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爹爹送的文具
魏博文回到院中时,正看到妻子和女儿在分配年礼。他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走进屋,故作轻松地问道:"在做什么呢?"
沈雅柔抬眼,淡淡地回答:"给各房送年礼。"她的语气平静,却让人感到一丝疏离。
魏博文扫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兄长家如今倒是阔绰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沈雅柔没有接话,只是低头继续手中的活计。她不想多说,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倾泻出这些年的委屈。
魏博文沉默片刻,又道:"日后我会多与长兄通信的。"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愧疚,却又不知如何表达。
沈雅柔轻轻"嗯"了一声,并不抬头。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既希望丈夫能够理解自己,又不愿再次失望。
晚饭时分,各房都对沈家的年礼赞不绝口。那葡萄酒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引得众人频频侧目。
魏芳薇故意戴上了那支珍珠花簪,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她微微扬起下巴,心中暗暗得意,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五妹妹,你头上的簪子真是精致,"嫡系的三姑娘忍不住赞叹道,"是沈家送的吧?"
魏芳薇笑着点头,"是啊,我家表姐送的。"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
席间,众人的目光时不时地落在沈雅柔身上。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更有人在暗自盘算。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魏家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沈雅柔低头用膳,心中却是波澜起伏。她偷偷瞥了一眼丈夫,发现魏博文也在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又迅速分开。那一瞬间,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
福宁府沈府,秋意渐浓。
周夫人站在窗前,眉头微蹙。案几上堆满了各家送来的年礼礼单,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芷柔,"她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你来帮娘看看这些礼单。"
沈芷柔放下手中的账本,走到母亲身边。她的目光扫过那些繁复的礼单,嘴角微微上扬。
"今年的往来比去年多了不少,"周夫人叹息道,"你爹升任知州,这些人家都想巴结。"
沈芷柔轻声应和:"官大了,自然如此。"她没有抬头,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周夫人瞥了女儿一眼,轻哼一声:"这话可别在外头乱说。"
沈芷柔抬起头,眼中带着狡黠:"娘放心,女儿又不是不懂事的。"
周夫人摇头失笑,心中却暗自欣慰。若不是女儿种的蔬菜和养的花,今年的回礼怕是又要让人笑话了。
"你那些菜和花倒是帮了大忙,"周夫人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咱们家的回礼,在福宁府府城可算得上顶顶好的了。"
沈芷柔低头继续整理礼单,嘴角却悄悄勾起一抹笑意。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记下每一份礼单的内容。
与此同时,在衙门的沈立信也忙得不可开交。他正翻看着手下送来的各种文书,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蹙。
周管家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中抱着一个不小的木盒。
"老爷,"他轻声说道,"这是柳通判送来的年礼。"
沈立信抬眼看了看,示意他放到桌上。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整套上好的文房用具。
"这柳通判倒是舍得,"沈立信轻抚着端砚,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很快,他的表情又恢复了平静。
就在此时,沈书雅推门而入。
"爹!"他的目光立刻被桌上的文具吸引。
沈立信看着小儿子渴望的眼神,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开口赠予。他只是淡淡地问:"有什么事吗?"
沈书雅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想要文具的话。他磨蹭了一会儿,拿出了几张写满字的纸:"爹,我有些不懂的地方,想请教您。"
沈立信接过纸张,仔细查看起来。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不时给儿子指出一些问题。
沈书雅听得认真,但眼睛却时不时地瞟向那套文具。
等讲解完毕,沈书雅还是没等到父亲赠予文具的话。他有些失落地告辞离开。
回到兰馨阁,沈书雅将事情告诉了陈侍妾。
陈侍妾抚摸着儿子的头,柔声安慰道:"不就一套文具吗?娘去帮你要。"
沈书雅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娘,以往我看上的东西,爹都会主动给我的。这次"
陈侍妾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临近年末,你爹事务繁忙,也许他只是一时没想到。"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但还是强作镇定。
她心里却泛起一丝不安。难道老爷对书雅的态度有了变化?
就在这时,外院传来一阵脚步声。
周管家抱着那套文具,径直走向了主院。
他来到芷柔面前,恭敬地说道:"大姑娘,这是老爷给您的文具。"
沈芷柔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套精美的文房四宝:"给我的?李周管家,你没弄错吧?"
周夫人也有些惊讶,但很快就笑了起来:"还不快打开看看?"
沈芷柔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看着里面的宣纸、毛笔、砚台,还有那块上好的端砚,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这可真是"她轻声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周夫人看着女儿的反应,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或许是丈夫第一次主动给长女送礼。
"你爹说你字写得不错,正好用得上,"她柔声说道,"待会儿可得好好谢谢你爹。"
沈芷柔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抚摸着新得的文具,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情绪。
与此同时,在兰馨阁,陈侍妾得知消息,脸色顿时变了。
"怎么会给了大姑娘呢?"她喃喃自语,"就算不给书雅,也该是给大爷才是啊。"
陈侍妾心中泛起阵阵不安。她站在窗前,望着院子里的落叶,眼中闪过一丝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