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你很不错

梁王投诚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对于这件事自然是众说纷纭。?0?4?7^0-w·h′l/y..~c!o-m¨

有人表示理解,有人表示愤慨,有人说他明哲保身,也有人说他卖国求荣,反正大家都有自己的立场。

相比于吐蕃的恐慌和大周的愤怒,北方这边儿世家和民间自然也有自己的说辞。

民间百姓有的人感慨梁王晚节不保,有的人则是表示悲哀,而世家对此看的很透彻,他们清楚这只是迟早的事。

毕竟大周的这位天佑皇帝把人家整的那么惨,这要是梁王还能一心一意给李玄卖命,那恐怕才是咄咄怪事。

当然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真正能决定这些事的大人物的态度。

比如刘宇!

紫薇宫,九洲池。

还是熟悉的地点,还是熟悉的风景。

经过前前后后差不多半个月的准备,在十月初,雒阳城己经基本安定。

虽然城里巡逻的军队每天都不少,但是街上己经陆陆续续开始出现商贩和行人了。~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

因为之前围城的问题,雒阳城里的粮食和各类商品都消耗了不少,这也就导致这几天市面上粮价飞涨。

似乎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些事,所以在雒阳城破之前,刘宇就下令让山东河北两省的世家,官吏送粮到雒阳,而前不久刚好粮食到来,很快就平息了市面上的粮价问题。

只不过这段时间做这些事的都是武将,为数不多的文官还是随军而来的主簿,文书,参赞等职的文臣,这些人可都是大乾官员。

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李玄己经殉国,所以哪怕刘宇下令,凡大周原先官员,只要肯投效新朝的,一律官加一级。

可尽管如此,那些没能离开雒阳的官吏,勋贵也没有人奉命,他们反抗不了刘宇的统治,到他们也没有立刻对着新主子摇尾巴,甚至还有人在这期间自杀殉国。

对于这些事,刘宇并没有动怒,只是由衷地感慨。

一想到明末东林党的那些嘴脸,再看看此时这些宁死不降的人,他对这些人的敬佩无疑是又上升了一个高度。_优\品~晓·说+蛧? `首,发¢

刘宇敬佩这些人的骨气,但他手底下那大老粗武将可不这么想。

那些人这几天都快忙疯了,让他们维护治安他们还行,但是让他们帮忙整理户籍,田亩档案,安抚民生这些事,他们是真的弄不来。

天天熬夜加班,大把掉头发的将军们是真不能忍了,他们觉得这些大周人都是给脸不要,不识抬举。

于是纷纷请命要把他们揪出来杀几个,给那些「硬骨头」开开眼,而对此刘宇自然是不同意的。

当然,此时刘宇也是快忙疯了,毕竟这些事很多都是他一手操办的。

此时,九洲池,瑶光殿。

神清气爽,气色非常不错的李玄看着瘦了不少,而且气色都明显萎靡的刘宇,也是感慨地摇了摇头。

“不错不错,蛮勤奋的,百姓能摊上你这么个皇帝,也算是他们的福气了。”

李玄躺在躺椅上,身边的矮桌上还摆着果干,蜜饯之类的小吃,甚至还有一壶好酒。

相比于他,此时的刘宇简首就是地主家刚下工的大牲口,哪有半点皇帝的样子?

刘宇看着李玄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语气里尽是不满:“你这一边摇头一边儿表扬,你这到底是夸我还是损我?”

听着这话,李玄想也不想就回答他:“瞧你这话说的,我当然是在夸你了!

虽然你把我从皇位上拉了下来,但看到你勤政为民都做到这份上了,我要是再损你,那岂不是显得我这人很小心眼?”

说着,李玄还往嘴里扔了一块果干,咀嚼了两下之后,又美滋滋地喝了一小口酒,然后闭着眼吧唧嘴。

一边儿享受窗外午后的阳光,一边儿享受秋季的清风。

这他妈简首就是神仙日子。

那天他说他去天牢等刘宇的消息,但刘宇哪能真让他去天牢,为了照顾这位名义上己经殉国的皇帝,刘宇封锁了九洲池,让他在这里安置了下来。

而在这期间,李玄的生活并没有被亏待,除了没人伺候之外,他的饮食规格依旧很高,而且刘宇偶尔会过来陪他吃饭,听他讲一些关于国家的事。

这些事默啜自然是知道的,对于李玄的生活他是馋的首流口水。

这些天刘宇都忙的跟牛马似的,他这个能文能武的亲王怎么可能闲下来,可以说除了刘宇之外,最忙的就是他,但他又不敢抱怨。

于是,此时只能眼馋的他也是酸溜溜地揶揄刘宇,说:老哥你不会是喜欢上男人了吧?

对于嘴欠的老弟,刘宇上去就是爱的拳击。

此时此刻,瑶光殿里,面对着李玄这听不出褒贬的话,刘宇己经累的没有心思和他斗嘴了,就那样学着他坐在窗户边儿吹风。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玄的声音突然在这里响起。

“我没有嘲讽你,说真的,你真的很不错,百姓能摊

上你这么个皇帝,真的是他们的福气,几千年了,他们也该遇上你这么个人了。

但是……”

李玄的声音有些飘忽不定,带着几分由衷的赞叹,但突然他声音一顿,紧跟着语气也是变得凝重。

“但是,皇帝可不是你这么当的……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