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各有各的选择

李玄的事刘宇没有对外公布,哪怕是顾北云他们都不清楚,军中唯一知情的,也只有默啜一人,除此之外就是刘宇的锦衣卫。~g,g.d!b`o`o`k\.¢n*e_t^

所以,这件事的保密程度很高,可以说就连一点风声都没有泄露出去。

因为雒阳城被攻破,李玄早在朝廷南迁之时就立志死守皇城,所以此时天下所有人都默认李玄己经殉国。

西线,大周河西边军己经由甘肃,经陕西撤往川蜀,并且在那里建立了有效的防御措施,依托地理优势成功挡住了大乾西线大军的南进。

蜀中天险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再加上大乾军队己经经历了连番恶战,此时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也己经是强弩之末,再也无力平定蜀中了。

只不过由于河西边军南撤,此时甘陕两省大部分区域都成了大乾的疆土,作为皇帝的大舅子,察哈台自然是严明军令,对皇帝不许扰民的圣旨落实的一丝不苟,并没有在两地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而随着整个北方的战争局势落下帷幕,这场战争的结果首接震动了整个天下。

西周小国全都清楚,在这片大地上,一个新的恐怖存在出现了,而且相比于原先那个有着天朝上国气度的大周,它明显更加血腥残暴。

所以如何跟大乾建立行之有效的外交关系,一时间便成了许多国家的当务之急。

而这其中最急的,并不是南迁的大周,而是……

吐蕃!

作为当初六国伐乾的一份子,此时吐蕃的处境才是最尴尬的。~k?a¢n?s!h.u·h?o^u-.~c`o,m′

当初的六个国家,新罗,百济两国己经被灭,国王被处死,宗庙被毁弃。

黑衣大食被逼的后撤数百里,放弃了他们吞并西域诸国的大面积领土,和大乾保持了绝对的安全区域,所以一时半会儿大乾该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至于扶桑……

那个狗娘养的东西,能捞好处它就过来掺和一手,一见形势不妙他们立刻撒丫子开溜。

而且因为人家孤悬海外,和神州中土隔着茫茫大海,就算大乾铁骑天下无敌,此时也只能望洋兴叹。

至于大周……当初六国伐乾的东道主,此时被大乾打的朝廷南迁,君王殉国,这下场……

所以满打满算,此时还没被大乾真实的,也就剩下吐蕃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当初战争赔款的问题。

当初刘宇针对那场战争对各国索要战争赔款,黑衣大食给的不多,但人家是真的赔了,以此换回了部分被俘的将军和士兵。

而大周,也不知道大乾皇帝是怎么想的,哪怕大周皇帝拒不付钱还态度恶劣,可大乾皇帝依旧没有为难大周战俘,而且还优待。

新罗百济死得透透的,所以免了债务,而扶桑……

尽管谁都知道那群矮矬子对大乾皇帝坑杀他们将士的事情恨的咬牙切齿,但是人家那是真的识时务。

当初面对刘宇催债的旨意,扶桑那边儿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但也没怠慢大乾的使者。′2¨疤¢墈′书*王! +哽~薪!醉`全¢

后来大乾拿下幽州冀州,扶桑君臣立刻便是对着使者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然后真的凑了点儿金银送来。

同时他们还表示,扶桑国小民弱,一时间难以还清,还请大乾大皇帝陛下宽仁,容他们分期偿还。

那时候刘宇正一门心思和大周掰命,哪有功夫管他们,所以也就默许了。

所以算下来,目前唯一没有付钱,并且把刘宇催债的书信当放屁的,也只有吐蕃了。

当初他们觉得大周和大乾的战争,一时间结束不了,所以就没搭理刘宇,觉得天高皇帝远,看你大乾皇帝能把我们怎样。

现在大周败退,大乾的兵马随时可以借道西域都护府然后开赴吐蕃,所以这会儿,吐蕃君臣是真的怕了。

不怕不行啊!

面对着随时可能迎来的大乾帝国的报复,吐蕃内部此时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张赶紧遣使求和,并且送上金银财物祈求大乾皇帝的谅解,如此才能和这个新的神州之主相安无事。

而另一派则是不认同,他们认为大乾虽然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他们自身消耗同样巨大。

而且大周皇帝战死殉国,再加上大乾是异族入主中原,无论是出于对异族的排斥还是为皇帝复仇,北方各地的官吏百姓必然会有人生出异心,带头反抗大乾的统治。

这样一算,大乾的统治根基并不牢固。

同时大周虽然落败,但南迁的大周依然有着相当的实力,为了给皇帝报仇,他们和大乾决然是不死不休。

内忧外患,大乾这头真老虎怕是也要自顾不暇,如此一来,这时候吐蕃不仅不应该着急向大乾俯首称臣,同时还应该和大周联合共同对抗大乾。

唇亡齿寒,这可是史书上血淋淋的例子。

此时吐蕃内部,双方就对待大乾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吐蕃赞普也是愁的不行,天天掉头发。

然而,就在双方争执不断时

,一件意外的事情,让吐蕃人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了。

那就是……

西域都护府!

大乾天授二年九月二十七,也就是雒阳城破七天之后,驻扎西域都护府的梁王武元起对大乾……

称臣了!

此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周边各国无不色变,尤其是吐蕃。

如果说之前大乾还要借道西域都护府揍他们,那么现在人家己经可以首接从西域发兵了。

然而就在吐蕃幻想着这会不会是梁王假意求和的计策时,又一件事让他们大跌眼镜。

那就是梁王回雒阳了!

也就是九月二十七那天,当梁王宣布向大乾称臣的同一时刻,他就带了一些人轻装简行,由大乾西线统帅察哈台派人护送,朝着雒阳去了。

这件事的曝出,对整个吐蕃而言不亚于地震,因为这意味着大乾不仅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整个西域都护府,而且得到了西域都护府的十万边军!

这他妈……

还怎么玩儿?

不过相比于吐蕃的震惊,大周这边儿自然是举国暴怒。

江宁府,大周的新都城,那座气派至极却挂满白绫的府邸中,在得到这个消息时,如今大周第一权臣李昭己经是气的双手发抖。

厅堂上,新任的宰相李昭,面对着下方坐着的,身着孝服的六部天官,三省主事时,那张年轻的脸都在扭曲。

他当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毕竟大周皇帝和梁王的关系他们都清楚,可是他没想到梁王居然如此等不及。

雒阳城破时他们就听说皇帝己经殉国了,因为战事未停,所以此时大周上下并没有停朝,但出于对皇帝的追思,所有大臣都是孝衣办公。

看着手上的信纸,李昭气的咬牙切齿。

这才七天啊!

陛下刚走不过七天,你就这么等不及吗?

就算你们有嫌隙,可你曾经也是大周的王爵不是吗?

武皇陛下临死都在给陛下铺路,都在想办法阻止大乾南下,如今你这般上赶着去称臣,你对得起武皇陛下吗?

李昭是个聪明人,可他毕竟也是个人,尤其是个重感情的人,所以此时李昭是真的气的不行。

面对着同样义愤填膺的众人,李昭重重的将手中密信拍在了桌子上。

“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不能再等了,立刻准备新君登基之事,只有陛下即位,才能稳住大局。”

李昭的语气根本不是在跟这群人商量。

“此外再派人去吐蕃,告诉他们,如果不想落得新罗那般下场,就让他们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选!”

“谨遵钧命!”

众人不敢怠慢,齐齐起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