出来的铁人,带着一股灼烧后的、凛冽的气息。
铸造主任的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厚绒布层层包裹的物事,那姿态,不像是在捧着一块铸铁,而像是在护送一颗刚刚完成移植的心脏。
两拨人,在车间外的空地上相遇了。
晨风清冷,吹散了他们身上的汗味与铁腥气,却吹不散那股浓得化不开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
没有人说话。
江建国看了一眼刘师傅手中那卷图纸,刘师傅的目光则落在了铸造主任怀里那个神秘的包裹上。
他们都从对方那如同死鱼般的眼睛里,看到了同一种东西那是一种被彻底摧毁之后、又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名为“秩序”的眼神。
一种属于新世界的眼神。
“成了?”
江建国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轮磨过。
刘师傅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的图纸,微微扬了一下。
这个简单的动作,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江建国懂了。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侧过身,对铸造主任道:“打开,给刘师傅看看。”
铸造主任依言,将那层层绒布,一片片地揭开。
当那块闪烁着均匀青灰色金属光泽的刻度盘,完整地暴露在黎明的微光下时,刘师傅身后的几个钳工和绘图员,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极低的惊呼。他们是玩弄钢铁的行家,只一眼,便看出了这块铸件的不凡。
那完美的形态,那清晰利落的齿轮轮廓,那均匀的材质……
这根本不像是一块铸造出来的毛坯,更像是一件经过了初步加工的艺术品。
刘师傅的瞳孔,也猛地一缩。
他走上前,没有去碰,只是俯下身,仔细地端详着。
他那双能看透图纸背后所有空间关系的眼睛,此刻正贪婪地吸收着这块实物所蕴含的、那股冰冷的“数据之美”。
“漂亮。”
许久,他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
这句发自内心的赞叹,让铸造主任和江建国等人那惨白的脸上,终于泛起了一丝微弱的血色。
那是属于工匠的、最顶级的认可。
“走吧。”
江建国直起身,目光投向了远处那栋孤零零的办公楼,“去交卷。”
“交卷”两个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头一紧。
他们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技术难关,但他们真正的考官,只有一个人。
那个人,此刻或许正坐在办公室里,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上帝般的视角,平静地等待着他们的答卷。
而他们的成败,他们的荣耀与屈辱,都只悬于他的一念之间。
路承舟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
桌上的台灯依旧亮着,将他面前那叠刚刚完稿的《机加工工艺流程卡》照得雪白刺眼。
当敲门声响起时,他甚至没有抬头。
“进。”
门被推开,两支刚刚经历了地狱淬炼的队伍,沉默地走了进来。
小小的办公室,瞬间被一股混杂着机油、铁屑和汗水的、属于工业的独特气息所填满。
刘师傅将那卷沉重的图纸,轻轻放在了办公桌的左手边。
铸造主任则将那块完美的刻度盘,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办公桌的右手边。一张图纸。
一块铸件。
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两块奠基石,代表着“强心”项目最核心的两大工艺路线,终于被彻底打通。
路承舟的目光,终于从他的稿纸上移开。
他没有去看那块几乎堪称完美铸件的刻度盘,而是先伸出手,拿起了那卷曲轴图纸。
他解开系绳,巨大的图纸“哗啦”一声在他的桌面上铺开,几乎占满了整个桌面。
那扭曲、复杂、却又遵循着某种严苛数学规律的线条,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
路承舟没有去看整体结构,他的视线,直接落在了图纸的标题栏和技术说明区。
【公坐标准01版】这个小小的标注,让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里,闪过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
他知道,当这个标注出现时,就意味着刘师傅他们已经彻底理解并接受了那个全新的设计逻辑。
他们交上来的,不再是一份单纯的测绘图,而是一份可以被精确理解、可以被无限复制的、真正的“工业语言”。
他没有拿出计算器,也没有去核对任何一个坐标点。
他的手指,顺着图纸上那根作为基准的中心线,缓缓划过。
从一号主轴颈,到一号连杆轴颈,再到二号、三号……
他的指尖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每一个停顿,都精准地落在一个关键的相位节点上。
办公室里,寂静得可怕。
刘师傅的额角,不知不觉地渗出了冷汗。
他感觉路承舟的手指,不像是在抚摸一张图纸,而像是在解剖他的大脑,将他脑中每一个计算过程,每一个逻辑判断,都翻出来重新审视一遍。
终于,路承舟的手指停在了最后一个平衡块的位置。
他抬起头,看向刘师傅。
“坐标系逻辑,掌握了百分之七十。”
他用一种陈述事实的语气说道,“但你们对材料力学和动态平衡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经验层面。这几个平衡块的配重设计,过于保守,徒增了加工量和自重。”
他顿了顿,给出了最终的审判。
“图纸,勉强可用。”
“勉强可用”四个字,像四座大山,压得刘师傅等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但紧接着,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又从他们心底深处涌了上来。
他……
他认可了!
虽然评价苛刻到了极点,但这句“勉强可用”,从路承舟的嘴里说出来,无异于世间最华丽的赞美!
路承舟没有理会他们那复杂的神情,将图纸重新卷好,放到一旁。
然后,他才将目光投向了那块刻度盘。
他拿了起来,掂了掂,手指在那些精密的齿轮上轻轻拂过,就像是在检查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工具。
江建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失蜡法铸造成型,你们算是入了门。”
路承舟的声音依旧平淡,“尺寸控制得不错,但材质的热处理均匀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你们看这里,”
他指着齿轮根部一个极其细微的地方,“金属结晶的颗粒,明显比其他地方要粗大。这说明你们在冷却环节,还是凭感觉在操作。”
他放下刻度盘,如同放下了一块路边的石头。
“这个零件,合格。”
话音落下,他抬头,目光扫过眼前这两群已经处于虚脱边缘的功臣。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笑容,更没有一句慰问或鼓励。
他只是用那双深邃得令人心悸的眼睛,看着他们,然后,扔下了那颗比之前所有任务加起来都更重的炸弹。
“很好。”
“图纸有了,第一个精密铸件也出来了。”
“现在,把它们变成现实吧。”
他指了指图纸,又指了指刻度盘。
“我要你们,在七十二小时之内,拿出第一根符合图纸所有公差要求的曲轴成品,以及,完成第一台样机的缸体铸造。”
“轰!”
所有人的大脑,都在这一刻,彻底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