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从良学乖,霸道权臣靠边站爱吃米的醋坛
218.银子不能白花,我得看热闹
小
大
玉婉揶揄,
“我没听见旁人叫唤,就听你咯咯笑个不停。”
“郡主,你看,她们连馒头都不要,全挤过去看热闹。世子爷,世子爷,在……那儿……哇,鹤立鸡群。郡主,你看见没,小矮鸡冷风在那儿……啊?还没看见?那你看那个矮胖鸡,安福,看他肚子,你从人缝里看!找锅盖!”
玲珑恨铁不成钢。
玉婉挑起珠帘,顺着玲珑手指的方向看去,承恩侯府大门口人潮涌动。
定国公的九驾马车如同一座小山,百余名士兵护卫在侧,一字排开。
即便承恩侯府门前再宽广,此时也显得拥挤不堪。
更何况承恩侯府东侧施粥,西侧发馒头,本就挤满了人。
“咱们去姜府!快些把马车挪开,给他们让地方。”
人越聚越多,玉婉怕出事。
“郡主!我们被堵住了!出不去了!”
定国公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年轻时开疆辟土,保家卫国,深受百姓爱戴。
如今他位高权重,鲜少出门,百姓得知他出行,纷纷来看热闹。
而且看样子来得不单单有他,还有国公府的女眷,五六驾马车跟在后面,据说附近三条街,都堵得水泄不通。
玉婉吩咐着,
“就说,为了给定国公让地方,也为了维持秩序,免得引起慌乱,把粥摊撤了。如今排队的人,一人发一个竹签,让他们酉时去玉记堂吃席。”
国公府的车队从东侧来,撤掉粥摊,空出位置,可以停放马车。
玲珑苦着脸,
“排馒头的人要气死了。”
馒头今日管够,西侧排队的人更多些。
而东侧粥摊前,只有十几个人。
此时,他们拿着竹签欢喜地跑去玉记堂吃流水席。
真是羡煞旁人。
玉婉叹口气,不要钱的施舍,谁能做到尽善尽美。
施粥本就是为了门前有人不冷场。
如今,人满为患,只能撤掉。
她更怜惜排队等着领粥的人,老弱病残者居多。
刚才,她就眼瞧着一个老人带着孩子被挤出排馒头的队伍。
只是因为孩子不小心摔倒,老人去扶,后面的人说老人离开队伍不算数了。
老人衣衫褴褛,孩子又说饿,只能放弃排馒头,去领粥。
玉婉不忍心让他们空手而归。
“告诉排馒头的人,不要着急,馒头一锅锅蒸需要时间,保证每个人都有。”
玲珑苦着脸,
“郡主,好似吵起来了!”
玉婉闻言望过去,西侧排馒头的队伍中,有四五个人男子撸胳膊往袖子指着承恩侯府大门口骂骂咧咧。
好在,定国公已经进府,后方的马车排在东侧,场面不似刚才那般人挤人。
玉婉冷哼,她气不打一处来,
“我该他们的还是欠他们的!
我想他们来捧个人场,为此请他们吃喝,他们不愿意凑热闹,可以不来。
来了,就要按我的规矩办,我都答应他们只要一直排着就会给馒头,他们不愿意可以走。嫌这儿嫌哪儿!
哼!即便我一人给他们十两银子,他们除了骂我傻逼,还能感谢我不成。不管他们!再敢生事,抓起来,撵走。”
玉婉本就不同意“劳民伤财”的施舍。
因为父亲和哥哥都想按玉敏书里写得去做,以此来讨好皇上,所以玉婉才勉强答应。
但她只是妥协而不是赞同,银钱在她手里,她花一文都心疼,因此对这件事的抵触很大。
尤其,刚才一些百姓骂咧咧说侯府小气被玲珑听见告诉她,玉婉心里气愤不已。
皇子开府,宴请文武百官和达官贵人,连施粥都没有。
承恩侯府给他们多种选择,他们竟因为不能全占上,而怪这儿,怪那儿,口出恶言,让玉婉十分火大。
“郡主!有几个人挑头闹事,再这么下去不行。怕是会出事。”
玉婉当机立断,
“给他们一人一文钱,打发他们走。”
玉婉认为,馒头一文钱三个,站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得到三个馒头,对于愿意排队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排队许久,一个人才能领一个馒头。
没想到!
