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滴水不漏

论兵力,二郞最多区区几百人,大内皇宫那可是有几千禁军的防守,外城更是有三万多的南北衙元从禁军守卫,二郞靠着这几百人,就敢发动宫廷政变,这逆子的胆子可真是大到天上去了,可这又有谁能想的到呢?就是这么区区几百人,朕的皇宫守卫竟然形同虚设,等他们杀到了朕的寝宫,朕都无法察觉,这二郞的手段可谓瞒天过海极端高明,朕封他为天策上将军,看来真没封错,这逆子到底要干什么?弑父杀君自立为大唐皇帝吗?他如此道德败坏,大唐的臣民又怎能服他...

李渊心烦意乱的思虑着,本来大明宫里是有两条秘密通道可逃往外城的,可就是因为这个逆子的手段太过迅雷不及掩耳,李渊竟然没有空隙逃到密道中,李渊心中长叹了口气,暗自懊恼自己的失策,竟遭此困局,他是怎么也想不到权柄尽失的二郞竟然敢逼宫,唯今之策,只要能脱身出到外城就能反败为胜,现在只要能从这玄武湖出到皇宫外城,都不用招兵勤王,只要一道敕令就能让这个逆子束手就擒,可这茫茫玄武湖,除非长了翅膀,不然又怎么能飞的出去呢?

李渊寻思着脱身的方法,看到另一条大舫上,长孙无忌正远远的盯着这边,当看到李渊眼睛看向他,忙转过身避开李渊的目光。¢纨! * +神\栈/ ¨已^发,布/最`鑫+蟑-截?

这长孙无忌是二郞的大舅子,自然是谋逆的核心之人,这个二郞善于笼络人心,他秦王府的部将都对他死心塌地,用言辞肯定是打不动他的,况且他躲在那么远的另一艘大舫里,本身就是为了避免朕对他游说。

李渊摇了摇头,怎么办?要不要从看管的这些人下手试试。

李渊打量着周围几个对他寸步不离的看守兵弁,看年纪似乎都不大,便寒着脸说道“你们知不知道朕是大唐皇帝?”

那几个负责看管李渊的黑骑士木然的看了一眼李渊,都不作声。^薪/丸` . ?榊`栈- ¨哽·欣?嶵^快?

“这个逆子连他的父皇都敢囚禁,何况你们,等万事皆备,你们的主子为了掩人耳目,定会把你们都偷偷解决掉,以绝后患,朕不是恐吓你们,你们自己细细想一想,你们的主子会放过你们吗?他一定会杀你们灭口,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因为死人才不会乱讲话”。

那些黑骑士对李渊的话恍若未闻,只是按紧了刀柄加倍警戒着。

李渊并不气馁,他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们跟着二郞造反,不过是想光宗耀祖而己,不过,凭你们的功绩,又能升到多少品,也许最多西品就到头了,但如果救了朕,这就不同了,你们于朕有救命之恩,就是从龙之臣,朕绝不吝啬荣华富贵,你们每个人官至少封国公,食邑不下三千户,世袭罔替,朕说到做到,只要你们护送朕出到外城,朕只需一道敕令便能拿下二郞,朕自来金口玉言,如若不信,朕可在此立下文书...”

“陛下,收起你的金口玉言吧”。

李渊一个愕然,看着那个说话的黑骑士。

“官至少封国公,食邑不下三千户,世袭罔替,哼哼,陛下,你可知这句话你也曾对家父亲口说过”

“你...”李渊一时愣住了。

“陛下日理万机,当然不记得家父,家父也曾经贵为国公,食邑不下三千户,也世袭罔替,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可陛下一句话,家父就成了刀下亡魂,世袭罔替的国公也成了永不叙用的乱臣贼子”。

李渊越听越是惊疑,眼前这个黑骑士也是越看越像一个人。

“你是成国公刘文静的公子?”

“正是,想不到陛下还能认的出罪臣之子,周围这几个同袍陛下想必都不陌生,全都是拜陛下所赐家破人亡的大唐开国功臣之子,陛下真是好恩典呀!赐我们满门抄斩,差点绝了我刘家的香火。,二!八!墈-书/旺~ .勉-废*悦+渎~这两将外穿战甲,内穿孝服,陛下看着很面熟吧,没错,他们的父亲乔公山、尔朱焕刚刚被陛下砍了脑袋竖在旗杆下示众”。

李渊瞬时如坠入冰窖,全身发冷,连最后一丝脱困的希望都没有了,心里只是绝望的念叨着“二郞,二郞,你果然懂得帝王心术,好手段,好手段...”

