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豆芽计划
林明远不动声色地又退了一步,语气也冷了几分:“我们都是知青,在村里能有多大话语权?别为难我了。”
看着董玉珍失望离去的背影,林明远长舒一口气。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明远哥”孙巧玲从屋里走出来,月光下的小脸带着几分担忧,“她不会再来找你了吧?”
林明远转身看向孙巧玲,心中不由一暖。这才是他喜欢的类型,清纯自然,不带一丝做作。“放心,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孙巧玲抿了抿嘴,欲言又止。林明远能看出她心中的不安,轻声安慰道:“别想太多,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清晨,晨雾还未散尽,林明远刚走进厨房,就看到孙巧云正在忙活着准备早饭。
“明远,昨晚的事我都听说了。”孙巧云一边切菜一边说道,眼神中带着几分关切,“以后董玉珍再来,你就喊我们。”
林明远点头应下,心中暗赞这个大姨子聪明。有她们在身边,确实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早会结束后,林明远直奔农工组办公室。推开门,浓郁的烟草味扑面而来,韩大山正在抽着旱烟,看到林明远进来,连忙把烟管放到一旁。
“韩书记,家里那批蘑菇成熟了。”林明远开门见山地说道。
“好事啊!”韩大山一拍大腿,站起身来,“我这就派人去搬。对了,蘑菇房那边的情况你也去看看。”
回到家里,孙巧玲正在院子里忙着收拾杂物。看到林明远回来,她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明媚的笑容:“明远哥,这批蘑菇卖了,我们就不愁吃的了。”
林明远看着她那张洋溢着幸福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简单的期待和喜悦,比任何刻意的讨好都来得真实动人。
“你们先忙,我去把地窖挖完。”林明远拿起锄头,向院子后面走去。上次因为下雨只挖了一半,今天得把这活儿干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林明远抬头望去,只见几个社员推着板车向这边走来,想必是韩书记派来运蘑菇的。
孙巧玲连忙跑进屋里,没一会儿就端着几个水杯出来。“大伯们辛苦了,先喝口水歇歇。”她的体贴让几个社员连连称赞。
林明远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有一技之长确实重要。蘑菇种植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更让他在村里有了立足之地。
正想着,韩书记也来了。他仔细查看了蘑菇的长势,连连点头:“明远啊,你这手艺是真不错。这批蘑菇品相好,个头匀称,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多亏了领导支持。”林明远谦虚地说道。
韩书记摆摆手:“你小子就别跟我客气了。对了,上次你说的扩大种植规模的事,我觉得可以考虑。等这批卖完,咱们好好商量商量。”
林明远心中一喜,但面上依然保持着平静。扩大规模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忙完这边的事,林明远又去了蘑菇房。推开门,潮湿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几排木架上,蘑菇长势喜人,有的已经撑开了伞盖,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孙巧云和陆巧云正在采摘成熟的蘑菇,看到林明远进来,都露出了笑容。
“明远,你来得正好。”陆巧云指着角落里的一排木架,“这边的蘑菇好像有点不对劲,你来看看。”
林明远走过去仔细查看,发现有几朵蘑菇的菌盖上出现了褐色斑点。他皱了皱眉,这可能是温度控制出了问题。
“最近天气变化大,要特别注意通风和温度。”林明远一边检查一边叮嘱,“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处理。”
孙巧云认真地点头:“我记下了。对了,董玉珍今天又来打听蘑菇组的事,被我打发走了。”
林明远叹了口气。董玉珍的事情确实让人头疼,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蘑菇种好。只要有了成绩,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水到渠成。
回到院子里,林明远继续挖地窖的工作。锄头一下下砸在坚硬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他并不觉得累。
孙巧玲不时地端来温水,担心地说:“明远哥,你慢点,别太累着了。”
林明远擦了擦汗,笑着说:“没事,这点活算什么。”看着小姑娘关切的眼神,他心中一片温暖。
太阳渐渐西斜,地窖终于挖好了。林明远站在坑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地窖不仅能储存蘑菇,还可以放些其他农产品,对改善生活很有帮助。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院子,给地上的泥土镀上一层金边。韩大山和方有福带着两个村民来到院子里,身后还跟着几个帮工,他们的脚步声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
“巧玲、巧云,小林在不在家?”韩大山的嗓门洪亮,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孙巧云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听到这称呼,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她抿了抿嘴,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继续手上的活计。
“韩叔来了!”林明远的声音从地下传来,紧接着一个满是泥土的脑袋从地窖口探了出来。
韩大山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一跳,后退了半步,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我说这院子里怎么没人影,原来你小子在底下折腾呢?”
林明远撑着地面爬了出来,拍打着身上厚厚的尘土。他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脸上还沾着泥巴,但眼神却格外明亮:“挖个地窖,冬天好存东西。这年头,没个地窖怎么过冬?”
“不错不错,年轻人就该这么勤快。”韩大山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在院子里扫视着,“这地方选得好,背阴,存东西最合适。”
方有福这时凑上前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小林啊,这批蘑菇到底有多少斤?我这边找了个大主顾,它们的数量确实不少。”
“七八个平方的蘑菇房,按往常的产量,估摸着能有一百来斤吧。”林明远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几人来到蘑菇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菌菇清香。村民们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蘑菇采摘下来,装进了几个大竹筐。蘑菇个头匀称,颜色鲜亮,一看就是上等货色。
方有福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记录着称重数据:“肉的重量很可观,这产量不错啊!”
“等卖完了给你换粮食,”韩大山拍着胸脯,语气坚定,“保证不会亏了你。咱们农工组做事,向来公道。”
林明远连忙摆手:“农工组办事,我放心。这些年也没见过谁吃亏。”
送走了他们,林明远转身对孙巧云和孙巧玲说:“我去蘑菇房那边看看,他们新建的那片还需要我帮着参谋参谋。”
村南的蘑菇房热闹非凡,二十多个村民正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在搭建棚架,有的在铺设菌料,整个场地一派繁忙景象。孙师傅远远看见林明远,就招手喊道:“小林,快来看看这布局合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