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望海重聚

望海重聚话家常,桃林春暖待花开

从断魂崖回到望海镇时,已是深冬。凛冽的海风卷着碎雪,打在脸上带着刺痛,镇上的渔船都已归港,桅杆上挂满了冰凌,倒像是一串串透明的玉饰。

王记饺子铺的烟囱里冒着滚滚白烟,刚到门口,就闻到了熟悉的鲅鱼饺子香。王掌柜正站在灶台前颠勺,见四人进来,手一抖,铁锅差点掉在地上:“你们……你们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

“以为我们被风沙埋了?”李逸尘笑着拍掉身上的雪,“放心,阎王爷不敢收我们,还等着吃您的饺子呢!”

王掌柜的老伴端来四碗热茶,眼眶红红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锅里炖着鲅鱼豆腐汤,暖暖身子。”

苏长风捧着热茶,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笑道:“还是望海镇暖和,比断魂崖的溶洞强多了。”

林婉儿正帮着王婶择菜,闻言笑道:“苏先生要是不嫌弃,就在镇上住下吧。开春了,我们还能一起去桃林看桃花。”

“那敢情好。”苏长风捋着胡须,“我正想把这些年的见闻整理成册,望海镇的海风,最适合静心了。”

席间,林羽将断魂崖的经历告诉了王掌柜夫妇。当说到玄清道长与墨渊的恩怨,说到那些被制成傀儡的灵脉者时,王婶忍不住抹泪:“造孽啊……幸好有你们,不然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事。”

王掌柜给林羽满上酒:“大侄子,我敬你一杯。不是所有人都敢管这些事,你们是好样的。”

李逸尘抢过酒杯一饮而尽,抹了抹嘴:“王掌柜,等开春了,我教您儿子射箭吧?保准能打回最大的鲅鱼!”

众人笑着闹着,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里的炉火却烧得正旺,映着每个人脸上的暖意。林羽看着身边的同伴,看着热情的掌柜夫妇,突然明白——他们一路追寻的,从来不是混沌之源的秘密,而是这份踏实的人间烟火。

开春后,望海镇的冰雪渐渐消融,海边的礁石上爬满了晒太阳的海蟹,渔船又开始扬帆出海。林羽三人收拾好行囊,准备回桃林。苏长风送他们到镇口,手里捧着几本整理好的手稿:“这是我记录的灵脉者异闻,或许对你们有用。到了桃林,记得给我寄罐桃花酒。”

“一定。”林羽接过手稿,“苏先生多保重。”

回桃林的路,比来时更显轻快。路边的野草冒出嫩芽,柳枝抽出新绿,偶尔能看到赶着牛犊的牧童,唱着不成调的歌谣。李逸尘骑着老马,嘴里哼着新编的曲子,唱的是断魂崖的险,望海镇的暖,还有桃林的桃花。

“你们说,今年的桃花会比去年开得更艳吗?”林婉儿勒住马缰,望着远处的天际,那里的轮廓越来越熟悉。

“肯定的。”林羽笑着说,“我们守护的,不就是让桃花年年盛开吗?”

当桃林出现在视野里时,三人都愣住了。院门口的老桃树下,站着几个熟悉的身影——灵隐村的老妪,落雁镇的镇长,南沼苗寨的年轻人,还有风蚀谷救下的阿月和石勇……

“你们怎么来了?”林婉儿惊喜地跳下马。

老妪拄着拐杖,笑得合不拢嘴:“婉儿丫头,我们来给你送新采的桃胶啊。你说过,桃林的春天,要一起过。”

阿月跑过来拉住林婉儿的手,颈间的灵脉印记已变成淡淡的粉色:“林姐姐,我学会织渔网了,给你们织了个装桃花的篮子。”

石勇扛着一大包西域的特产,爽朗地笑:“我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你们放心,西域的归墟余孽,都被我们清理干净了。”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男人们帮忙修理漏雨的屋顶,女人们则和林婉儿一起酿桃花酒,孩子们围着李逸尘,听他讲戈壁的风沙,讲溶洞的傀儡,眼睛瞪得溜圆。

林羽站在桃树下,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指尖摩挲着胸前的太阳玉佩。玉佩已不再发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润,像是吸收了所有的阳光与暖意。

“在想什么?”林婉儿走过来,递给她一碗刚酿的桃花酒。

林羽接过酒碗,与她轻轻一碰:“在想,今年的桃花酒,该给苏先生多寄几罐。”

李逸尘突然大喊:“快看!第一朵桃花开了!”

众人抬头望去,老桃树的枝桠上,果然绽放着一朵粉白的桃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林羽望着那朵桃花,望着身边的同伴,望着满院的故人,心中一片安宁。他知道,或许未来还会有未知的挑战,或许还会有新的谜团,但只要这桃林还在,只要身边的人还在,他们就永远有勇气,迎接每一个春天。

春风拂过,带来新酿桃花酒的清香,也带来远处的鸟鸣。桃林深处,更多的花苞正在悄然绽放,准备着一场盛大的盛开。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永不凋零的桃花,在时光里,静静流淌,温暖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