还有人不愿意!
“简直是把我们当要饭的!”
“对!谁差三个馒头!”
玉婉不理解,他们排队不就是想得到一人一个馒头吗?
玲珑瓮声瓮气,
“他们想吃席面,想跟排粥摊的人一样,吃上席面。”
玉婉翻白眼。
他们第一次凭实力没抢到,第二次凭运气还是不行,现在想凭借耍无赖!
“行!答应他们,给他们发竹签,流水席,往后排吧,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吃上,可以了吧。”
幸好,玉婉早有准备,怕有人浑水摸鱼,每天的竹签都不一样。
西侧排队的人如愿以偿,有人排到了五日后,有人排在十日后。
众人四散而开,马车得以前行。
玉婉的马车朴素无华,几匹马儿也很一般,前方还是拥挤,马车行得缓慢,四周围着行人,
“听说承恩侯是乡下来得,难怪没见过世面,整得什么事!乱七八糟的!”
“可不是!真是小家子气!我还得三天后赶点来,哎呀,谁差他一顿席面,我还有事呢。”
“就是!就是!这位仁兄,我是五天后,咱俩能换一下吗?”
“哎呦,那可不成,谁知道他是不是五天后把店关了!玉记堂就是他家开得,想让咱们尝尝,为以后揽生意。这小破店,开不了几天。”
“啊,是,别指望能吃的太好。大哥你是哪儿天?第六天!那我不能跟你换!这位大嫂,你是明天!咱俩换换呗!要五十文才能换?你疯了吗?还有比你贵的!五文钱,我跟你换!”
他们人人手里拿着竹签,撇着嘴喷着唾沫星子。
玉婉呼出口气,玉敏此举是为了“造反”吗?制造矛盾?
原本施粥就好了!
即便临时撤掉,一口水而已,谁也不会有怨言。
看谁可怜多给几碗,旁人也不会艳羡。
现在倒好,花银子买埋怨,比扔水坑里都亏得慌。
她的银子是敲诈富户得来的,不是大风刮来得。
突得,马车外有人大嚷,
“喂!你们不知道吗?承恩侯就是玉林峰,提出新政的玉林峰!听说没有,外省被他的政策闹得哟,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惨得很。”
“是啊!清风寨听过没有,前几天,还在京都放火烧屋。”
玉婉在车门静静听着,她察觉事情不简单。
她知道清风寨的事对外保密,寻常百姓并不知晓。
“不是呀!我听说岭南实行他的政策都富裕了,人人有田,家家有粮。”
片刻沉寂后,有人弱弱反驳。
之后,有人纷纷附和,
“是呀!太后在世时,全是新政的各种好,如今又说不好。”
“不知道什么是真的!我从没出过京都,我哪儿知道好不好。”
七嘴八舌。
玉婉沉思着,银子花了,事情办砸了。
不如,看看热闹,她的银子不能白花。
“玲珑,两桌席放不一样的菜,一桌丰盛些,一桌清谈些,要让他们彼此看得见。”
“啊?郡主,你想让他们打起来!”
玉婉粲然一笑,
“我要让他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能说出新政优缺点的人吃好的,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喝粥吧。”
玲珑开始不明白。
忽地,她恍然大悟,
“郡主!您这题不就是上届科举考题!”
玉婉闷笑,
“是呀!他们不是喜欢各抒己见嘛。给他们机会,你不用同我去姜家了!”
玉婉又有了新主意,
“你去给六皇子传个话,就说我请他帮忙,让他带些人来维护秩序。另外,如果他能带来些文人墨客,做个品鉴再好不过。你请完他,再去请徐俊安,他们父子已经放了出来,你就跟徐俊安说,我请他帮忙。”
玲珑打怵,
“他们不来怎么办?”
玉婉故作高深,
“他们准来!你高傲些!传完扭头就走。前面是许家,你坐许家的马车去,传完话,到姜府大门口等我。记住,不需要见到六皇子和徐俊安,跟管事的言语一声就得了。他们要打听事,不给银子不张口。”
“哦!”
