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不速之客

“你看!”他指着角落里的成品。

那是一个改造好的书箱:底部安了四个木轮,背面装了个可伸缩的拉杆。整体造型新颖,却不失实用。

“试试看。”韩木匠催促道。

柳芸放下饭菜,拉起杆子,轻轻一推。书箱在地上滑动起来,异常顺畅。

她满意地点点头,已经能想象到两个孩子看见这新奇“行李箱”时惊喜的表情。

“刘叔,您真是个天才!”她由衷赞叹。

韩木匠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主意是你想的,我就是照着做罢了。”

“那您看,再做两个要多少钱?”柳芸问。

韩木匠想了想:“材料钱就够了,别的不用给。就当是我送给大郎二郎的见面礼。”

“那怎么行,”她坚持道,“您的手艺值钱。”

两人商议好价钱,柳芸又留下些银子订做新书箱。

柳芸的目光落在那块厚重的方板上,手指轻轻抚过木板表面细腻的纹路。

“这要怎么收起来呢?”她忍不住问道,目光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

韩木匠放下手中的锯子,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他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你试试摁这里的凸起。”

柳芸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摸索,很快便在厚板底部找到了一个拇指大小的突起。

她轻轻一按,立起的拖杆便“哗啦”一声缩了回去,变成一个高出书箱五厘米的提手。

柳芸惊叹于其中的巧思,不由自主地又按了几次,每一次都能听到清脆的机括声。

“真是巧夺天工!”她由衷赞叹道,“这样的机关,我还是头一次见。”

韩木匠笑容更深,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但很快,他的表情又黯淡下来:“这是家师传下的独门手艺,具体机关恕我不能相告。”

他拿起一块木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师父临终前才将这些秘技传授于我,可惜我资质驽钝,只学到了皮毛。这些年来,也就琢磨出一把靠背椅。”

阳光渐渐西斜,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若是师父还在,这样的书箱,怕是早就”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柳芸见他神色黯然,连忙打断道:“说不定其他地方早有人做出类似的东西,只是我们这偏僻地方没见过罢了。再说,能做出这样精巧的机关,已经很了不起了。”

韩木匠被她这番话逗笑了:“你这丫头,就会坏我兴致!不过说得也对,人各有所长,我能做到这一步,也算对得起师父的教导了。”

“对了!”柳芸突然想起正事,从腰间摸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明日给我做两个,家两兄弟读书正缺这个。今晚我回去重新设计下内部格局,明早把图纸给你。”

她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诸多想法。既然是行李箱,自然要物尽其用。防身的暗器该放在哪个隐蔽的角落?雨伞又该如何安置才能既方便取用又不占地方?书本要分类放置,文具也需要单独的格子

“等等!”眼见柳芸要走,韩木匠忙道,“这箱子还没取名字呢。”

柳芸顿时头疼,她最不擅长取名字了。上次给四娘取小名,想了整整三天才勉强定下来。

“这可是你的杰作,该由你来取名才是。”她笑着将难题抛回给韩木匠。

木匠摸着下巴沉吟片刻:“既然省力又能装,不如就叫灵翼书箱?”

柳芸嘴角微抽,心道:这名字还真是朴实无华。不过倒也贴切,就这么定了吧。

回到家中,四个孩子立刻围了上来,对这个神奇的箱子充满好奇。

大郎摸摸这里,二郎碰碰那里,三郎则绕着箱子转圈,小四娘踮着脚尖想要看个究竟。

柳芸没有多说,直接将橱柜上的碗具取下,一一放入箱中。二三十只碗轻松装下,箱子顿时沉甸甸的。

二郎性子急,跃跃欲试想要搬起,却纹丝不动。他正要使劲,不小心碰到了轮子,箱子轻巧地转了个圈。

大郎眼睛一亮,握住把手往外一拉,竟然伸出一截,正好到腰间。他试着推了一下,沉重的箱子便滑溜地动了起来。

“真有神力!”三郎目瞪口呆,小脸上写满了震惊。

四个孩子又推又拉,甚至让小四娘坐在上面推着玩,就连平日里最稳重的大郎也忍不住玩了起来。

“我要把箱子擦得锃亮!”二郎信誓旦旦地说。

“我要在上面刻上我的名字。”三郎也不甘示弱。

“不许刻!”大郎立刻制止,“这是阿娘特意给我们做的。”

唯有四娘独自坐在箱子前,小手不停地开合抽屉,眼中满是落寞。月光照在她稚嫩的小脸上,映出一片苍白。

“怎么了,四娘?”柳芸将小人儿抱起,感受到女儿身体微微的颤抖。

四娘立刻搂住阿娘的脖子,委屈地说:“为什么只有哥哥们能去学堂?我也想去”

柳芸心中一痛,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后背。

夜色渐深,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柳芸坐在灯下,铺开一张白纸,开始细细规划箱子的内部结构。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