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公布结果
院子里,其他孩子和家长都在焦急地等待。看到四娘出来,大家立刻围了上来。
“怎么样?夫子们问了什么?”
“你回答得好吗?”
“夫子们有没有表扬你?”
四娘被问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简单地说:“夫子们问了一些关于《论语》和《诗经》的问题,我尽力回答了。”
四娘摇摇头,小声说:“阿娘,看样子老师对我意见很大。”她想起沈夫子那声叹息,心里有些发凉。
柳芸心里一紧,但面上保持镇定。她蹲下身,轻轻整理着女儿有些凌乱的衣襟,柔声安慰道:“有时候人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且看最终花落谁家。”
柳芸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四娘的肩膀:“做得很好,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已经尽力了。”
四娘乖巧地点头:“好!”
四娘点点头,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就在这时,三郎也从考场出来了。他的表情有些复杂,既有紧张,又有一丝兴奋。
“三郎,你怎么样?”四娘立刻问道。
三郎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夫子们问了我一些关于《孝经》的问题,还让我写了几个字。我感觉……还行吧。”
柳芸看着这对兄妹,心中充满了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孩子也陆续完成了考核。有的满面笑容,有的愁眉苦脸。整个院子里弥漫着紧张和期待的气氛。
终于,一位夫子走出来宣布:“考核已经结束,结果将在三日后公布。请大家耐心等待。”
听到这个消息,院子里顿时沸腾了。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垂头丧气,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院子里挤满了等待结果的学子和家长,有人焦急地来回踱步,有人低声交谈,还有人靠在廊柱上打盹。
阳光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红霞。
直到黄昏时分,选拔这才画上句点。又过去大约十五分钟,三位夫子终于走出大门,即将公布录取名册。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三位夫子身上。沈夫子清了清嗓子,开始念名单。
“王家大郎!”
“李家二郎!”
“张家三郎!”
前面念的都是大族子弟的名字。随后传来韩银贵和韩子安的名字时,韩松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三郎短暂地露出喜色,便和家人一起焦急等待妹妹的名字。
可直到第二十八个人,还未听到韩清芷三个字,一家人的表情越发紧张。
“吕梁!”又一个名字被念出。
就差一个名额了。四娘的心跳得厉害,她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泛白了。
丁先生猛地抬眼,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四娘仿佛有所感应,兴奋地往前跨了两步,满怀期待地望过去。
四目相对的瞬间,丁先生微微眯眼。他似乎在这个小女孩的眼中看到了什么,接着公布最终一位幸运儿:“韩清芷。”
“我在这里!”四娘立即举起小手,脸上绽放出比正午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
丁先生看着这个欢欣雀跃的小女孩,心中暗叹。
“阿娘,四娘选上了!”二郎兴奋地喊道,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三郎也跟着说:“阿娘,四娘成功入选,咱们终于能一同求学了!”他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眼中满是宠溺。
柳芸看着孩子们欢欣的笑脸,轻抚胸口,长舒一口气。这一刻,所有的担忧和焦虑都化作了欣慰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嚎啕大哭,是一个落选的女孩。她的父亲韩峰心疼地安慰道:“没事,明年还有机会,明年再来。”
大郎和柳芸对视一眼,心中暗道:好险。若是四娘也落选了,恐怕会比这个女孩更加伤心。四娘沉浸在喜悦中,却忽然想起丁先生之前那声叹息。
她仰起小脸,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让夫子知道,女孩子也可以很优秀!
回家的路上,四娘蹦蹦跳跳,像只欢快的小鸟。她时而跑到前面去,时而又退回来拉着阿娘的手,嘴里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阿娘,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四娘仰着小脸,认真地说。
柳芸摸了摸女儿的头,柔声道:“好,阿娘相信你。”
“四娘被选上了。”她轻声呢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车的木栏
。这个结果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四娘虽是女孩,但天资聪颖,或许正是这点打动了夫子的心。
“阿娘,你看银莲又哭了。”二郎跑回来拽着柳芸的衣角,着急地说道。
柳芸回过神,看到银莲蹲在路边,泪珠子扑簌簌往下掉。其他孩子手足无措地围在她身边。
“别哭了,”三郎蹲下身子,轻轻拍着银莲的肩膀,“等我们学会写字,一定教你。”
“真的吗?”银莲抽噎着抬起头。
“当然是真的!”四娘也凑过来,“到时候我教你写最漂亮的字。”
韩峰从街边买了一包花生回来,递到银莲面前:“尝尝,这是镇上最好的花生。”香脆的花生味道很快止住了银莲的眼泪。
夫子们的话还回响在耳边——二月一日辰时开课,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少。柳芸在心里盘算着,光是笔墨纸砚就要花去不少银钱。
“弟妹。”韩松走到柳芸身边,欲言又止。他搓着手,眼神闪烁,显得十分局促。
柳芸看出他的为难,抢先开口:“一个月二十八文,我带银贵一起去学堂。”
“这”韩松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惊喜又不安的神色。
“血脉相连也得算清楚。”柳芸笑着说,“反正我也要送四个孩子,多带一个又有什么。”
韩松如释重负:“那就多谢弟妹了。改明儿我去地里多帮你干活。”
马车缓缓驶向村子,轱辘碾过泥土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银贵和二郎抱在一起蹦蹦跳跳,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学堂生活。
“你们想好要带什么点心了吗?”柳芸问道。
“要带红薯!”二郎立刻举手。
“我想带花生。”银贵眼巴巴地看着银莲手里的纸包。
四娘却皱起眉头:“阿娘,点心太贵了,我们带馒头就好。”
柳芸摸了摸女儿的头:“傻孩子,这是你们第一天上学,怎么能不带点好吃的?”
“可是”四娘还想说什么,被三郎打断了。
“就这么定了!”三郎拍着胸脯,“我和四娘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阿娘。”
银莲突然说:“卯时就要出发呢,你们天黑才能回家,都没时间玩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四娘一本正经地说,“现在不努力,以后怎么办?”
柳芸听着孩子们的对话,嘴角微微上扬。夜色渐深,远处传来狗吠声,村口隐约可见火把的光亮。
韩壮和韩老汉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了。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他们期待的面容。
“怎么样?选上了没有?”韩老汉急切地问道,手里的火把晃了晃。
韩峰故意卖关子:“这个嘛”
“臭小子,快说!”韩老汉举起巴掌作势要打。
“银贵和三郎四娘都选上了!”韩峰笑着躲开。
郑氏的笑声顿时响彻夜空:“老天开眼啊!我们家终于有读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