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本王朱橚绝不给妾服丧工地搬砖捡瓶子的清茶
第70章 汤和怼完老朱怼小朱
小
大
徐达在一旁人都傻了。
你特么……喝酒来上朝的吧?
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虽然咱们私下里没少吐槽,但这是奉天殿啊!
汤和的话,吓得不少人赶紧跪下,捂住耳朵。
妈耶,这话我们听了的话,不会走不出奉天殿了吧?陛下会不会杀人灭口啊?
呜呜呜。
“父皇息怒!父皇息怒。”朱标也没想到汤和竟然这么勇。
这些话把朱标都吓了一跳。
岂料汤和继续输出,“陛下你以为各地起义是怎么来的?百姓压根就不认可你,是君逼民反!
你恢复了奴隶制使得买卖人口再次合法,可宋朝时,买卖人口者绞!不得民心,各地才起义不断。”
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简论明史》当中对明代农民起义的总貌特点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明朝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明代建国之后就发生农民战争,明代农民战争次数之多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这是一个农民战争的时代。
大明农民起义是古今往来第一个。
根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原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教授所著《明代政治史》整理,朱元璋称帝后的三十一年时间里,全国各处总共爆发了一百九十余次规模超过千人的农民起义。
也就是说,仅仅是千人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有近两百次。
还不包括千人以下规模的。
而这仅仅是洪武一朝,不是整个大明的起义次数。
这么多的起义,就是所谓的洪武之治?
百姓的生活就是执政最好答卷。
百姓没有开化,哪怕苛捐杂税,只要能活得下去,百姓就是忍着,在这种情况下,起义次数还能有这么多,那么洪武之治在哪儿?
“噗……”
朱元璋猛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气急攻心,当场倒在了龙椅上。
要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就注定了他自卑,掌权的人又都自负,汤和这番话无异于是双管齐下。
既攻击老朱的自卑心,更与帝王的自负唱反调。
偏偏老朱这时候必须得忍。
洪武七年,老朱没有掀桌子的资本。
尤其是马皇后、徐达、汤和、邓愈、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全站在老朱的对立面,这种情况下,老朱就算是要化身忍者神龟,那都得忍。
打碎牙齿和血咽。
“父皇!”朱标猛然一惊,赶忙上前。
“宣太医!快宣太医!”
胡惟庸也赶紧大喊。
妈耶,这要是直接把老朱给气过去了还得了?
徐达咽了咽口水,“鼎臣,你骂得有点狠了。”
“狠吗?我还没说他娶陈友谅的老婆这事儿呢。”
汤和觉得还好吧,自己还没有火力全开呢。
鄱阳湖大战胜利后,老朱就把陈友谅的老婆收入后宫了。
根据《洪武大诰》记载,我自起兵以来,未尝纳人子女,今友谅三犯我金陵,四犯我太平,我甚恨之,其妻阇氏可没入掖庭。
说恨人家陈友谅,要报复他,所以把人家妻子收入后宫了。
恨就恨吧,还和陈友谅媳妇儿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潭王朱梓。
根据《弇山堂别集·卷二十》记载,友谅妻闍氏,可没入掖庭,未几生子,友谅遗腹也,封潭王,国于长沙,将之国,闍氏语之曰:尔乃汉王陈友谅子,汝父被杀,吾为汝忍死于此,他日当为父复此仇也!
咳咳,这个真假自辩了。
不过老朱把陈友谅媳妇儿收入后宫是真事儿。
如果这是真的,那朱允炆可能真是老朱的孩子,不然无法解释朱允炆一个庶出怎么那么顺利?
上头有嫡长兄朱雄英压着,然后朱雄英死了。
自己母妃是妾室,然后常氏死了,没多久吕氏扶正。
然后朱标死后,要立储君,就算从朱标这一脉选,也该是立朱允熥。
顾及朱允熥背后的淮西势力起复,不立,那也就算了。
那吕氏扶正之后生的两个儿子,那可都是嫡出,法理上是吕氏扶正,以妻子身份生下来的嫡子。
立嫡子,不比立庶子合法?