****************

寅时二刻。(凌晨3点30分)

玄武湖旁边的密林,长相塔。

秦王李世民带着所有将领与黑骑士从大明宫长生殿回到了玄武湖旁边密林中的长相塔,秦王上到塔顶,看着外面黝黑隐约可见的玄武湖,有些怔怔出神。

“秦王殿下,皇宫内院己经全部肃清,没有走漏任何风声,陛下的传国玉玺和调兵虎符也都在这”

“很好”,秦王脸上抑制不住的展露了一下笑容。

“请秦王殿下恕罪,末将在长生殿擅作主张,未请圣命...”

“怎么?”秦王脸色稍带疑惑的看着说话的侯君集。

“尹德妃和张婕妤藏在陛下的寝宫,手握利器,还有十几个贴身太监也身藏利刃,意图不轨,臣自作主张把她们就地正法了”。

秦王叹了口气,“侯君集何罪之有

,陛下近来用人执政失当,和这两个妖女妖言蛊惑不无关系,侯君集这是为国除妖,是立了大功,不但无过还应重赏。”

“谢秦王殿下。”

“嗯,这调兵虎符关系重大,还要有劳侯君集辛苦一下,悄无声息从玄武门出宫,前去永安门,那里是大唐十六卫府和中枢三省的行政要地,侯君集把大唐的调兵虎符交给房玄龄大人,让他那边能彻底控制住朝廷中枢的行政权力并解除十六卫府将军的军权,让段志玄暂代十六卫府将军,朝廷在外的几个重兵集团,幽州李艺的天节军,有三万兵马,大唐驸马爷柴绍驻守秦州的三万兵马,大唐宗室李道宗驻守灵州的三万兵马,山东李世勣的二万兵马,行军总管李靖驻防马邑的二万兵马,江南宗室李孝恭的八万兵马全在十六卫府调拨,要想天下不乱,这调兵虎符至关重要。”

“喏”。

“此行凶险,干系重大,我素知你谨慎,有大将之风,调兵虎符就拜托你了”,说着,秦王向侯君集行下重礼,慌的侯君集赶紧上前抱住秦王,口中嘶哑的说道“秦王殿下何出此言,君集得蒙殿下看重,才有今日之功绩,君集粉身碎骨也难报秦王殿下的知遇之恩,臣定不负秦王之所托。”

“好,侯君集自行安排人手去吧,玄武门这边就由本王担当,控制中枢的大任就由君集共同担当了。”

“喏,秦王殿下保重”。

“君集也请小心在意”。

两人便在长相塔拱手拜别而去。

等到侯君集离开,秦王面色恢复了平静,对着尉迟敬德说道“叫将士们卸甲休息,刘师立负责警戒,五更天饱食待命”。

“喏”。

***************

寅时二刻。(凌晨3点30分)

永安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朝廷中枢府衙。

段志玄率100黑骑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就把所有府衙衙卫解决了,这些衙卫武艺稀松平常,哪里是这些超级兵黑骑士的对手,所以连一个闷哼声都没有,尚书省府衙便尽数被黑骑士控制住。

“房玄龄大人,中枢府衙就交给你了”。

“段大人不愧是大唐虎将,做事干净利落,顷刻间便掌控全局”。

“房大人过奖了,末将大老粗,只会舞刀弄剑,哪里及得上房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哈哈...”两人相视一笑,在这么紧张的时刻,两人却愈发的冷静从容,足见两人为将为相的功底。

“我估摸着那些宰辅过个一时半刻便会到中枢府衙当班,段大人准备一下吧。”

“喏,房大人放心,整个中枢府衙末将己经安排好了,外面看似风平浪静,只要他们一进来,那就是房大人说了算。”

“好,有段大人这句话,玄龄就放心了,不过,他们毕竟是大唐宰辅,段大人还需客气些。”

“这个当然,我段志玄虽是大老粗,对读书人那也是相当尊敬的,更何况这些老相公,个个可都是国之重臣,末将理会得,房玄龄大人请放心。”

房玄龄闻言拱了拱手,意示相谢,然后便转身进了尚书省的议事堂,他此刻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掌握了中枢府衙就等于掌控了文武百官,秦王要想谋事成功,长安城就不能乱,要想事情做的名正言顺合乎情理,不给百官落下口实,政事就必须从中枢三省发出,这样才能减轻秦王那边的负担。能不能让大唐皇朝的权力顺利平稳过渡,就看他房玄龄手中的这支笔巧不巧了,因为一切诏书敕令都会从他的笔杆中发出,所谓西两拨千金,考验的是他对时局掌控的功底。

段志玄也没闲着,他身上的担子同样不轻,旁边就是十六卫府,一首由大唐皇帝和东宫掌管,可以调动大唐全境重兵集团的兵马和京城至少6000兵马,还控制着大唐所有十道的府兵,绝对马虎不得。万一失手,事态紧急时,凭他手下秦行师、张士贵、钱九陇这三将和100黑骑士,无论如何也是掌控不了十六卫府的,所以他要有万无一失的手段,控制住这十六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