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吴三桂出兵
小
大
吴三桂激动的满头大汗,心中高呼!
皇上威武,皇上万岁!
皇上您就是我吴三桂的再生父母,请受三桂一拜。
为将者,谁不想拜相封侯,谁不想光宗耀祖。
这个香饽饽竟然落到了吴家头上。
祖坟冒青烟了。
此时此刻,要不是旁边有这么多部将,要不是高勇等人还在现场,他差点就狂笑出来了。
黎玉田、李继贞、高第等人全都炸开了锅。
拜相封王,竟然落在了吴家身上。
老天爷,大明朝是不封异姓王的。
皇上为了救京城,居然破了祖上先例,封了吴襄为平西王。
谁不知道,吴老爷子,吴襄有三个儿子。
而吴三桂在兄弟中,只是排行老二。
正常来说,册封藩王世子,立长不立幼,但朱慈烺封吴三桂为世子。
这是明摆着告诉他们,吴襄挂了之后,就由吴三桂继承王位吗?
黎玉田等人激动之余,最多的还是羡慕。
只是羡慕和嫉妒之间,只搁这一层薄纱,甚至,没有明显的界限。
只恨自己没有吴三桂这么好的机遇,也没有他这么好的老子。
要不然,今天封王的人很有可能姓黎,也有可能姓李。
众人一片震惊声中,高勇阴柔的声音再次传来。”
“平西王世子,接旨吧。”
“咱家还带来了平西王给您的家书。”
高勇让太监,将吴襄写给吴三桂的信,拿过来。
“臣吴三桂领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三桂跪着上前,双手将圣旨接过来,举过头顶,高呼万岁。
这是他内心有感而发出的最诚挚的声音。
“呵呵,世子,请起吧,这是皇上赏赐给平西王的一万两银子,平西王说,这笔银子虽为朝廷赏赐,但现在国家正值为难之时,让咱家将银子带给世子充做军费了。”
高勇招呼番子将马背上麻袋取下来。
马队长途跋涉,路上还有可能遇到闯军,银子都是分开装的。
吴襄家书自然是介绍了一些京城的真实情况,催促吴三桂一定要早日带兵南下。
父亲被封平西王,吴三桂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赶紧招呼高勇等人前往馆驿歇息。
路上,吴三桂赶紧表态。
“皇恩浩荡,三桂定当努力报效朝廷,请公公转告皇上,三桂不日将发兵京城。”
“其实,在您来之前,三桂已让孙将军带两千兵马先行,大军即将上路,公公一路劳顿,倒不如现在山海关住下,明日待我等粮草备齐,一同上路。”
“呵呵呵!”
高勇发出公鸭般的笑声,对吴三桂换了个称呼:“世子爷,不必客气,既然圣旨已送达,咱家还需要早日回去跟皇上复命呢。”
随之,高勇话锋一转:“不过,咱家从京城出来时,皇上担心世子爷挂念京城的安危,特让咱家转告世子爷。”
“皇上说,闯贼乃乌合之众,世子爷肩负守卫山海关,防御鞑子重任,山海关众将士,只需确保蓟州到天津一线畅通即可。”
“京城守军,有能力确保京城安危。”
吴三桂有点懵了。
朱慈烺竟然不要他入京勤王,只是让他急需坚守山海关,并确保山海关到蓟州以及天津一线的不被闯贼占领。
但他很快就明白。
天津乃京城之门户更是山海关沟通齐鲁的交通要道。
李自成一旦占领天津,不仅切断了京城的与外界的联系。
山海关也成了孤城。
哪怕吴三桂为了山海关的安全,也必须确保天津的安全。
至于蓟州的防务本就和山海关息息相关。
“臣令旨!!”
“请公公转告皇上,三桂即日将发兵夺回蓟州!!”
唐通和白广恩拿下蓟州之后,正派兵攻打香河,马科和吴汝义也在前往天津的路上。
他不能再等了。
因为一旦让唐通和白广恩在蓟州一带站稳,对于山海关威胁很大。
到时候,山海关的兵马只要出兵协防田径,唐通一个穿插就能切断他们的退路。
而天津,过去就是德州。
德州再往南走是登州。
朱慈烺册封吴襄时可是允许他,击败李自成后,就前往登州建造王府。
闯贼拿下天津肯定会转而南下,威胁齐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齐鲁不保,何以保登州?
