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春意动

残雪消融春意动,桃枝初绽待故人

正月刚过,桃林的积雪便开始消融。檐角的冰棱滴滴答答往下淌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映着渐暖的天光;院中的老桃树抖落枝头的残雪,露出褐红色的枝干,细看之下,能发现芽苞已悄悄鼓起,裹着层细密的绒毛,像藏着无数个待醒的梦。

林羽正在修整篱笆,去年冬天被雪压弯的竹条得换下来。他动作不快,却很稳,将新劈的青竹插进泥土时,总要仔细调整角度,确保篱笆既结实又不碍着墙边那丛冒出新绿的兰草。这是林婉儿去年从苗寨带回来的品种,喜阴,他特意将篱笆修得矮些,好让阳光透过竹缝,刚好落在兰草叶上。

“林羽哥,你看我这箭法!”李逸尘的声音从院外传来,紧接着是“咻”的一声箭响,伴随着小安的欢呼。林羽抬头望去,只见李逸尘站在雪融后的空地上,正给几个学子演示“穿杨箭”,箭尖稳稳钉在二十步外的靶心,箭尾还在嗡嗡震颤。

“比去年稳多了。”林羽笑着点头,放下手中的竹条,“不过力道还是差了点,若遇着穿铠甲的对手,这一箭只能伤皮毛。”

李逸尘挠挠头,取下箭来重新搭上弓弦:“那我再试试!”这次他深吸一口气,手臂肌肉绷紧,箭射出时带起一阵风,竟将靶心的木片射穿了一角。学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小安更是满眼崇拜:“逸尘哥,你这箭法快赶上林羽哥了!”

“那还差得远。”林婉儿端着刚晒好的草药从屋里出来,药香混着淡淡的花香——是她插在瓶里的蜡梅,开得正盛,“林羽哥的剑能劈开邪气,逸尘哥你能吗?”

李逸尘顿时蔫了,嘟囔着:“等我练会了‘破魔箭’的终极招式,说不定就能了。”惹得众人一阵笑,连廊下晒太阳的苏长风都摇着扇子,眼里漾着笑意。

午后的阳光暖得像层薄毯,林婉儿搬了张竹榻放在廊下,让苏长风躺着歇脚,自己则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缝补李逸尘磨破的箭囊。针脚细密,沿着磨损的边缘绣出朵小小的桃花,既结实又好看。苏长风眯着眼看着,忽然说:“婉儿姑娘这手艺,倒像玄清道长的师妹。当年她给道长缝剑穗,也是这么在破处绣朵花,说是‘破处生花,厄处逢生’。”

“真的吗?”林婉儿手里的针线顿了顿,眼里闪过好奇,“那道长的师妹后来呢?”

“去了南疆。”苏长风的声音轻了些,带着点怅然,“据说嫁给了苗寨的药师,临走前给道长留了把桃木梳,说‘若遇心魔,梳头静心’。我总觉得,你那把桃木梳,说不定就是她传下来的。”

林婉儿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桃木梳,温润的木头贴着掌心,仿佛能感受到一丝遥远的暖意。她想起苗寨的阿依,想起阿依阿爸的蛇头拐杖,忽然觉得这世间的缘分,竟像桃林的根须,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相连。

傍晚时分,望海镇的王掌柜遣人送来封信,说是西域的商队带了消息,阿依的阿爸打算开春后带阿依来桃林,还说要带些苗寨的蜡染布和草药,跟桃林换些桃花酒和灵犀草籽。

“太好了!”小安第一个跳起来,“我要跟阿依姐姐学吹芦笙!还要问她蚩尤台的石像上,是不是真的刻着苗族的古歌!”

李逸尘则惦记着苗寨的腌鱼干:“去年带回来的早吃完了,这次得让阿依多带点,最好让她阿爸教教我怎么腌,往后咱们桃林也能自己做。”

林羽看着众人雀跃的模样,心里也暖融融的。他走到院中的老桃树下,伸手碰了碰枝头的芽苞,硬邦邦的,却能感受到内里涌动的生机。“苏先生,玄清道长的忌日快到了吧?”

“还有三日。”苏长风从竹榻上坐起来,目光望向天边,“我已按他的遗愿,将手札副本整理好了,就等那日焚了。”他顿了顿,又道,“其实他手札里最后一页写着,若有朝一日归墟余孽肃清,便将他的骨灰撒在桃林,说‘生于清霄,归于桃坞,此生无憾’。”

林羽的心轻轻一动,点了点头:“那那日我们就多备些桃花酒,陪道长说说话。”

夜里起了点风,带着潮湿的暖意,是春雨将至的征兆。林羽坐在灯下,给望海镇的王掌柜回信,问他要不要带些望海镇的鲅鱼干给苗寨的客人。林婉儿在旁边整理草药,将晒干的灵犀草打成粉末,装在小布袋里,准备给阿依他们带回去防瘴气。

“你说阿依会不会喜欢我绣的桃花帕子?”林婉儿拿起块刚绣好的帕子,粉白的布面上,桃花开得层层叠叠,像片小小的云霞。

“肯定喜欢。”林羽放下笔,看着帕子笑道,“上次她见你戴的桃花簪,眼睛都看直了,说要让她阿爸给你打支银的桃花簪,比你的木簪子好看。”

“那我可得多酿些桃花酒回礼。”林婉儿将帕子叠好,放进准备给阿依的小匣子里,里面还放着颗用桃木刻的小老虎,是她照着灵隐村老妪给的布偶刻的,“希望今年的桃花开得早些,好让他们赶上花期。”

窗外的风渐渐停了,隐约能听到远处的蛙鸣,稀稀拉拉的,像在试探着春天的温度。檐角的水滴还在落,节奏慢了些,却更有韧劲,仿佛在数着日子,等那第一朵桃花绽放。

林羽吹熄了灯,月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墙上挂着的短剑和弓箭上,泛着淡淡的光。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桃林就会被粉色的云霞铺满,苗寨的客人会带着银饰的叮当声而来,小安他们会在桃树下练剑、射箭,苏长风会坐在石桌旁,慢悠悠地讲那些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

而那些曾经的风雨、厮杀、离别,都已化作这寻常日子里的暖,像炉中未熄的炭火,在岁月里静静燃烧,温暖着每一个即将到来的春天。

残雪还未完全消融,但春意已在枝头、在风中、在每个人的期待里,悄然涌动。桃花的花期近了,故人的脚步也近了,桃坞的故事,正等着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