玲珑心里嘀咕,求人办事还要别人给银子怎么可能。
但没想到!
“我没听见旁人叫唤,就听你咯咯笑个不停。”
“郡主,你看,她们连馒头都不要,全挤过去看热闹。世子爷,世子爷,在……那儿……哇,鹤立鸡群。郡主,你看见没,小矮鸡冷风在那儿……啊?还没看见?那你看那个矮胖鸡,安福,看他肚子,你从人缝里看!找锅盖!”
玲珑恨铁不成钢。
玉婉挑起珠帘,顺着玲珑手指的方向看去,承恩侯府大门口人潮涌动。
定国公的九驾马车如同一座小山,百余名士兵护卫在侧,一字排开。
即便承恩侯府门前再宽广,此时也显得拥挤不堪。
更何况承恩侯府东侧施粥,西侧发馒头,本就挤满了人。
“咱们去姜府!快些把马车挪开,给他们让地方。”
人越聚越多,玉婉怕出事。
“郡主!我们被堵住了!出不去了!”
定国公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年轻时开疆辟土,保家卫国,深受百姓爱戴。
如今他位高权重,鲜少出门,百姓得知他出行,纷纷来看热闹。
而且看样子来得不单单有他,还有国公府的女眷,五六驾马车跟在后面,据说附近三条街,都堵得水泄不通。
玉婉吩咐着,
“就说,为了给定国公让地方,也为了维持秩序,免得引起慌乱,把粥摊撤了。如今排队的人,一人发一个竹签,让他们酉时去玉记堂吃席。”
国公府的车队从东侧来,撤掉粥摊,空出位置,可以停放马车。
玲珑苦着脸,
“排馒头的人要气死了。”
馒头今日管够,西侧排队的人更多些。
而东侧粥摊前,只有十几个人。
此时,他们拿着竹签欢喜地跑去玉记堂吃流水席。
真是羡煞旁人。
玉婉叹口气,不要钱的施舍,谁能做到尽善尽美。
施粥本就是为了门前有人不冷场。
如今,人满为患,只能撤掉。
她更怜惜排队等着领粥的人,老弱病残者居多。
刚才,她就眼瞧着一个老人带着孩子被挤出排馒头的队伍。
只是因为孩子不小心摔倒,老人去扶,后面的人说老人离开队伍不算数了。
老人衣衫褴褛,孩子又说饿,只能放弃排馒头,去领粥。
玉婉不忍心让他们空手而归。
“告诉排馒头的人,不要着急,馒头一锅锅蒸需要时间,保证每个人都有。”
玲珑苦着脸,
“郡主,好似吵起来了!”
玉婉闻言望过去,西侧排馒头的队伍中,有四五个人男子撸胳膊往袖子指着承恩侯府大门口骂骂咧咧。
好在,定国公已经进府,后方的马车排在东侧,场面不似刚才那般人挤人。
玉婉冷哼,她气不打一处来,
“我该他们的还是欠他们的!
我想他们来捧个人场,为此请他们吃喝,他们不愿意凑热闹,可以不来。
来了,就要按我的规矩办,我都答应他们只要一直排着就会给馒头,他们不愿意可以走。嫌这儿嫌哪儿!
哼!即便我一人给他们十两银子,他们除了骂我傻逼,还能感谢我不成。不管他们!再敢生事,抓起来,撵走。”
玉婉本就不同意“劳民伤财”的施舍。
因为父亲和哥哥都想按玉敏书里写得去做,以此来讨好皇上,所以玉婉才勉强答应。
但她只是妥协而不是赞同,银钱在她手里,她花一文都心疼,因此对这件事的抵触很大。
尤其,刚才一些百姓骂咧咧说侯府小气被玲珑听见告诉她,玉婉心里气愤不已。
皇子开府,宴请文武百官和达官贵人,连施粥都没有。
承恩侯府给他们多种选择,他们竟因为不能全占上,而怪这儿,怪那儿,口出恶言,让玉婉十分火大。
“郡主!有几个人挑头闹事,再这么下去不行。怕是会出事。”
玉婉当机立断,
“给他们一人一文钱,打发他们走。”
玉婉认为,馒头一文钱三个,站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得到三个馒头,对于愿意排队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排队许久,一个人才能领一个馒头。
没想到!
