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官邸里的见面

黑色的轿车无声地驶入戒备森严的官邸庭院,绕过精心修剪却难掩战时简朴的花圃,最终停在一栋灰扑扑的西式小楼前。

卫兵肃立,目光锐利地扫过车厢,确认身份后,才无声地拉开车门。

楚天铭深吸了一口山城夜晚潮湿而微凉的空气,整理了一下并无褶皱的军装下摆,迈步下车。

在侍从官的引导下,他步入那扇沉重的、象征着中国战时最高权力的大门。

书房里的光线略显昏暗,厚重的窗帘拉着一半。

一个清瘦的身影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华国地图前,仿佛正凝视着那片饱受蹂躏的江山。

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过身。

时隔多年,楚天铭再次见到了这位名义上的全国领袖,钟先生。

时光和重压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比起记忆中那个在南京时虽已显焦灼但仍力图维持威严的统帅,眼前的钟先生显得苍老而憔悴了许多。

鬓角已然全白,眼袋深重,原本锐利的眼神里掺杂了难以掩饰的疲惫和一种深深的忧虑。

他穿着熨烫平整但略显旧色的中山装,身形似乎也比以前佝偻了些,那股曾经支撑着他的“意气风发”,如今已被战争的长期消耗和内外的巨大压力磨蚀得黯淡无光。

而在钟先生眼中,此刻的楚天铭也与记忆中那个敢打敢拼、甚至有些“桀骜”的年轻军官截然不同了。

岁月的风霜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淬炼出一种沉静如渊的气质。

他肩背挺拔,步伐沉稳,目光开阖之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不再是当年的锐气,而是一种手握重兵、执掌生杀大权后自然形成的威严与果决。

那是一种真正统帅千军万马、在血火中磨砺出的杀伐之气,藏而不露,却厚重逼人。

他越来越像一位真正的将军了,而且是实力雄厚、足以影响一方局势的强势将领。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沉默。

往日的隔阂、现实的考量、未来的不确定,在这一刻交织。

最终还是钟先生率先打破了沉默,他脸上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笑容,声音带着些微沙哑:“天铭来了。一路辛苦。坐。”

“先生,”楚天铭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无可指摘,“卑职奉命前来。”

简单的礼节,既保持了上下级的规矩,又显得不卑不亢。

落座后,侍从奉上清茶便悄然退下,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气氛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

“时间过得真快啊,”钟先生轻轻吹着茶杯里的热气,似乎想用怀旧来缓和气氛,“想起当年在西安,情况危急,是你带队不顾生死,第一个冲进城来稳定局面……还有南京大战前,你力主坚守外围,率部血战,为疏散争取了时间……这些,我都还记得。”

他的话语里带着几分真实的感慨。

那些共同的、惊心动魄的经历,确实是连接他们之间最直接的纽带,尽管之后道路迥异。

楚天铭面色平静,微微颔首:“分内之事,职责所在。当年先生身处险境,我等军人自当效命。南京一战,更是为国为民,谈不上功劳。”

他语气平和,既接过了话头,肯定了那段历史,又轻轻将功劳推开,表明那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和军人的职责。

这种态度,让钟先生心中稍稍安定,又隐隐有些失落——他听出了其中微妙的距离感。

忆旧的暖场过后,书房内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些许,但那无形中的张力依然存在。

钟先生放下茶杯,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进入了正题。

“天铭,”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专注,“此次请你来渝,缘由电报中已大致说明。日寇狡诈,以外交辞令行缓兵之计,欧美列强为自身利益,罔顾我国牺牲,一味施压和谈。其心可诛!”

他语气加重,右手手指关节在沙发扶手上敲了敲,显示出内心的愤懑。

“然,国际形势如此,国内亦有些许杂音,”

他话锋一转,透出几分无奈,“政府处境艰难,若一味强硬拒绝,恐授人以柄,于争取外援、稳固大局不利。故此,谈判不得不为。”

他紧紧盯着楚天铭的眼睛,声音沉了下去:“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抗战到底之决心,从未动摇!政府绝不可能接受有损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之任何条件!这一点,你可放心。”

这番话,既是表明立场,安抚楚天铭及其所代表的强大力量,也是一种试探。

楚天铭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直到钟先生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先生的决心,卑职从未怀疑。”

他首先肯定了一句,随即声音沉稳而有力,“我楚天铭,及我所率领的全体官兵,源于国民革命军序列,始终效忠于国家,服从于领袖,此志不移。日寇侵我河山,屠我同胞,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抗战到底,直至将侵略者彻底驱逐出境,亦是我部上下唯一信念,绝无妥协余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表态清晰明确,在国家和领袖的框架下表达了忠诚,更重要的是重申了绝不妥协的抗战决心。

这让钟先生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紧接着,楚天铭谈到谈判,他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两声极轻的冷哼,嘴角牵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冷峭弧度:“至于谈判……日本人耍什么把戏,你知我知。他们若是真心停战求和,何须一边增兵一边谈?欧美若是真为我国计,又何须明知是火坑,还逼着我们往下跳?”

他没有直接抨击政府的决策,但这两声冷哼和寥寥数语,已将他对此事的极度不屑和清醒认知表露无遗。

态度鲜明,却又不至于当场让双方难堪。

钟先生自然听懂了。

他需要的也正是这种态度——楚天铭不会在谈判期间掣肘,甚至愿意配合停火(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配合),但他及其背后力量对谈判本身的否定,也恰恰符合钟先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甚至为他将来若谈判破裂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支持”。

一番会谈,看似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各自想要摸清的底,都已经心里有数。

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脆弱的默契在两人之间短暂形成。

“好,好。”钟先生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缓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前线暂时停火之事,还需你部多多配合,以免日寇借机寻衅,反诬我辈破坏和谈。”

“卑职明白。”楚天铭点头,“我会即刻下令各部,遵守停火约定,严守阵地。但若日寇主动挑衅,我部必将坚决反击!”

“这是自然!”钟先生立刻肯定。

正事谈完,气氛似乎轻松了一些。

又闲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当前战局和国际形势后,钟先生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看似随意地开口道:

“对了,天铭,既然来了重庆,有些场合也不妨见识一下。三天后,政府要举办一个招待酒会,主要是宴请各国驻华使节和一些外交人员,也算是为接下来的谈判……营造一个氛围。你届时也一起来参加吧。”

他语气平常,仿佛只是邀请一位重要将领参加一场寻常的社交活动。

但楚天铭心中微微一动。招待各国使节的酒会?让他这个手握重兵、态度强硬且对谈判极为抵触的前线将领参加?

这绝非简单的“见识一下”。

这或许是钟先生想向外界展示内部“团结”?或是想借他这把“锋利的刀”,暗示重庆方面并非一味软弱,也有强大的武力后盾和强硬立场?

又或者,是想让他亲自感受一下国际社会的压力?

无论如何,这绝不会是一场轻松的宴会。

楚天铭抬眼,迎上钟先生那看似平静却深不见底的目光,略一沉吟,便干脆利落地回答:

“是,卑职遵命。”

喜欢抗战之无敌炮兵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无敌炮兵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