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林二奎回来了(二)
吃过苹果,又坐着聊了一会儿学校的趣闻和城里的见闻,时间就不早了。
林母虽然态度缓和了些,但那份刻意的疏离感仍还在,她早早便哄着鸿鸿去睡了,不愿意再多面对林二奎。
林父年纪大了,也熬不住,嘱咐了几句“在外好好念书,常回来看看”之类的话,也回屋休息了。
堂屋里只剩下林素素、安青山、林卫东夫妇和林二奎。
气氛稍微轻松了一些。
林卫东是个直肠子,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敬佩,拉着林二奎问东问西。
当然也说了林老婆子死了的事情。
郑小燕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偶尔添点茶水。
林素素看着灯下显得有些单薄却眼神清亮的堂弟,心中那份欣赏又多了几分。
她开口,语气比之前稍显亲近,但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分寸感。
“二奎,你明天就回学校?怎么走?路费还够吗?”
她问的是很实际的问题。
林二奎连忙点头。
“够的,姐。我买了明天下午的火车票,坐慢车回去,有学生证,半价,不贵。”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
“我平时在学校食堂帮忙,也给人代课,能攒下点钱。”
听到这话,林素素和安青山对视了一眼。
安青山开口道。
“半价票也得不少钱呢。你一个人在外不容易,要是有什么难处,就跟家里说。”
他这话说得实在,带着姐夫的责任感,但也并未过分热情。
“谢谢姐夫,暂时还过得去。”
林二奎感激地笑笑,笑容里有些许苦涩,但更多的是自立带来的坦然。
又坐了片刻,林素素起身。
“不早了,二奎,走吧,去姐那边歇着。卫东这儿挤不下。”
林卫东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说。
“对对,二奎,跟你姐过去住,那边宽敞。缺啥少啥就说!”
林素素和安青山领着林二奎回了自己家。孩子们已经睡了。
林素素利索地给林二奎收拾了一间闲置的客房,抱出干净的被褥铺好。
“条件简陋,你将就一晚吧。”
林素素说道。
“挺好的,姐,特别好了!比我们宿舍强多了!”
林二奎连忙说,这话是真心的。
看着整洁的房间和松软的被子,他漂泊已久的心感受到了一丝难得的安稳。
安青山提来热水壶放在门口。
“烫烫脚,解乏。”
“谢谢姐夫。”
林二奎有些受宠若惊。
安排妥当,林素素和安青山便道了晚安,回了自己屋。关上门,安青山才低声对林素素说。
“二奎这孩子,看着是真不错,跟他爹娘完全两样。”
林素素点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认可。
“嗯,是个知道上进的好苗子。能靠自己考上大学,不容易。”
她顿了顿,又说。
“不过,各家有各家的日子。他能好,我们看着就行,也不必过多掺和。”
她这话说得清醒而克制,既肯定了林二奎的努力,也划清了界限。
安青山明白她的意思,赞同地点点头。 另一边,林二奎躺在柔软干净的床上,却有些辗转反侧。
大爷一家的态度,尤其是大娘那矛盾又最终流露出的一丝温情,以及姐姐姐夫客气而保持距离的照顾,都让他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不受待见的根源在哪里,心里对那个家更多了几分疏离和无奈。
但同时,这份克制的接纳,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父母那种算计的、更为踏实和真诚的关怀。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活出个人样来,不辜负这点难得的温暖,也要彻底远离那个让他感到窒息的原生家庭。
第二天一早,林素素和安青山照常早早起床,准备去忙活早点铺和服装店的生意。
他们出门时,林二奎也已经起来了,正帮着扫地。
“怎么起这么早?多睡会儿。”
林素素有些意外。
“习惯了,姐。在学校也起得早。”
林二奎笑笑。
“灶房里有馒头和粥,你自己热点吃。我们得先去忙了。”
林素素交代了一句,便和安青山匆匆出门了。
她的态度自然,没有刻意为了他耽误自己的正事。
林二奎吃了早饭,把碗筷洗干净,又把屋里屋外仔细打扫了一遍。
他知道姐姐一家忙,想尽量多做点事。
快中午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林卫东家,想跟大爷大娘道个别。
他到时,林母正抱着鸿鸿在院子里晒太阳,林父在一旁编筐。
看到他来,林父笑着点点头。
林母的表情依旧有些复杂,但比昨晚缓和了许多。
“大爷,大娘。”
林二奎恭敬地叫人。
“嗯,来了。”
林母应了一声,顿了顿,还是问了一句。
“东西都收拾好了?车票没丢吧?”
“收拾好了,大娘,票在兜里揣着呢,丢不了。”
林二奎心里一暖。
林母沉默了一下,像是下了什么决心,抱着鸿鸿起身进了屋。
过了一会儿,她拿出来一个手帕包着的小包,塞到林二奎手里。
“拿着。”
她的语气有点硬邦邦的,眼睛看着别处。
“穷家富路,在外面别亏着自己。念书是正事,吃饱饭才有力气念。”
林二奎打开手帕,里面竟然是卷得整整齐齐的十块钱和几斤全国粮票!
他吓了一跳,像是被烫到一样连忙要推回去。
“大娘!这我不能要!我自己有钱!”
“给你就拿着!”
林母语气加重了些,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又不是白给你的!等你以后出息了,记得你大爷大娘就行!好好念书,别学些歪的邪的,给你老林家争口气!”
她这话说得又快又急,仿佛这样就能掩盖那份别扭的关心。
林二奎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握着那还带着体温的钱和粮票,只觉得重逾千斤。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点钱,更是大娘艰难迈过心里那道坎后,给予他的一份沉甸甸的、不善表达的认可和期望。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推辞,将手帕小心地收进口袋,声音哽咽却坚定。
“哎!大娘,我记住了!我一定好好念书,给您和大爷争气!”
林父在一旁看着,欣慰地笑了笑,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