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南蛮困境
当正面战场陷入僵持,补给路线不断受到骚扰时,局势就变得异常脆弱。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遭到敌人的反攻,一旦精锐军队被击败,后果将不堪设想。最终的结局往往是兵败如山倒,一败涂地,甚至可能被对手反败为胜。这样的例子在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数不胜数。
就连俗语都说:“看谁笑到最后。”这意味着,无论之前占据了多大的优势,如果不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这些优势,那么它们反而会成为导致失败的因素。蒙天鸿也在战与不战的艰难抉择中苦苦思索。
目前的形势一片大好,不战实在太可惜了;然而,如果选择开战,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因为一场战争而引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后果。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蒙天鸿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决定留下那些年轻的少将军在这里,与越国人展开一场持久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实战经验,让他们在战争中成长。同时,防守的士兵可以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相比进攻兵力可以大大减少。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暂时减少粮草的供应量,还能降低战争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需要将一同带来的年轻谋士们也留在南蛮。毕竟如今新占据了如此多的领地,急需文臣们来打理。而且,这些年轻谋士们也能够在这片新的国土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提升他们的治国理政能力。
蒙天鸿与巴蜀居士一同商议着该如何削减这里的士兵数量,同时又不能影响到当地的防御力量。毕竟,他们可不能轻易地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领土拱手相让。
就在两人苦思冥想之际,还是对这片土地更为熟悉的巴蜀居士率先开口道:“假如我们成功占领了南蛮,然而南蛮却始终无法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兵源,反而成为了国家的沉重负担,甚至还需要不断地从国内运输粮草来救济此地。那么,这样的地方对于国家而言,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蒙天鸿缓缓说道:“是啊,我之前确实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长期向南蛮输送粮草和各种新奇的货物,但实际上南蛮并不能给联合盟国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它就像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且,我们还需要等待他们下一代人成长起来,才能知道南蛮是否能够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我们是否能够完全掌控这片土地。”
巴蜀居士接着说道:“如果失去南蛮国,我国的土地面积将会急剧缩水,而且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所以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让南蛮能够为国家产出物资。毕竟,南蛮的人口还是相当可观的。”
蒙天鸿在巴蜀居士的提醒下,脑海中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他突然拍了一下手,兴奋地说道:“哎呀,巴蜀居士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南蛮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大量的物资无法为我们所用。但是,南蛮的新一代人必须走出那片偏远之地,去见识一下这广阔的天地,这样他们才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否则,他们就会像那些老年人一样,顽固不化,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