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她看着上面淋着的红糖还有夹杂着的花生碎,这林栀看着虽然生气,但端来的东西肯定差不了。忍不住伸手端了一碗走,怕林栀开骂还一边补充道:“这铁蛋就是贪玩,我端过去喂他。”

顾父摇摇头,转而盯着碗里滑不拉几的东西,迟疑道:“老三家的,这就是你说的好吃的?”

旁边的顾母心里也有些呆愣:这上面还淋了红糖水,还有花生碎和芝麻好想吃又怕被毒死在线求救就挺急的

顾父纯属是好奇,他活了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东西,咋看起来有点像隔壁大队桃树上长的瘤子???虽是好奇,但毕竟是三儿媳端过来的给他们吃的,肯定不会毒死他!

想着也就去灶屋拿了勺子便吃了起来,刚吃了一口,顿时石化了:“这这也太好吃了吧!吃下去凉凉的,滑滑的,还有花生碎和芝麻的香,好吃!这真是那个野灯笼草做出来的?”

顾母看老头子这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也忍不住舀了一勺。冰粉刚入口,她布满皱纹的眼睛就眯成了缝:"哎呦喂!别说,这放了精贵的红糖裹着这山楂的酸,混在一起,好吃得我舌头都要吞下去了”"说着又连吃了好几口,碗底刮得干干净净。

一旁的铁蛋也被姚丽追着喂了一口:“小婶婶,好吃,好甜。”

林栀转向正在咂摸滋味的顾父:“爹,这冰粉我打算在集市上卖2毛钱一碗,您觉得合适不?”

林栀心里早就算过了,两斤的灯笼能剥出半斤左右的灯笼籽,也就是4毛钱。4毛钱能做8斤左右的冰粉,8斤冰粉挖成小块,至少能装32碗。

一碗冰粉2毛钱,32碗冰粉就是6块4毛钱!刨去她和岳瑶的人工和一些配料的成本,半斤灯笼籽的净利润至少是5块钱,盈利率达到1250!!!!简直暴利啊!!

但前提是,能将冰粉顺利卖出去

顾父听到林栀说这东西卖2毛钱一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盘算着:现在一斤大米才一毛二一斤,这东西好喝是好喝,但庄稼人谁舍得吃这金贵玩意儿?有这钱拿去买粮食、买大肉包它不香吗?可看着三儿媳亮晶晶的眼睛,到嘴边的话转了个弯:"那个你们城里人见识多,先试试也行。要是不好卖,咱们再商量"

待大家吃完,她和顾父也商量得差不多了。便收拾好碗放进篮子里准备回去了。顾父吃完一整碗冰粉,整个人都舒坦极了,这三伏天热得人浑身软绵绵的,唯独此刻,他觉得浑身通畅极了。

屋里,顾母一脸愁容的对顾老头说道:“也不知道这东西卖不卖得出去。”

顾父一脸惬意:“这就不是我们管的了的事了,咱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哪里懂得了这买卖的事,让她自己慢慢琢磨吧”说完就打起了呼噜

姚丽刚刚在一旁倒是听到了林栀和顾父的谈话。这玩意儿好吃是好吃,放了红糖能不好吃?但要卖2毛钱一碗,怕不是想钱想疯了吧?有这钱去买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不好吗,怎么会来买这不顶饱的甜水,不过她可不会好心提醒,她就是要看林栀卖不出去一碗,看她还怎么在整个大队抬起头来!

“突突突”拖拉机的声音打断了林栀的回忆。

抬头望去,只见岳瑶戴着劳动布手套,利落地把着方向盘,将满载货物的拖拉机稳稳停在集市入口。车斗里堆着各色竹篓、箩筐,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光泽。

刘向阳第一个跳下车,军绿色的胶鞋踩起一小片尘土。他转身接住岳瑶抛来的麻绳,两人配合着解开篷布。底下顿时露出码得整整齐齐的货物。

不多久村民们也陆续赶来了,大家有序的把自己的东西拿下来,去到自己的摊位赶紧摆放货品。

张老汉捧着装满山货的笸箩,手都在发抖;王嫂子挎着绣花鞋垫,边走边用手指抿平上面的线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喜色,连脚步都比往日轻快三分。

林栀看着他们小心翼翼摆放货物的模样,不禁莞尔。这些握惯了锄头的手,如今正学着把自家手艺变成活钱。

岳瑶和刘向阳帮着村民们搬完东西就过来帮林栀摆摊位,他们这个摊位所挣的钱都是大队的,所以没多一会陈会计和他媳妇也来帮忙了。

日头渐渐爬高,集市上却还只有三三两两看热闹的人,还都是附近大队的村民。原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渐渐弱了下去,几个卖竹编的老汉蹲在摊位后头,草帽盖着脸打起了盹。李婶绣的鞋垫摆在凉床棍上,自己也和旁边卖土布的大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曹旺背着手踱到林栀的摊位前,一脸的幸灾乐祸:"我说老顾家的,"他拖长声调,眼睛往空荡荡的集市上扫了一圈,"这大张旗鼓的,好像也没几个人啊?这也半上午了,卖出去几碗啊?"他们家还靠摘这个野灯笼卖了好几块钱呢。

这大队就助纣林栀这么霍霍大队上的钱,这要是亏了看他顾建军有什么脸面在他面前耀武扬威。所以他特意没叫林知青,而是叫了老顾家的,他就是要把这把火往顾建军头上引。

"曹支书,"林栀突然笑吟吟地递过一碗冰粉,"要不您给我们开个张?"晶莹的冰粉在碗里颤巍巍的,浇着红艳艳的山楂汁。曹旺一时语塞,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草绿色吉普车打头,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竟是县里组织的参观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