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乡村生活

回忆起刚下乡时的情景,林明远眼神微冷。那时候,这些知青对他冷嘲热讽。要不是他性格坚韧,恐怕早就被打击得抬不起头来。

“可是”陆巧云还想说什么。

“别可是了,”林明远打断她的话,“在这种地方,太过和善反而会被人欺负。与其虚与委蛇,不如干脆撕破脸。”

陆巧云叹了口气,知道劝不动他,只好把面放在桌上:“趁热吃吧。”

林明远放下抹布,看着冒着热气的面条,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陆巧云是为他好,但有些事情,就是不能退让。

夜深了,院子里传来几声狗叫。林明远躺在床上,想着今天发生的事。买自行车只是个开始,他还有更多计划要实施。

第二天一早,林明远骑着新车去上工。路过知青大院时,里面传来窃窃私语声。他充耳不闻,径直骑过。

“林明远这人太不近人情了。”

“就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林明远嘴角微微上扬。在这个年代,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知青大院的人影消失在巷口,孙巧玲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她抿着嘴,眉头微蹙,小脸上写满了不悦:“这些人太过分了,居然想让明远哥请客。”

林明远站在院门口,目光平静地望着远处。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侧脸上,在地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淡然:“不必理会,他们不配影响我的心情。”

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呜咽声,孙巧玲猛地想起什么,惊呼道:“明远哥,追风和鸡仔们肯定饿坏了。刚才回来时,追风就在呜呜叫呢。”

林明远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小东西精着呢,我们没回来时它可一声不吭,听见脚步声才开始装可怜。”

以他的耳力,早就听出了追风的小把戏。

“啊?追风这么聪明吗?”孙巧玲睁大眼睛,一脸惊讶。

“聪明得很。”林明远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这段时间,它已经学会了不少指令。坐下、趴下都能听懂,甚至还能分辨出谁是生人。”

孙巧玲听罢,小脸一板,握起小拳头作势要打:“看我不好好教训它,居然敢耍小聪明。”

“是该让它知道谁是老大。”林明远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巧玲,进屋,我有东西给你看。”

“又想骗我?”孙巧玲嘟着嘴,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嘿嘿。”林明远神秘一笑,率先迈步向屋内走去。

半个时辰后,林明远神清气爽地走出屋子。身后的孙巧玲面若桃花,双颊红润,仿佛刚从蒸汽中走出来一般。

隔孙巧云正好做完饭,站在院门口张望。

“来得正好,我正要去叫你们。”孙巧云看了两人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转身走进厨房,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快进来吧,饭菜都要凉了。”

林明远笑嘻嘻地凑上前:“大姨子,今天做什么好吃的?闻着香味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狼肉炒小白菜。”孙巧云端着一盘冒着热气的菜从厨房里走出来,“还有土豆炖肉,都是你爱吃的。”

饭桌上,孙巧云期待地问:“味道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吗?”她的眼睛紧盯着林明远的表情,生怕错过任何细微的变化。

“很好,如果有豆瓣酱就更完美了。”林明远夹了一筷子菜,细细品味后说道。

“明天找郑婶换点。”孙巧云说,“听说她家的豆瓣酱最好,村里人都说她做的豆瓣酱香辣可口,放多少都不会盖住菜的本味。”

“郑婶的手艺确实一绝。”林明远点头,“她做豆瓣酱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连县城里的老师傅都没法比。”

“秋收后我们也做点吧。”孙巧云提议,“听说招娣会做,到时候让她教教我们。”

“我们还可以做泡菜。”孙巧玲插话道,眼睛亮晶晶的,“我记得小时候奶奶做的泡菜特别好吃。”

林明远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简单,明天去郑婶家换些辣椒、姜和红萝卜回来。不过得先去县城买个泡菜坛子,要那种大的,能装下一冬天的量。”

饭后闲聊片刻,林明远回到自己屋里,从书架上取下最后一本书。这是一本讲解发豆芽技术的书籍,比菌菇栽培简单得多,仅仅需要水和豆子就足够了。

他翻开书页,仔细阅读着每一个步骤。豆芽的生长过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首先要将黄豆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专门的发芽容器中,每天冲洗两次,保持适当的湿度。

这项技术直接并入了种菜技能,倒是省了他不少功夫。林明远心中盘算着,明天就去集市上买些黄豆回来试试。如果成功的话,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卖给村里的人赚些零花钱。

夜色渐深,院子里传来追风的叫声。林明远走到窗前,看着月光下的院子,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虽然生活简单,但却充实而温暖。

他回到桌前,继续研究着书中的内容。发豆芽虽然简单,但要想做好也需要一些技巧。比如水温的控制,浸泡的时间,以及发芽过程中的光照问题。这些细节都需要仔细琢磨。

正当他专心研究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明远哥,还没睡吗?”是孙巧玲的声音。

林明远合上书,走到门前:“怎么这么晚还不睡?”

“睡不着。”孙巧玲低声说,“我在想,明天要不要去镇上买些布回来?家里的被褥都有些旧了。”

林明远笑了笑:“好,明天一早我们就去。”

夜色渐深,院子里一片静谧。林明远坐在木凳上,望着月光下的菜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角落里的豆芽箱正散发着淡淡的豆香。这是他从郑婶那换来的绿豆,经过精心培育,再过几天就能收获第一批豆芽了。

“泡豆的时间要掌握好,水温也得适中。”林明远轻声自语。

豆芽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泡豆要十二个小时,遮光要严实,保湿更是关键。一步马虎不得,否则就会影响口感。

院子里的菜地郁郁葱葱,小白菜、娃娃菜长势喜人。墙角的蘑菇房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散发着独特的菌香。

“咯咯咯——”几只小鸡在院子里觅食,黄狗小白懒洋洋地趴在门边打盹。

正当他准备收拾工具回屋,忽然听见院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会是谁呢?”林明远皱眉,这个时候来访可不寻常。

“咚咚咚。”敲门声轻而急促。

林明远放下工具,缓步走向院门。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董玉珍。

“明远,你看我这段时间表现得还不错吧?”董玉珍的声音刻意放得很轻,“让我加入蘑菇组,对你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林明远皱了皱眉,目光平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刻意放低姿态的女知青。

“抱歉,我确实没这个权力。”林明远语气平淡地回绝道。

董玉珍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声音也随之拔高:“孙家姐妹和陆巧云他们不都是你安排进去的吗?凭什么他们可以,我就不行?”

“那是农工组给我的奖励,因为我把菌菇栽培的技术带来了。”林明远解释道,“这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