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哄入地窖

晨光熹微,院中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呼吸声。林明远正在练着从师父那里学来的拳法,每一招一式都打得虎虎生风。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在地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突然,他的动作一滞,眉头微皱。

“糟了,答应过要教两姐妹太乙拳的。”林明远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目光不自觉地瞟向孙家的方向。

想到孙巧玲学功夫时那认真的模样,林明远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那丫头虽然平日里调皮,但练功时却格外专注。至于孙巧云,虽然性子内敛,但学起功夫来也是一点就通。

“今天得抽空教她们,可不能让她们白等。”他暗自盘算着。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孙家姐妹带着李大马和郑二牛过来了。四人昨天已经把稻草切细,今天自然要开始新的工作。

“明远哥!”孙巧玲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我们今天要做什么?”

林明远擦了擦手,指着堆放在角落的稻草说道:“先把这些送到磨坊去磨碎。”

“又要搬东西啊?”孙巧玲撅起小嘴,一脸不情愿。

孙巧云轻轻拍了下妹妹的头:“别任性,这都是必要的工序。”

李大马和郑二牛已经开始往板车上搬运稻草。林明远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步骤。

等他们从磨坊回来,林明远便开始教授调配营养土的技巧。这可是种蘑菇的关键所在,容不得半点马虎。

“营养土的配比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林明远一边调配,一边解释,“每种原料都有其特性,不能一概而论。”

他拿起一把木屑:“就拿这个来说,松树、杨树、柳树的木屑各有特点。松树木屑油性大,保水性差;杨树木屑则相反;柳树木屑介于两者之间。”

孙巧云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点头。孙巧玲则歪着脑袋,似懂非懂。

“书本上的配方只能做参考,关键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林明远继续说道,“比如现在这批木屑偏干,就得适当增加水分。”

在他的指导下,四人很快就掌握了要领。看着他们熟练地操作,林明远满意地点点头。

教完营养土的调配,林明远便去了蘑菇工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整个工地一片繁忙。

“林老师,这边的墙要不要再加固一下?”工头老李走过来问道。

林明远仔细查看了墙体结构:“加固吧,宁可多花点钱,也要保证质量。”

他在工地转了一圈,和工人们聊了聊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正准备回去,就看见钱六叔扛着地窖门和木梯过来了。

“钱六叔,动作挺麻利啊?”林明远快步迎上去。

钱六叔把东西放下,擦了擦额头的汗:“小事一桩,半天就搞定了。你看看,做得还行不?”

林明远仔细检查了一遍,铁匠活很是精细,每个细节都打磨得很到位。

“钱六叔的手艺就是好。”他由衷赞叹道。

“哪里哪里,都是些粗活。”钱六叔摆摆手,“一块钱就成。”

林明远掏出钱递过去:“您太客气了。”

送走钱六叔,他立即开始安装地窖门和木梯。正忙活着,就听见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明远哥!”孙巧玲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在做什么呢?”

林明远眼珠一转,故意说道:“地窖刚弄好,要不要下去参观参观?”

“好啊好啊!”孙巧玲一听就来了兴趣,不等林明远说完,就顺着木梯爬了下去。

林明远嘴角勾起一抹坏笑,跟着钻进地窖,还顺手关上了门。

黑暗瞬间笼罩了整个空间,只有地窖口透进几缕微弱的光线。

“啊!”孙巧玲被突如其来的黑暗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林明远怀里钻,“明远哥,你太坏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小拳头不轻不重地捶打着林明远的胸口。林明远趁机搂住她的腰,在她耳边轻声安慰。

“别怕,有我在呢。”

孙巧玲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但还是紧紧抓着林明远的衣服不放。

过了好一会,两人才从地窖里爬出来。阳光下,孙巧玲的脸蛋红扑扑的,也不知是害羞还是气的。

“你又骗我!”她气鼓鼓地瞪着林明远。

林明远连忙举手投降:“下次不敢了,我保证。”

“这可是你说的。”孙巧玲这才破涕为笑。

突然,她一拍脑袋:“糟了,姐姐让我去郑婶家拿菜的,我都忘记了!”

“走,我骑车送你去。”林明远牵出永久牌自行车。

两人急匆匆赶到郑婶家。郑婶早就把萝卜、辣椒、老姜等备好了,这些都是林明远准备用来做泡菜的材料。

“哟,这对神仙眷侣都到齐了!”郑婶笑眯眯地说,“快进来坐。”

“大柱子呢?”林明远随口问道。

“那调皮蛋又出去疯玩了。”郑婶嗔怪道,语气中却满是宠溺,“整天就知道玩。”

“小孩子嘛,活泼点好。”林明远笑道。

郑婶意味深长地看着两人:“你们年轻人不懂,等你们有了孩子就知道了。说起来,你们什么时候办喜事啊?”

“郑婶!”孙巧玲羞得躲在林明远身后,脸蛋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你看看,多般配啊!”郑婶笑得更开心了。

林明远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转移话题:“郑婶,这些菜我们就先拿走了。”

“去吧去吧。”郑婶笑着摆摆手,“年轻人。”

回去的路上,孙巧玲还在为刚才的事害羞。林明远看着她粉红的脸蛋,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