吴三桂坏,但不傻。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容忍,唐通急需站着蓟州,威胁山海关,进而影响他协防天津。
高勇等人执意先行。
吴世子心情大好,连忙给老父亲回了一封家书,让高勇带回去。
派人拿了些干粮和水过来,分给高勇和他麾下的将士,又给他们每人打赏了五两银子,当是辛苦费。
孙文焕马上要先行增援玉田,高勇他们正好跟孙文焕一起上路。
吴三桂还给孙文焕下令,等到了玉田后,再护送他们一程。
——
而此时;
玉田城的大小官员们,得知香河告急之后,同样人心惶惶。
知府陈元丙和守将王进忠二人,将玉田城主要官员召集到一起,商议对策。
守将王进忠见人都来及后,首先开口:“诸位大人,当前的情况不容乐观,闯贼拿下蓟州后,又派三万兵马攻打香河。”
“冯将军昨日派兵来玉田求援,可惜我玉田城小,兵少,实在没有足够的兵马派去增援。”
“校尉冯林昨日已经前往山海关了,只是,我怕吴总兵未必会派人来啊。”
朝廷早在两个月前就让吴三桂带兵协防京城,吴三桂未发一兵一卒。
傻子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
现在大家都在自保,王进忠肯定不会将自己仅剩下的一千多人拉到香河去。
“王将军说的不无道理啊,诸位大人,京城被围了二十多天,黄河以南,刘清泽、左良玉、高杰等人,无一赶来增援,摆在我们面前都恐怕,只有一条路了。”
“知府大人,王将军,你们二位是玉田的主心骨,我们都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千户周石生左右看了看,没人说话,赶紧站出来。
说完还朝着,陈元丙挤眉弄眼。
很快又有一人站出来:“知府大人,下官以为,周千户说的不无道理,倒不如您和王参将牵头,拿个主意。”
玉田同知,杨东升。
这个时候,大家伙嘴上不说,心里却都明白,大明朝廷气数已尽。
蓟州都降了,只有冯光裕还在苦苦挣扎,除了吴三桂,冯光裕几乎不可能有援军。
可吴三桂跟冯光裕本就不和,他既然坐视蓟州被攻占,怎么可能再派兵来香河。
横在陈元丙等人面前只有一条路。
投降!
……
皇上威武,皇上万岁!
皇上您就是我吴三桂的再生父母,请受三桂一拜。
为将者,谁不想拜相封侯,谁不想光宗耀祖。
这个香饽饽竟然落到了吴家头上。
祖坟冒青烟了。
此时此刻,要不是旁边有这么多部将,要不是高勇等人还在现场,他差点就狂笑出来了。
黎玉田、李继贞、高第等人全都炸开了锅。
拜相封王,竟然落在了吴家身上。
老天爷,大明朝是不封异姓王的。
皇上为了救京城,居然破了祖上先例,封了吴襄为平西王。
谁不知道,吴老爷子,吴襄有三个儿子。
而吴三桂在兄弟中,只是排行老二。
正常来说,册封藩王世子,立长不立幼,但朱慈烺封吴三桂为世子。
这是明摆着告诉他们,吴襄挂了之后,就由吴三桂继承王位吗?
黎玉田等人激动之余,最多的还是羡慕。
只是羡慕和嫉妒之间,只搁这一层薄纱,甚至,没有明显的界限。
只恨自己没有吴三桂这么好的机遇,也没有他这么好的老子。
要不然,今天封王的人很有可能姓黎,也有可能姓李。
众人一片震惊声中,高勇阴柔的声音再次传来。”
“平西王世子,接旨吧。”
“咱家还带来了平西王给您的家书。”
高勇让太监,将吴襄写给吴三桂的信,拿过来。
“臣吴三桂领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三桂跪着上前,双手将圣旨接过来,举过头顶,高呼万岁。
这是他内心有感而发出的最诚挚的声音。
“呵呵,世子,请起吧,这是皇上赏赐给平西王的一万两银子,平西王说,这笔银子虽为朝廷赏赐,但现在国家正值为难之时,让咱家将银子带给世子充做军费了。”
高勇招呼番子将马背上麻袋取下来。
马队长途跋涉,路上还有可能遇到闯军,银子都是分开装的。
吴襄家书自然是介绍了一些京城的真实情况,催促吴三桂一定要早日带兵南下。
父亲被封平西王,吴三桂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赶紧招呼高勇等人前往馆驿歇息。
路上,吴三桂赶紧表态。
“皇恩浩荡,三桂定当努力报效朝廷,请公公转告皇上,三桂不日将发兵京城。”
“其实,在您来之前,三桂已让孙将军带两千兵马先行,大军即将上路,公公一路劳顿,倒不如现在山海关住下,明日待我等粮草备齐,一同上路。”
“呵呵呵!”