还有人不愿意!
“简直是把我们当要饭的!”
“对!谁差三个馒头!”
玉婉不理解,他们排队不就是想得到一人一个馒头吗?
玲珑瓮声瓮气,
“他们想吃席面,想跟排粥摊的人一样,吃上席面。”
玉婉翻白眼。
他们第一次凭实力没抢到,第二次凭运气还是不行,现在想凭借耍无赖!
“行!答应他们,给他们发竹签,流水席,往后排吧,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吃上,可以了吧。”
幸好,玉婉早有准备,怕有人浑水摸鱼,每天的竹签都不一样。
西侧排队的人如愿以偿,有人排到了五日后,有人排在十日后。
众人四散而开,马车得以前行。
玉婉的马车朴素无华,几匹马儿也很一般,前方还是拥挤,马车行得缓慢,四周围着行人,
“听说承恩侯是乡下来得,难怪没见过世面,整得什么事!乱七八糟的!”
“可不是!真是小家子气!我还得三天后赶点来,哎呀,谁差他一顿席面,我还有事呢。”
“就是!就是!这位仁兄,我是五天后,咱俩能换一下吗?”
“哎呦,那可不成,谁知道他是不是五天后把店关了!玉记堂就是他家开得,想让咱们尝尝,为以后揽生意。这小破店,开不了几天。”
“啊,是,别指望能吃的太好。大哥你是哪儿天?第六天!那我不能跟你换!这位大嫂,你是明天!咱俩换换呗!要五十文才能换?你疯了吗?还有比你贵的!五文钱,我跟你换!”
他们人人手里拿着竹签,撇着嘴喷着唾沫星子。
玉婉呼出口气,玉敏此举是为了“造反”吗?制造矛盾?
原本施粥就好了!
即便临时撤掉,一口水而已,谁也不会有怨言。
看谁可怜多给几碗,旁人也不会艳羡。
现在倒好,花银子买埋怨,比扔水坑里都亏得慌。
她的银子是敲诈富户得来的,不是大风刮来得。
突得,马车外有人大嚷,
“喂!你们不知道吗?承恩侯就是玉林峰,提出新政的玉林峰!听说没有,外省被他的政策闹得哟,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惨得很。”
“是啊!清风寨听过没有,前几天,还在京都放火烧屋。”
玉婉在车门静静听着,她察觉事情不简单。
她知道清风寨的事对外保密,寻常百姓并不知晓。
“不是呀!我听说岭南实行他的政策都富裕了,人人有田,家家有粮。”
片刻沉寂后,有人弱弱反驳。
之后,有人纷纷附和,
“是呀!太后在世时,全是新政的各种好,如今又说不好。”
“不知道什么是真的!我从没出过京都,我哪儿知道好不好。”
七嘴八舌。
玉婉沉思着,银子花了,事情办砸了。
不如,看看热闹,她的银子不能白花。
“玲珑,两桌席放不一样的菜,一桌丰盛些,一桌清谈些,要让他们彼此看得见。”
“啊?郡主,你想让他们打起来!”
玉婉粲然一笑,
“我要让他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能说出新政优缺点的人吃好的,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喝粥吧。”
玲珑开始不明白。
忽地,她恍然大悟,
“郡主!您这题不就是上届科举考题!”
玉婉闷笑,
“是呀!他们不是喜欢各抒己见嘛。给他们机会,你不用同我去姜家了!”
玉婉又有了新主意,
“你去给六皇子传个话,就说我请他帮忙,让他带些人来维护秩序。另外,如果他能带来些文人墨客,做个品鉴再好不过。你请完他,再去请徐俊安,他们父子已经放了出来,你就跟徐俊安说,我请他帮忙。”
玲珑打怵,
“他们不来怎么办?”
玉婉故作高深,
“他们准来!你高傲些!传完扭头就走。前面是许家,你坐许家的马车去,传完话,到姜府大门口等我。记住,不需要见到六皇子和徐俊安,跟管事的言语一声就得了。他们要打听事,不给银子不张口。”
“哦!”
玲珑心里嘀咕,求人办事还要别人给银子怎么可能。
但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