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第一个目标是他!
李兴华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死结,眼神锐利得像是要穿透对面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想从完颜·莲心的眼睛里,哪怕是寻找到一丝一毫的破绽。
这个要求,实在太反常了。
王小虎,一个九岁的孩子。
是,这孩子机敏聪慧,甚至可以说是妖孽,屡次立下奇功。可是在完颜·莲心这种潜伏了几十年,心肠比冰还冷、比石头还硬的老牌特务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个有点意思的小角色罢了。
她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点名道姓地要见他?
难道是自己的某个环节出了纰漏,让她发现了什么?
还是说,这老妖婆又在盘算什么阴险的诡计?想拿一个孩子当挡箭牌,或者借此机会脱身?
“你见他,想做什么?”李兴华的声音里,每一个字都透着高度的警惕。
完颜·莲心看着李兴华那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而沙哑的冷笑,笑声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回荡,听着格外刺耳。
“怎么?李主任这是怕了?怕我一个手无寸铁、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老太婆,还能吃了你们那个宝贝疙瘩不成?”她慢悠悠地开口,眼神里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玩味,“我啊,就是觉得这孩子有趣。很久没见过这么有趣的孩子了,想在临死之前,再跟他聊聊天,不行吗?”
聊天?
李兴华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这种老狐狸,从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包裹着能要人命的剧毒。
“他的身份是保密的,你怎么可能知道,农场投毒的计划是他揭穿的?”李兴华死死盯着她,试图用言语诈出点东西。
“是吗?”完颜·莲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充满了嘲讽,“看来,你们军管会的保密工作,或许并没有你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密不透风。一只苍蝇飞进了屋子,总会留下点痕迹的,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狠狠扎进了李兴华的心里。
他心头猛地一沉。
她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军管会内部,除了那个代号“老黄历”的内鬼之外,还有她的其他眼线?
又或者说,“老黄历”的级别,已经高到了能随意接触到这种程度的机密?!
这个可怕的想法,让他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黏腻的冷汗。
“我凭什么相信你的鬼话?”李兴华压抑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沉声问道。
“你别无选择。”完颜·莲心收起了脸上所有的笑容,眼神变得像寒冬的湖面一样冰冷,“李主任,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要么,让我见他一面,安安全全地见一面。然后,我痛痛快快地告诉你们‘老黄历’是谁。要么,你们就自己慢慢去猜,去查。”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不过我可得提醒你们,‘老黄历’的耐心,可不怎么好。他就像一只藏在你们米仓里的老鼠,一旦他觉得有危险,他会做出什么事来……是点火烧了你们的粮仓,还是在你们的井里下毒……啧啧,那可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赤裸裸的威胁。
她用一个潜伏在所有人身边的巨大炸弹,来要挟李兴华,要挟整个四九城的安危。
李兴华放在桌子下面的拳头,死死地攥紧,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掌心的肉里,传来一阵阵刺痛。
他知道,自己赌不起。
绝对不能拿整个四九城,拿无数人民的生命安全去赌!
“……好。”
这个字,几乎是从他的牙缝里一个一个挤出来的。
“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但是,时间、地点都由我定!而且,必须在我的全程监控之下,你和他之间,要保持五米以上的距离!”
“成交。”完颜·莲心露出了胜利者才有的,满意的笑容。
……
西山农场,建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王小虎亲手设计的温室大棚,正以一种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速度,从平地上拔地而起。
孙木匠带着手下的几个老木匠,像是着了魔一样,完全沉浸在了这项堪称“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之中。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精巧、这么科学的图纸。
图纸上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尺寸,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严丝合缝,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不稳。
他们按照图纸上的指示,用最传统的榫卯结构,将一根根处理好的木料和坚韧的灵竹拼接起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劳动带来的韵律感。
工地上,只听得到锯子“唰唰”的拉动声,锤子“咚咚”的敲击声,还有工人们因为兴奋而发出的,嘹亮的号子声。
王小牛,俨然成了孙木匠最得力,也是最让他震惊的小帮手。
他现在对自身那股恐怖力量的控制,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精妙的程度。一根需要两个壮劳力咬着牙才能抬起来的巨大横梁,他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地扛在肩膀上,而且还能稳稳当当地按照孙木匠的要求,分毫不差地安放到指定的卯口位置。
“小牛!再往左边来一分!就一根头发丝的距离!”孙木匠扯着嗓子喊。
“好嘞,孙大爷!”王小牛憨憨地应了一声,肩膀微微一动。
“哎!对对对,就是这儿!落!”
“咚!”
一声闷响,巨大的横梁稳稳地嵌入了立柱的卯口之中,严丝合缝,连张纸都塞不进去。
“漂亮!”孙木匠看着眼前这完美的拼接,激动地一拍大腿,忍不住拍着王小牛厚实的肩膀,大声叫好,“我的老天爷!小牛啊,你这力气,这准头,天生就是干咱们木匠这行的料!以后别跟着你哥种地了,干脆拜我为师,跟我学手艺吧,保管让你一辈子吃穿不愁!”
王小牛只是憨憨地笑了笑,使劲摇了摇头:“俺得听俺哥的。”
王小花也没闲着。
她带着几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工人子弟,自发组建了一支“后勤小队”。
她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水壶,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穿梭在工地上,给那些挥汗如雨的工人们送去清凉甘甜的灵泉水。
“叔叔,您辛苦啦,喝口水!”
“大爷,您歇会儿吧,看您满头大汗的!”
