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册封平西王世子

崇祯父子肯定没有能力将李自成赶跑,但黄得功和高杰、史可法来了,就难说。


何况黄蜚跟冯元杨已牢牢掌控天津。


只要有一路援军赶到,局势就会发生变化!


黎玉田的话,也符合吴三桂的意思。


可,还没等他说话,城外有一轻骑疾驰而来。


来到城下后,骑马的将领从马背上摔下来。


“快,打开城门,把人弄进来。”山海关总兵,赶紧下令。


不多久,来人被扶着来到了城楼。


这个时候,吴三桂等人才看清,这名校尉满脸是血,背后还插着两支箭矢,伤的不轻。


见到吴三桂后,冯校尉连忙跪下:“将军,唐通已攻破蓟州,白广恩的三万人马攻打香河。”


“城东,城南,城北三座翁城已被攻破,冯光裕将军让卑职带十六名将士突围求援,到城下只剩卑职一人了,请您救救香河的将士们吧!”


香河城只有三千守军,白广恩大军攻破城东,城南,城北三座翁城后,集中兵力攻打西城。


冯光裕为了掩护冯林带兵突围,亲自率领数百将士掩护,最终冯林只带三人突出重围。


后来在闯军围追堵截之下,仅剩冯林一人侥幸逃脱。


得知香河告急,众人的心境再次发生变化。


救,还是不救?


唐通攻打蓟州时,吴三桂倾向于归顺李自成,但现在,如果朱慈烺站稳了脚跟,情况就不一样了。


香河位于衢州和天津之间,再往北就是玉田。


过了玉田就是永平。


永平巡抚李继贞实际上也归顺了吴三桂。


永平相当于山海关的地盘。


他们前几天还在永平城安顿了三万百姓。


香河不保,白广恩下一个目标就是玉田。


玉田一破,永平城门户大开。


如果吴三桂真的归顺李自成,还好说,万一到时候情况有变,而李自成控制了玉田,下一步就能威逼山海关。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但;


在朱慈烺跟李自成没有决出胜负之前,吴三桂还不想跟李自成撕破脸皮。


他很矛盾。


“按理说,我们当马上发兵救援,只是我几万将士刚从关内撤回,人困马乏,冯光裕只需坚守三天,我们备齐粮草后,立即发兵救援。”


“另;为了防止闯军攻打玉田,请孙将军率两千兵马,连夜赶前往玉防守。”


之前为了防备多尔衮。


吴三桂大部分兵马都集中在山海关。


玉田只有一千多府兵以及几千民壮,这样的兵马根本挡不住白广恩一个冲锋。


不过;


朱慈烺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面对李自成五十万大军,实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关键还得看黄得功和高杰是否能来。


如果在黄得功赶到之前,京城就陷落了,也只能说明,大明朝气数已尽。


吴三桂就可以以玉田为界,跟李自成谈判。


如果黄德功来了,史可法也保住了天津,李自成肯定拿不下京城。


这样即便朝廷派人来问,他也可以说,自己出兵了防守了。


至于冯光裕,永平巡抚李继贞曾劝说他一起前往山海关,跟吴三桂会合,被他一口回绝了。


既然你不肯归顺,我又何必救你?


“孙将军,香河情况紧急,你立即带兵出发吧,不论如何,你们到了玉田,马上就能跟冯将军互为犄角,白广恩怎么也得掂量掂量。”


“三天后,某将率领山海关主力赶来与你会合。”


吴三桂回头看向孙文焕。


“卑职领命,吴将军放心,卑职明日中午之前,定能赶到玉田。”孙文焕拱手,转身前往兵营。


几乎同时,道路的尽头出现了一队快马,尘土飞扬,看那些人的服饰,不像闯军。


“咦,将军,您看,有人来了。”


眼尖的士兵喊了一声。


那是京城方向。


京城蹭派了好几波人马过来,请吴三桂出兵,除此外,蓟州和遵化陷落之前,也曾派人求援过。


指不定又是哪里派来请他出兵的。


几分钟后,那队快马抵达城下。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人才看清,马背上的是东厂的番子,为首的是随堂太监高勇。


见是朝廷的人,刚才又听闻了京城的一些消息,吴三桂赶紧让人打开城门,亲自带人将高勇等人迎进来。


高勇以前就是东厂的人,吴三桂在京城还见过他。


“原来是高公公,快请公公去大堂歇息。”


高勇带着东厂的人赶来,肯定是为了出兵之事。


吴三桂让黎玉田接待,自己借口有事要视察城防,准备开溜了。


“呵呵,平西伯咱家今日是专程为你来的,不妨听完圣旨,再去巡城不迟。”


高勇眯着一双小眼睛,像是看穿了吴三桂的心思,吩咐手下的方子,将圣旨拿来。


吴三桂等人得知还有圣旨,先是愣了一下。


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朱慈烺不会平白无故的给他下圣旨,无非是为了催促他出兵增援。


只是既然还没撕破脸皮,他们还属于大明朝的官员,哪怕吴三桂现在心思全部放在了投投靠李自成还是投靠多尔衮上面。


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在没有作出最后决定之前,属于大明朝的臣子。


哪怕心里早已对大明朝廷没有任何敬畏,依然得维持表面臣服。


不情不愿的带着人跪下听旨。


“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吴襄忠臣之后,柱石之臣,威震虏庭……其子,吴三桂忠贞之节,砥柱之功,赐封平西王世子,赏白银万两,钦此……”


高勇一字一句宣读圣旨,在念到封吴襄为平西王时,大家猛然颤斗了一下。


吴三桂更是呼吸骤然加重,脑袋嗡的一声,像是被一颗重磅炸弹轰了一下。


以为自己听错了。


等高勇念到封他为平西王世子的那一刻,他暗暗用指甲朝食指指背用力掐了一下。


一阵痛楚传来,这才确定不是梦游,也不是幻觉。


朱慈烺竟然封他家老爷子为平西王。


他自己被赐为平西王世子。


王位是可以世袭的。


老爷子年事已高,等他百年之后,自己岂不是可以承袭平西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