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司徽澜疑惑
知府夫人靠在马车软垫上,目光透过雕花木窗,望着那渐渐远去的朱红府邸。
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思索,又带着几分困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边缘的刺绣。
这张记锦盒的事情,实在是令人费解。
车厢内光线昏暗,知府夫人回想起方才在司府看到的情形。
那精致的锦盒通体镶金嵌玉,做工之精良,就连帝都的名匠也难以企及。
虽然没能问出个所以然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 那锦盒是真的。
“咚”的一声,马车轮子碾过一块突起的石头,知府夫人的思绪被打断。
她扶着车窗边缘稳住身形,眉头微皱。
这就更让人觉得蹊跷了。
帝都那等珍贵之物,为何会出现在这小小的司府?莫非司府背后另有靠山?
冬日的寒风从车窗缝隙灌入,知府夫人裹紧了身上的狐裘。
思来想去,她也没能理出个头绪,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改变对司徽澜的态度。
她虽然势利了些,但绝非愚笨之人。
既然摸不清司府的底细,那就先礼遇着为好。
万一日后发现司府真有什么大靠山,自己若是得罪了,那可就不好收场了。
马车在知府大门前停下,车夫刚要上前搀扶,知府夫人就看到丈夫卢明德正在门前等候。
她愣了一下,这可是破天荒的事。
“夫人回来了。”卢明德快步迎上前,目光中带着几分急切:“听说今日去了司府?”
“是啊,那司徽澜姑娘相邀。”知府夫人下了马车,整理了下衣裙。
卢明德闻言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深意,脸上的表情渐渐舒展开来:“如此甚好。以后你多与司府走动走动。”
知府夫人一愣,手中的帕子差点掉落。
往日这等事,相公从不过问的。
“相公,莫非司府有什么”她试探着问道。
“不该问的别问。”卢明德神色严肃地打断道,声音压得极低:“记住,司府绝对不能得罪就是。”
知府夫人心中一紧,后背渗出冷汗,幸好今日没有闹得太难看。
与此同时,司府后院。
深冬的寒风吹过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司徽澜独自坐在石亭中,盯着湖面陷入沉思。
檐角的风铃被寒风吹得叮当作响,却衬得院中更加寂静。
对于雪燕,她向来是百分百信任的,无论做什么事,雪燕都不会害她。
可今日雪燕的表情,分明就是在说谎。
那微微颤抖的手指,闪烁的目光,都在诉说着不安。
若只是一个胭脂水粉盒子,何至于如此失态?
她到底在隐瞒什么?
正思索间,陈高昌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他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道:“小姐,城北胭脂水粉铺子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如雪燕姐所说,那张记锦盒确实是他们送的。”
司徽澜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湖面上飘过一片枯叶,在水中打着旋,最终沉入湖底。
这就更奇怪了。
雪燕的说辞和胭脂水粉铺子对得上,可她为何要说谎?
而且,那知府夫人等人都说,这张记锦盒在帝都都是稀罕物,连四大世族的小姐都难求一件。
如此稀罕的宝贝,为何要白白送给雪燕?
这其中必有蹊跷。
接连几日,陈高昌都在打探消息。每次回来,都带来一些新的发现。
“小姐,那铺子的老板很是古怪。”陈高昌低声道:“对待寻常客人虽然笑脸相迎,却总给人一种虚假感。今日倒是来了个年轻人,那老板对他格外恭敬,打心眼里流露出来的敬意。”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听说那铺子已经被张记盘下,准备改名了。”
司徽澜听完汇报,目光落在桌上的锦盒上。
阳光透过窗棂,在锦盒表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难道真的是自己多心了?
她盯着那张记的金色小牌,眼神渐渐锐利起来。
既然在玉州找不到答案,那就去金陵看看。
只是此去金陵,陈高昌怕是不够格。
这片地方绝对不简单,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危险。
要不要把妹妹叫回来?
那丫头许久未归,想必还不知道自己和离的事。
若是知道了,肯定要闹得天翻地覆。
若让她去查探张记,得好好叮嘱才是。
正想着,目光落在桌上的另一封请帖上,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是云南诸后人柳长青的宴请,明日小年夜在朝阳楼设宴。
往日这等宴请,她向来不感兴趣,但明日这场,她打算去。
一来知府等人都会到场,是个难得的机会。
二来朝阳楼就在城北,正好可以亲自去看看那张记铺子。
与此同时,府衙驿站内。
“小王爷,那云南诸柳长青明日要宴请司小姐。”血手站在门边禀报道,声音压得极低:“另外,追魂阁杀手的事情还没有线索。”
楚临坐在窗边,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
听到这话,他眉头微皱:“抽调几个影卫深入排查。把柳长青的资料给我找来。”
这些不懂分寸的人,真是令人厌烦。
“还有,张万贯传话,想请小王爷明日亲自去城北张记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血手补充道。
“知道了。”楚临摆手示意血手退下。
他放下玉佩,目光投向窗外。
街道上张灯结彩,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窗外不时传来炮竹声,新年的气息愈发浓郁。
一团烟花在月下绽放,七彩光影斑斓绚丽。
火光映照在楚临的脸上,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恍惚间,他想起去年此时,在临川王府的情景。
那时的烟火似乎比现在更加绚丽,又或者是因为身边的人不同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他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落寞。
司府内。
“小姐快看,烟花!”小桃站在院中,兴奋地指着天空。
司徽澜望着远处的花火,想起去年此时的景象。
一切仿佛都未改变,只是地点从临川王府变成了这里。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她轻声道,目光有些恍惚。
夜色渐深,烟花依旧在天际绽放。
两个相隔不远的地方,两个人望着同一片夜空,心中各自思绪万千。
明日的宴会,或许会有新的变数。
但此刻,他们都沉浸在各自的回忆中,任由时光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