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大麻蛇
和冯晓萱结婚这么久,大家关系都处得挺好,宋阳叫得也很随意。
他赶忙停下手中的活儿,在泥水里涮了涮双手,然后朝着冯学文跑了过去。
“哎呀,吓老子一跳!刨个黄鳝,居然给老子刨出一条大蛇来,还一口咬在老子手脖子上……”
冯学文挣扎着从淤泥里站起身,整条裤子和后背都沾满了黑乎乎的泥浆。
跑近的宋阳也看到了那条蛇,其实也就比大点的黄鳝大不了多少,是条水蛇,此刻正迅速游向田边的水沟里。
要是这条蛇再大些,宋阳还真有把它抓回去炖了的想法,毕竟水蛇肉雪白细腻,味道十分鲜美。
但冯学文嘴里说的“一大条麻蛇”,实际上真没多大。
“不过是条小水蛇,没啥毒性,你至于大惊小怪的嘛!”
宋阳一边忙着把那些四处逃窜、想要隐藏起来的黄鳝抓回来放进桶里,一边略带讥讽地笑着说道。
冯学文果然没好气地瞪了过来:“你小子是不知道,想着抠黄鳝,结果抠出条蛇还被咬的那种感觉,你还在这儿幸灾乐祸,信不信老子给你两脚!”
宋阳笑得更欢了:“你也真是的,这种几率小得可怜的事儿都能让你碰上。”
确实,这在抓黄鳝的时候,是很少会遇到的情况。至少宋阳从小到大抓了那么多黄鳝,还从来没碰到过。
他把冯学文扶到田埂上坐下,说道:“一般来讲,黄鳝会自己打洞,可蛇不会,它们通常都是找耗子洞,或者是废弃且没水的黄鳝洞来住。
黄鳝洞一般都在水里,而蛇洞在水面之上。
为啥呢?因为黄鳝得靠水生存,蛇虽然也能在水里游动,但不能长时间待在水里,要是洞里进水,是会淹死它们的。
所以你找的时候可得留意,看看洞里头有没有水。
还有啊,黄鳝身上滑溜溜的,有一层粘液,这是为了方便在淤泥里钻行,它们打的洞跟自身粗细差不多,每天进进出出,会把洞口磨出一个光滑的凹槽,蛇洞可没有。
另外,黄鳝的洞一般都有两个洞口,一个高一个低,俩洞口离得不远,一个是进口,一个是出口。
蛇洞就只有一个,进出都靠这一个洞。你也是捞过不少黄鳝的人了,咋连这点观察力都没有呢,得注意区分呀。”
“说得这么复杂,看到洞就抠呗,想那么多干啥?我以前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冯学文有些不以为然地回应道。
宋阳撇撇嘴:“活该你被蛇咬!”
“你小子是真欠揍!”冯学文回怼了一句。
宋阳看了看四周,发现没旁人,觉得这是个说事儿的好机会,于是也在田埂上的草团上坐下:“老丈人,你在厂子里的食堂都干些啥呀?”
“就那么回事儿,混日子呗!”冯学文随口答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出来干点别的事儿呢?比如说,把之前开的馆子重新开起来。
你瞧瞧县城街面上,开馆子、开旅社、开商店的人越来越多了,政策都变了,你肯定清楚吧。
要不是现在还不允许农民进城开店,我都想干了。
你是城里人,开起来多方便呀,不管咋搞,肯定比你现在在厂子里食堂赚得多!”
宋阳兴致勃勃地鼓动着冯学文。
冯学文却叹了口气,说道:“我咋会不知道呢,看着那些店一家家开起来,听别人说都赚了钱,我心里也痒痒的。但是……唉……”
“叹啥气呀?”
“我和你阿公不是没聊过这事儿,我们都有这想法。
可你也知道,那些店开起来,要么是上边批复搞试点的,要么就是集体开办,要么就是有关系的人才能开。
盘个店不容易啊,打点关系花销也大。再说,我这手艺也就半吊子,不太精通,你阿公又上了年纪,体力跟不上。
这事儿我还跟启亮说过,想让他回来帮忙,可这小子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也不像晓萱那样有天赋,就连他给自己做的饭,我都瞧不上眼。
有想法是有想法,可真要动起来,难啊,再说,也没那么多钱!”
冯学文无奈地摇摇头:“我之前为了你晓萱妈和家里火锅底料秘方那事儿,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虽说事儿是解决了,人也平安无事,但之前花钱积累起来的人脉也差不多败光了,想重新站起来,谈何容易啊!”
“有想法就好呀!”
宋阳听他这么一说,反倒挺高兴:“我这段时间在学车,没事儿的时候经常往县城跑,其实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连位置都选好了。
我出钱,你和阿公出力,你们是县城本地人,开店比我容易多了。
就开个火锅店,火锅底料的事儿你们都不用操心,我跟宝儿在家熬制就能供应。
你们只需要负责采购,招些人手打打下手,准备些配菜就行。
还能卖点野味,我撵山打到的山货,也有了好去处,就连家里养的黄羊,也能派上用场。
阿公体力不行,但指点你肯定没问题呀。你正当壮年,就这么混着多可惜。到时候赚了钱,咱们六四分账,我六你四。”
这个想法,宋阳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盘算好久了,此刻迫不及待地说了出来。
有秘方,又有机会,不好好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早点行动肯定没错。
冯学文皱着眉头,斜眼瞅着宋阳:“我听出来了,你小子是想让我给你赚钱呢!”
宋阳挠挠头,哈哈一笑:“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不也是帮你赚钱嘛。咋,六四分不满意呀?”
“这有啥不满意的,我又不用出钱。”
冯学文先是瞪了宋阳一眼,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听着倒是不错,可以考虑考虑。你不是说位置都选好了吗,选的哪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