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骗术缓慢成长

第717章 设计教化南蛮

巴蜀居士面带微笑,缓声道:“我也是如此思考的,要想改变一大片地域之人的思想,乃至其日常生活习惯,实非易事。然而,若能引导他们年轻一代走出那片地域,去体验崭新的生活,待他们历经一番风雨后再回归故里,那么新的思想、新的日常生活习惯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带回那片土地。如此一来,在不知不觉间,那片地域的人们便会逐渐发生改变。华夏人有一种传承已久的习惯,名曰‘衣锦还乡’,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

蒙天鸿闻听此言,亦不禁仰头大笑道:“如此一来,不仅可使那片地域的人们得到改变,更能为我们解决与越国边境的兵力问题,实乃一举两得之妙法啊!”

巴蜀居士稍作停顿,继而沉声道:“人往往是在被逼入绝境时,才会迸发出无穷的潜力,去寻求改变之道。有时,当资源匮乏到一定程度,他们才会痛定思痛,思考如何去改变现状。而过于宽厚的仁政,反倒会使人滋生惰性,变得懒散不堪。”

蒙天鸿对巴蜀居士的这番见解深表赞同,连连点头称是。于是,二人继续就一些具体细节展开深入探讨。

在那遥远而偏僻的南蛮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原始。他们习惯在山上用火焚烧出一片空地,然后随意地撒下粮食种子,之后便听天由命,不再加以照料。这种粗放的种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当地的传统。

然而,这样的种植习惯导致粮食产量极其有限。人们常常为温饱问题而忧心忡忡,每到收获季节,所得到的粮食往往不足以满足全家人的需求。在粮食短缺的时候,他们要么去采集山间的野果和野菜,要么只能进行有限的狩猎活动。一年到头,他们就这样勉强糊口,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当南蛮地区被蒙天鸿纳入联合盟国的领地后,这里的人们迎来了新的机遇。蒙天鸿目睹了他们的困境,于是不断地向这里运送粮食,确保他们能够填饱肚子。不仅如此,他还派遣专业人士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帮助当地人提高粮食产量。

在城市和乡镇附近的地方,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些新技术,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那些偏远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刀耕火种的传统生活方式依然根深蒂固。

巴蜀居士的意图,实际上是希望这些南蛮地区的人们能够摆脱对国家救济的依赖,重新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方式,至少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不用再靠这国家救济来生活。

如果国家不再救济,他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困境。曾经依赖救济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他们不得不重新回到过去那种完全依靠自然条件来维持生计的状态。然而,这种方式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他们可能又会陷入吃不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