软糯糯的童音,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工人们燥热的心田。
“哎哟,还是咱们小花懂事!”一个老工人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末了畅快地哈出一口气,“嘿!这水……真他娘的甜!喝下去,感觉浑身上下的乏劲儿都没了!腰也不酸了!”
工人们纷纷附和,只觉得这水喝下去,一股清凉之气从喉咙眼儿一直窜到脚底板,身上的疲惫和燥热一扫而空,瞬间又充满了使不完的力气。
他们看着王小花那粉雕玉琢的小脸蛋,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感觉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王小虎则像一个运筹帷幄的总指挥,站在一处高地上,有条不紊地调度着所有人和事。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这个时代无法理解的超级计算机,将整个工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哪里需要加固,哪里需要调整角度,哪边的进度慢了需要增派人手,他都了如指掌,指令下达得又快又准。
在他的指挥下,这几十号工人就像一个被启动了的精密机器,高效而有序地飞速运转着。
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温室大棚那巨大的整体骨架,竟然就这么搭建完成了!
夕阳的余晖洒下,给巨大的木质骨架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壮观的影子,充满了力量感和一种奇异的美感。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呆呆地看着眼前这如同神迹般的景象,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成就感。
“我的天……这……这就搭起来了?”
“太快了!这速度,简直比神仙施法还快!”
“乖乖!咱们几十个人,一下午就干了人家几个月都干不完的活!这要是传出去,谁敢信啊!”
工人们议论纷纷,看向王小虎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敬佩,彻底变成了崇拜,甚至是……敬畏。
这位年仅九岁的小场长,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般的人物。
王小虎对这个进度也很满意。
他拍了拍手,清朗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工地:“大家伙儿辛苦了!今天就到这儿!晚上食堂加餐,猪肉白菜炖粉条,大白面馒头,管够!”
“哦!!”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了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
夜幕降临。
军管会的一间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兴华的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的面前,摊着一张四九城的地图,和一份标记着“绝密”字样的人事档案。
档案上的照片,是一个面容和蔼、头发花白、笑容慈祥的老人。
他叫黄建国,六十二岁,现任军管会后勤部副部长。
一个有着整整四十年党龄,跟着队伍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身上留下了七处伤疤的老革命。
一个平日里待人和善,生活简朴得近乎苛刻,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被所有人尊称为“黄老”的老前辈。何大清供出的那个代号“老黄历”的内鬼,经过各种线索的交叉比对和最终确认,所有的证据,都像一支支利箭,最终指向了这个人。
李兴华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照片上那张熟悉的笑脸,心情复杂到了极点,像是有一块巨石堵在胸口。
他怎么也无法,也不愿把眼前这个慈祥的老人,和那个代号“老黄历”的、阴险毒辣、卖国求荣的敌特分子联系在一起。
这太荒谬了!
这简直比天方夜谭还要离奇!
“主任,会不会……会不会是搞错了?何大清那家伙为了活命,故意胡说八道,拉个垫背的?”王磊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无法控制的颤抖。
这个结果,对他的冲击同样巨大。
黄老,是他刚参加工作时,手把手带过他的老领导。
他到现在都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黄老拍着他的肩膀,跟他说过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王啊,要记住,咱们干革命,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本。”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是叛徒?
“不会错的。”李兴-华缓缓地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得厉害,像是被砂纸磨过一样。
何大清的供词,可以作假。
但从他家墙壁暗格里搜出来的那本《谭府食单》,那本用作密码本的菜谱,却做不了假。
他们根据何大清提供的破译方法,已经从那本油腻的菜谱上,解读出了几条关键信息。
其中一条,就是三天前,黄建国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后勤部的渠道,秘密调拨了一批盘尼西林(青霉素)出去。而这批药品的最终去向,不明。
盘尼西林,在当时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战略物资,每一支的调用,都需要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批。而黄建国,正是最终的审批人之一。
另一条信息,则更加致命。
密码本上记录了一个地址——鼓楼西大街,一家名为“瑞福祥”的布庄。那是他们的一处秘密联络点。
而就在今天下午,他们派去蹲守的同志亲眼看到,黄建国从那家布庄里走了出来,还买了一匹蓝色的土布。
人证物证,俱在。
铁证如山!
“为什么……”王磊痛苦地用手抓着自己的头发,眼睛通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什么都有了啊,功劳、地位、所有人的尊敬……他到底图什么?”
李兴华沉默了许久,久到王磊以为他不会再开口。
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浑浊的烟气,像是要把心里的痛苦和愤怒都一起吐出来。
“或许,有些人的信仰,从一开始,就是伪装的。”
他的眼神,在一瞬间,从痛苦和迷茫,变得冰冷而坚决。
“不管他是谁,不管他过去有多少功劳,不管他伪装得有多好,只要他背叛了人民,背叛了国家,就必须将他绳之以法!绝不姑息!”
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霍然站了起来。
“通知行动队,一组、二组、三组,所有在外人员,五分钟之内,立刻归队!”
“命令警卫连,立刻封锁后勤部大楼所有出口,控制所有在岗人员!许进不许出!”
“目标,后勤部副部长,黄建国!”
“记住,这次行动必须绝对保密,要快!要像一把尖刀,直接插进他的心脏!不能给他任何反应和销毁证据的时间!”
“是!”王磊猛地挺直了身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双眼含泪,转身快步离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李兴华一个人。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深沉如墨的夜色,点燃了今晚的第十支烟。
一场清洗内部蛀虫的风暴,即将开始。
他知道,这第一枪,必须打得又准又响!
他更知道,黄建国,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那张看不见的、盘根错节的大网,才刚刚被他们撕开一个小小的口子。
风,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