朱允炆出生是庶子,那一辈子都是庶子,不可能母亲成妻子,自己就成嫡子的,要是那样的话,天下的小妾都只要想着怎么弄死正妻就行了。
但朱允炆的那两个弟弟,与朱允炆同父同母,算起来都属于江南派系,那老朱为什么弃嫡立庶?
自古帝王立嗣以嫡,以嫡承宗,以嗣定统。
一个庶子算什么玩意儿?
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可偏偏妾扶正了,嫡子都在,庶子称帝了,也难怪要怀疑朱允炆是老朱的儿子了。
“退朝!先退朝!”朱标先让众人退朝。
自己老爹这不会一下子气过去了吧?
这要是直接过去了……那自己这个太子岂不是直接顺位继承?
而且自己的东宫六率还有一万多人。
大事可谋啊。
然而,朱标能想到的事情,徐达也想到了,所以徐达也跟没想着要走。
朱标让退朝,徐达站出来道,“臣身为相国,要代表百官在君前尽忠!胡相国回中书省处理政务,无法分身,请太子回东宫。”
听到这话,汤和也反应过来了。
是啊,万一老朱直接气死了,法理上朱标不就成了第一继承人?
汤和附和道,“没错,请殿下回东宫,以免有心人为权谋害陛下!”
朱标听出了汤和的意思,更气了。
“中山侯!你说谁要谋害父皇?啊?父皇难道不是你气晕的?还有,你说的有心人是谁?藏着掖着干什么,有本事你指名道姓!”
闻言,汤和冷笑一声,“本来臣想说,谁搭腔臣说的就是谁。
但是既然太子有令,那臣就不抗命了,就指名道姓的说了!
臣说的这个有心人是,当朝东宫皇太子,姓朱名标!”
汤和这话一出,不少人吓得一激灵。
卧槽,你丫的真勇啊。
“中山侯,你是说孤会谋害父皇?”朱标气得浑身颤抖。
“那谁说得准,说不定你对陛下撤了你监国之位心怀怨恨,干脆借此机会弑君,然后登临大宝,帝王家弑父夺权的又不是没有,谁知道太子你会不会这么干?”
你特么……喝酒来上朝的吧?
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虽然咱们私下里没少吐槽,但这是奉天殿啊!
汤和的话,吓得不少人赶紧跪下,捂住耳朵。
妈耶,这话我们听了的话,不会走不出奉天殿了吧?陛下会不会杀人灭口啊?
呜呜呜。
“父皇息怒!父皇息怒。”朱标也没想到汤和竟然这么勇。
这些话把朱标都吓了一跳。
岂料汤和继续输出,“陛下你以为各地起义是怎么来的?百姓压根就不认可你,是君逼民反!
你恢复了奴隶制使得买卖人口再次合法,可宋朝时,买卖人口者绞!不得民心,各地才起义不断。”
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简论明史》当中对明代农民起义的总貌特点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明朝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明代建国之后就发生农民战争,明代农民战争次数之多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这是一个农民战争的时代。
大明农民起义是古今往来第一个。
根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原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教授所著《明代政治史》整理,朱元璋称帝后的三十一年时间里,全国各处总共爆发了一百九十余次规模超过千人的农民起义。
也就是说,仅仅是千人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有近两百次。
还不包括千人以下规模的。
而这仅仅是洪武一朝,不是整个大明的起义次数。
这么多的起义,就是所谓的洪武之治?
百姓的生活就是执政最好答卷。
百姓没有开化,哪怕苛捐杂税,只要能活得下去,百姓就是忍着,在这种情况下,起义次数还能有这么多,那么洪武之治在哪儿?
“噗……”
朱元璋猛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气急攻心,当场倒在了龙椅上。
要知道,朱元璋的出身就注定了他自卑,掌权的人又都自负,汤和这番话无异于是双管齐下。
既攻击老朱的自卑心,更与帝王的自负唱反调。
偏偏老朱这时候必须得忍。
洪武七年,老朱没有掀桌子的资本。
尤其是马皇后、徐达、汤和、邓愈、李善长、刘伯温这些人全站在老朱的对立面,这种情况下,老朱就算是要化身忍者神龟,那都得忍。
打碎牙齿和血咽。
“父皇!”朱标猛然一惊,赶忙上前。
“宣太医!快宣太医!”
