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新司里面的暗刃

“陈侍郎,哦不,现在该叫陈司丞了。下官奉尚书大人之命,送些往日军情摘要过来,也好让陈司丞熟悉熟悉业务。”

那主事将卷宗往桌上一放,轻蔑和看热闹的意思,几乎不加掩饰。

“咱们兵部事务繁忙,这军情参谋处新立,陛下也是体恤。陈司丞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管打发人去问,只是咱们那儿,人手也紧得很呐。”

言下之意,别指望我们搭理你这新来的。

陈望亭依旧是那副温和的模样,拱了拱手:“有劳主事大人了。本官初来乍到,确实诸多不明,日后少不得要叨扰兵部各位同僚。”

送走了兵部的人,陈望亭拿起那几份所谓的“军情摘要”,随意翻了翻。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全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最新的也是半年前的边境小摩擦,糊弄鬼呢。

回到府邸,夜色已深。

晴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进来,见陈望亭还在灯下蹙眉沉思。

“公子,您这又是何苦呢?那军械司的事儿还没忙完,又接了个什么参谋处。”

“奴婢听外面的人说,那是个得罪人的差使,您可千万要当心身子,也得防着那些暗地里的冷箭。”

陈望亭放下手中的笔,接过莲子羹,暖意驱散了几分疲惫。

他看着晴若满是担忧的脸,温声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这世道,想做点事,哪有不难的?躲是躲不过去的。”

他目光投向窗外,夜色如墨。

这军情参谋处,他必须办起来,而且要办得有声有色。

次日,陈望亭便开始着手招揽人手。

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王允。

翰林院,王允的案前。

“王兄,我那新衙门,光杆司令一个,想请王兄过去帮我撑撑场面,不知王兄可愿屈就?”陈望亭开门见山。

王允扶了扶鼻梁上的水晶镜片,沉吟片刻,随即郑重地点头。

“蔚然兄信得过我,王允自当效力。”

“只是,我一介书生,于军务一道,怕是知之甚少。”

“王兄过谦了。”陈望亭笑道。

“我要的,是王兄这份细致沉稳,还有对时局的洞察。”

“至于军务,可以慢慢学。最重要的,是信得过,靠得住。”

除了王允,陈望亭还从上次军械革新中,挑了几个踏实肯干、有些小聪明的寒门出身的技术官员。

这些人没什么背景,但胜在有能力,也渴望能有一番作为。

皇宫,御书房。

流朱将一份密报呈给林萧:“陛下,陈侍郎已经开始为军情参谋处招募人手,头一个便是翰林院编修王允。”

林萧放下手中的朱笔,唇角微扬。

“哦?他倒是不糊涂,知道先找些知根知底的。”

“这军情参谋处,朕给他搭了台子,戏能不能唱好,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也带着几分审视。

“你继续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都要报给朕。”

军情参谋处那几间破屋子里,渐渐有了些人气。

陈望亭将自己关在屋里,摊开一张大乾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处关隘、驿站。

他脑子里,一个全新的情报网络正在逐渐成型。

“传统的驿站传递军报,太慢,也太容易被人做手脚。”陈望亭对着舆图自语。

“必须建立一个独立于现有体系之外,反应更迅速,消息更隐秘的网络。”

“人员要精干,传递方式要多样……”

他拿起笔,在舆图上圈圈点点,勾勒出一条条新的线路。

这活儿,比改进军械还要耗费心神。

就在陈望亭为军情参谋处的框架搭建焦头烂额之际,一份来自西北边陲的急报,摆在了他的案头。

这份急报,是通过兵部转过来的,上面语焉不详。

只说某处边镇粮草调拨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当地守将已经“妥善处置”,请朝廷不必担忧。

兵部那边,显然也没把这当回事,例行公事般地转给了军情参谋处。

大概是想看看这个新衙门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王允拿着那份急报,也是一头雾水:“蔚然兄,这上面说得含含糊糊,什么叫‘小问题’?又如何‘妥善处置’了?”

“依我看,多半是当地将领虚报冒功,或是想掩盖些什么。”

陈望亭盯着那份急报,眉头渐渐锁紧。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此事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西北边陲,粮草乃是军心之本,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大乱子。

“当地守将是何人?”陈望亭问道。

王允翻阅了一下资料:“是威远将军麾下的一个参将,名叫赵阔,据说作战勇猛,但为人有些粗疏。”

“粗疏?”陈望亭冷笑一声,“我看是胆大包天,想一手遮天吧!”

他将几份看似不相关的旧情报调出来,与这份急报相互印证,越看,心中的疑虑便越深。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陈望亭手指在舆图上那个边镇的位置重重点了点。

“这个赵阔,去年冬天就曾上报过粮草不足,请求朝廷增拨。”

“如今才开春,怎么又出了问题?”

“而且,为何不详细说明情况,反而急于掩盖?”

“蔚然兄的意思是?”王允神色也凝重起来。

“此事背后,恐怕隐藏着巨大的腐败,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西北防线的稳定!”陈望亭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兵部那边,是指望不上了。”

“王兄,咱们这军情参谋处,要想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拿出点真本事来!”

“这第一炮,就从这西北粮草案开始!”

王允有些担忧:“可是,我们现在人手不足,又没有实权,如何去查一个手握兵权的边将?”

陈望亭沉默片刻。

他知道王允的顾虑是对的,常规的调查手段,面对这种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多半是石沉大海,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有些时候,光明正大的方法行不通,或许,就需要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却更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