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缴获归公,统一分发
卫忠身形如电,重剑横扫。三名敌军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城砖。他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到投石机旁,抬脚就踹。
“当!”一柄环首刀劈来。
卫忠侧身避过,反手一剑。敌军铠甲碎裂,踉跄后退。他一把揪住对方头发,将其按进旁边的火盆。焦糊的腥臭味道四处散开,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给我杀!”
训武营士卒们士气大振,挥舞着兵器冲杀。有人端起火盆往敌群中投掷,火星四溅,惊得敌人嗷嗷惨叫。更有人抄起木棍,直接砸向投石机的支架。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等到铁戟军主力赶到时,城头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最后一名敌将被十余支长枪钉死在墙上,鲜血顺着城墙缓缓流下,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追击!”卫忠下令道,“铁三、孟铁虎,带人追到马集为止。别让他们跑了。”
“是!”
两人领命而去,带着铁戟军消失在夜色中。不多时,远处传来了厮杀声和惨叫声。
卫忠站在城头,望着漆黑的夜空。他知道,这样的夜袭还会继续。刘刚不会轻易放弃,除非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他分心。
果然,接下来几天,敌军的攻势明显减弱。偶尔发动进攻,也是草草收场,完全没有之前的气势。
二十六日攻东城,被卫忠派去增援的三千辅兵硬生生用人命堆死了突破的敌军。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场面惨不忍睹。
二十七日攻南城,卫忠亲自带铁戟军压阵。敌军刚一靠近,就被密集的箭雨射得抱头鼠窜。这一战轻松得有些不真实。
二十八日,西城小打小闹一番就退去了。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动用,仿佛只是例行公事。
金秋已近深秋,秦军终于拔营而去。
城头爆发出欢呼声。两个多月的血战,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喘息。士卒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卫忠没有参与庆祝,而是直接去见单妃复命。
“刘刚为何现在才走?”单妃隔着窗棂问道。她的声音依旧清冷,仿佛对这场胜利毫不在意。
“听说他盗掘了不少公侯陵墓。”卫忠冷笑一声,“这厮向来如此,不捞点好处回去,手下将士怕是要闹事。”
窗户打开,单妃递出一方丝帛:“你要的资料都在这里了。”
卫忠接过一看,是关于南鲜卑三部的详细记载。上面不仅有各部落的人口、兵力,还有他们的习性和弱点。这些情报显然来之不易。
“匈奴真有这么重要?”单妃不解地问,“现在不是应该先处理刘刚吗?”
“慕容辉若败,下一个就是慕容翊。”卫忠沉声道,“不除掉他们,太尉如何能安心坐镇金陵?鲜卑三部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你倒是比我更了解太尉。”单妃白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卫忠告辞离开,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局势。他走在空旷的廊道上,脚步声在夜色中回荡。
金陵暂时安全了,但战争远未结束。鲜卑三部蓄势待发,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敌人。他们就像伺机而动的豺狼,只等着猎物露出破绽。
更重要的是,蓟城传来消息,慕容辉可能会护送天子南归。这个消息如果属实,将会彻底打乱当前的局势。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卫忠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灯火。城中百姓还在庆祝,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但他知道,这场休战,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卫忠握紧了腰间的剑柄,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他能感觉到,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必须做好准备。
清晨的寒霜铺满大地,冰凉刺骨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张远带着一队辅兵在战场上来回穿梭,清理着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
“又是一个。”张远停下脚步,看着眼前僵卧的少年尸体。少年面容扭曲,双眼圆睁,似乎死不瞑目。那张稚嫩的脸上还带着惊恐与不甘,让人不禁唏嘘。
“唉,这么年轻。”张远蹲下身,轻轻合上少年的眼睛,“来世好好做人,别再干这些事了。”
身旁的辅兵是韩勇部的新兵,入伍才四个月。他脸色发白,手指微微颤抖,但还是强迫自己保持镇定。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战后清理,眼前的场景让他胃里一阵翻腾。
“习惯就好。”张远拍了拍新兵的肩膀,“来,一起抬上车。”
新兵点点头,和张远一起将尸体抬起。他在尸体上搜出几枚铜钱,犹豫了一下。
“丢筐里。”张远指了指放在马车上的竹筐,“军中规矩,缴获归公,统一分发。”
新兵将铜钱扔进筐中,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张远看在眼里,笑道:“别想那么多,等分发的时候,该是你的一份都不会少。”
马车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又停下。这次是一具身着皮甲的尸体,胸前插着一支断箭。
“浑身创伤尽在前,真是死心眼。”张远摇头叹息,“早点投降不好吗?非要拼到最后一刻。”
他示意新兵帮忙,开始解下尸体的皮甲。虽然有些破损,但只要找人缝补一下就能继续使用。这是上好的猪皮打制的皮甲,虽不是最顶级的,但给战兵用也够了。
不远处,另外两名辅兵正在收集散落的环首刀。刀身有些缺口,但交给专门的铁匠重新锻打,依然是不错的兵器。
“这些刀都收起来。”张远喊道,“别漏了。”
战场上的每一件物资都不能浪费。伤亡的马匹就地分解,皮革收走,肉分给将士改善伙食。就连马蹄的筋都要收集起来,可以用来制作强弓。箭矢更是要一支不落地捡回去。
很快,二十多辆马车装满了战利品。张远清点完毕,带队押运返城。
驿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商贾赶着大车进城。晨雾渐渐散去,露出一片片荒芜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