胡惟庸也赶紧大喊。
妈耶,这要是直接把老朱给气过去了还得了?
徐达咽了咽口水,“鼎臣,你骂得有点狠了。”
“狠吗?我还没说他娶陈友谅的老婆这事儿呢。”
汤和觉得还好吧,自己还没有火力全开呢。
鄱阳湖大战胜利后,老朱就把陈友谅的老婆收入后宫了。
根据《洪武大诰》记载,我自起兵以来,未尝纳人子女,今友谅三犯我金陵,四犯我太平,我甚恨之,其妻阇氏可没入掖庭。
说恨人家陈友谅,要报复他,所以把人家妻子收入后宫了。
恨就恨吧,还和陈友谅媳妇儿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潭王朱梓。
根据《弇山堂别集·卷二十》记载,友谅妻闍氏,可没入掖庭,未几生子,友谅遗腹也,封潭王,国于长沙,将之国,闍氏语之曰:尔乃汉王陈友谅子,汝父被杀,吾为汝忍死于此,他日当为父复此仇也!
咳咳,这个真假自辩了。
不过老朱把陈友谅媳妇儿收入后宫是真事儿。
如果这是真的,那朱允炆可能真是老朱的孩子,不然无法解释朱允炆一个庶出怎么那么顺利?
上头有嫡长兄朱雄英压着,然后朱雄英死了。
自己母妃是妾室,然后常氏死了,没多久吕氏扶正。
然后朱标死后,要立储君,就算从朱标这一脉选,也该是立朱允熥。
顾及朱允熥背后的淮西势力起复,不立,那也就算了。
那吕氏扶正之后生的两个儿子,那可都是嫡出,法理上是吕氏扶正,以妻子身份生下来的嫡子。
立嫡子,不比立庶子合法?
朱允炆出生是庶子,那一辈子都是庶子,不可能母亲成妻子,自己就成嫡子的,要是那样的话,天下的小妾都只要想着怎么弄死正妻就行了。
但朱允炆的那两个弟弟,与朱允炆同父同母,算起来都属于江南派系,那老朱为什么弃嫡立庶?
自古帝王立嗣以嫡,以嫡承宗,以嗣定统。
一个庶子算什么玩意儿?
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可偏偏妾扶正了,嫡子都在,庶子称帝了,也难怪要怀疑朱允炆是老朱的儿子了。
“退朝!先退朝!”朱标先让众人退朝。
自己老爹这不会一下子气过去了吧?
这要是直接过去了……那自己这个太子岂不是直接顺位继承?
而且自己的东宫六率还有一万多人。
大事可谋啊。
然而,朱标能想到的事情,徐达也想到了,所以徐达也跟没想着要走。
朱标让退朝,徐达站出来道,“臣身为相国,要代表百官在君前尽忠!胡相国回中书省处理政务,无法分身,请太子回东宫。”
听到这话,汤和也反应过来了。
是啊,万一老朱直接气死了,法理上朱标不就成了第一继承人?
汤和附和道,“没错,请殿下回东宫,以免有心人为权谋害陛下!”
朱标听出了汤和的意思,更气了。
“中山侯!你说谁要谋害父皇?啊?父皇难道不是你气晕的?还有,你说的有心人是谁?藏着掖着干什么,有本事你指名道姓!”
闻言,汤和冷笑一声,“本来臣想说,谁搭腔臣说的就是谁。
但是既然太子有令,那臣就不抗命了,就指名道姓的说了!
臣说的这个有心人是,当朝东宫皇太子,姓朱名标!”
汤和这话一出,不少人吓得一激灵。
卧槽,你丫的真勇啊。
“中山侯,你是说孤会谋害父皇?”朱标气得浑身颤抖。
“那谁说得准,说不定你对陛下撤了你监国之位心怀怨恨,干脆借此机会弑君,然后登临大宝,帝王家弑父夺权的又不是没有,谁知道太子你会不会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