高勇发出公鸭般的笑声,对吴三桂换了个称呼:“世子爷,不必客气,既然圣旨已送达,咱家还需要早日回去跟皇上复命呢。”
随之,高勇话锋一转:“不过,咱家从京城出来时,皇上担心世子爷挂念京城的安危,特让咱家转告世子爷。”
“皇上说,闯贼乃乌合之众,世子爷肩负守卫山海关,防御鞑子重任,山海关众将士,只需确保蓟州到天津一线畅通即可。”
“京城守军,有能力确保京城安危。”
吴三桂有点懵了。
朱慈烺竟然不要他入京勤王,只是让他急需坚守山海关,并确保山海关到蓟州以及天津一线的不被闯贼占领。
但他很快就明白。
天津乃京城之门户更是山海关沟通齐鲁的交通要道。
李自成一旦占领天津,不仅切断了京城的与外界的联系。
山海关也成了孤城。
哪怕吴三桂为了山海关的安全,也必须确保天津的安全。
至于蓟州的防务本就和山海关息息相关。
“臣令旨!!”
“请公公转告皇上,三桂即日将发兵夺回蓟州!!”
唐通和白广恩拿下蓟州之后,正派兵攻打香河,马科和吴汝义也在前往天津的路上。
他不能再等了。
因为一旦让唐通和白广恩在蓟州一带站稳,对于山海关威胁很大。
到时候,山海关的兵马只要出兵协防田径,唐通一个穿插就能切断他们的退路。
而天津,过去就是德州。
德州再往南走是登州。
朱慈烺册封吴襄时可是允许他,击败李自成后,就前往登州建造王府。
闯贼拿下天津肯定会转而南下,威胁齐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齐鲁不保,何以保登州?
吴三桂坏,但不傻。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容忍,唐通急需站着蓟州,威胁山海关,进而影响他协防天津。
高勇等人执意先行。
吴世子心情大好,连忙给老父亲回了一封家书,让高勇带回去。
派人拿了些干粮和水过来,分给高勇和他麾下的将士,又给他们每人打赏了五两银子,当是辛苦费。
孙文焕马上要先行增援玉田,高勇他们正好跟孙文焕一起上路。
吴三桂还给孙文焕下令,等到了玉田后,再护送他们一程。
——
而此时;
玉田城的大小官员们,得知香河告急之后,同样人心惶惶。
知府陈元丙和守将王进忠二人,将玉田城主要官员召集到一起,商议对策。
守将王进忠见人都来及后,首先开口:“诸位大人,当前的情况不容乐观,闯贼拿下蓟州后,又派三万兵马攻打香河。”
“冯将军昨日派兵来玉田求援,可惜我玉田城小,兵少,实在没有足够的兵马派去增援。”
“校尉冯林昨日已经前往山海关了,只是,我怕吴总兵未必会派人来啊。”
朝廷早在两个月前就让吴三桂带兵协防京城,吴三桂未发一兵一卒。
傻子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
现在大家都在自保,王进忠肯定不会将自己仅剩下的一千多人拉到香河去。
“王将军说的不无道理啊,诸位大人,京城被围了二十多天,黄河以南,刘清泽、左良玉、高杰等人,无一赶来增援,摆在我们面前都恐怕,只有一条路了。”
“知府大人,王将军,你们二位是玉田的主心骨,我们都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千户周石生左右看了看,没人说话,赶紧站出来。
说完还朝着,陈元丙挤眉弄眼。
很快又有一人站出来:“知府大人,下官以为,周千户说的不无道理,倒不如您和王参将牵头,拿个主意。”
玉田同知,杨东升。
这个时候,大家伙嘴上不说,心里却都明白,大明朝廷气数已尽。
蓟州都降了,只有冯光裕还在苦苦挣扎,除了吴三桂,冯光裕几乎不可能有援军。
可吴三桂跟冯光裕本就不和,他既然坐视蓟州被攻占,怎么可能再派兵来香河。
横在陈元丙等人面前只有一条路。
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