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长安一路行一船清梦等星河

第67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67

昭武元年,帝威德甚重,召群臣议曰:“先王之道,怀远以德,今国朝既安,当使殊素向化。”

遂遣使持节,先至蕃诸部,再行南召,西南夷,谕以威福,劝令归顺。

昭武二年,春正月,蕃诸部来朝,上表称臣,遣使入贡,献名马美玉,美酒陶瓷,请求内附,王子入侍,以示无贰。

帝御太和殿受之,赐宴使臣,颁赏有差,诸蕃感悦,稽首而退。

昭武二年,夏五月,西南夷遣相入朝,献训象六,金千两,上表曰:“久在蛮陬,早慕华风,今闻圣主当政,自请归附,永奉正朔。”

帝嘉其诚,册其为云南王,赐金印紫绶,遣鸿胪少卿持节宣慰。

昭武二年,秋七月,南诏王遂去僭号,遣子参拜,上表请为藩属,岁贡象齿丹砂,表称:“蕃地虽远,心想中原,愿效旧故之亲,置驿通好。”

帝纳其请,命修筑陇右城,赐住王室,以示恩德广袤。

是岁,使者所至,番邦慑服,四夷朝贡者凡三十余国,冠盖相望于道,贡方物,求册封。

帝悦,赐宴太和殿,奏《九功》之舞,赐历法,粮种农具,以示怀柔。

太史令夜观天象,奏曰:“紫微垣明,女主星耀,此圣主当阳,夷狄宾服之兆,此天下一统之象也。”

群臣上表贺,帝曰:“此非朕一人之能,乃君臣一体,上下一心,文臣治国,武将定邦,卿等宜共勉之。”

然天下益颂其明。

《昭武本纪·卷二》

—— —— —— —— —— —— —— —— —— ——

整个昭武二年,时间好似被加了速,在长安不停的接受降表,重置舆图,安抚治理新归附的地方中度过,每个人都忙得像个陀螺。

直到第一场大雪降落时,文宽夫才回到京城。

长安驱马出京城,在朱雀门三十里处等着,见到文宽夫时,还未来得及赞其辛劳,就被他先请了罪。

文宽夫:“恕臣无能,辜负了圣人所托,未能劝服渤海郡之地。”

长安:“爱卿何出此言?”

她翻身下马,亲自扶起文宽夫,为他拂去肩头落雪,“渤海郡冥顽不化,非卿之过。卿千里奔波,舌战群雄,已尽显我朝仁德。”

文宽夫抬头,见圣人眼中并无半分责怪,反倒盈满赞赏,不由一怔,随即热泪盈眶。

长安:“卿在渤海郡王庭上,面对刀斧加身而不改色,以三寸之舌驳得他们哑口无言,这般胆识气度,当为百官楷模!”

马蹄踩碎了落雪,长安的话语中似有刀剑风雪,“既然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吧。”

为了彰显文宽夫之功,圣人于福宁殿大摆筵席,殿中金炉吐瑞,宝鼎焚香,朱紫满堂,笙箫盈耳。

文宽夫身着御赐麒麟袍,腰悬玉带,于众臣簇拥间缓步入殿,谦逊含笑,不敢居功自傲。

长安于席间盛赞其功绩,不动刀兵却得夷人归附,实乃社稷之幸,当即下诏,敕封文宽夫为定襄侯,加同平章事,赐丹书铁券,又赐黄金蜀锦,珠宝若干。

文宽夫起身拜谢,声若洪钟:“臣不过仰赖圣人天威,方能慑服四夷,今蒙圣恩,唯有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长安让内侍为其斟酒,君臣对饮,其乐融融。

文宽夫的归来,标志着圣人以恩德招抚四边诸国之策的结束,出兵征讨之事随之就被提上了日程。

赵治平远赴河北路宣抚司的这几年,日夜操劳,不敢有一丝懈怠,如今治下虽不能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也一改最初时各族矛盾频出,遗民作乱不止的情况。

他在河北路与金国的交界处,开互市,建碉堡,推行圣人所说的将兵制,组建蕃兵,以增强边军的指挥效率。

同时也通过贸易和封官等手段,拉拢分化女真之外的部落,阻止其多部落融合,威胁国朝。

早在文宽夫持节至河北路转道入金国时,赵治平在上书长安后,调兵至燕山府北麓,陈兵两地交界处,以作威慑,因此文宽夫在怒骂金国上下一圈后,还能安然无恙的返回。

当时赵治平就同下属提到,年底之前最好在清查一遍各地的粮仓,怕年后会有战事。

果不其然,不久后,圣人就下旨要于明年二月亲征金地。

定下了出征的时间,朝廷上下又开始了忙碌,只是经历了数次圣人亲征,如今各部再做起准备工作,就显得轻车熟路有条不紊了。

粮草和军需,医疗用品和马匹兵器等,都在源源不断的征调和补足。

长安召内阁和将领共同商议讨金之策,战术制定和演示了无数次,甚至连对方战败后的逃窜路线都模拟推演了数种可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因为战事的筹备,长安下令昭武二年的年夜宴一切从简,不开大宴,只宗室进宫小聚即可。

太后一直病体缠绵,宴会时也没出席,但听说一群孩子们为了热闹,吵着比试后,圣人不但应允了,还答应给奖励时,也派宫人送来了她的添头。

太后送来的是一件汝窑笔洗,长安一眼就认出,那是先帝送的。

宗室里的孩子们虽然没认出来,但也知道是好东西,于是竞技之心更盛,打马斗茶投壶通通来了一遍,最后还是景萱拔得头筹,赢得了那盏笔洗,也赢了圣人的奖赏。

当听到圣人的奖赏,是可以随她年后出征时,大小孩子们都闹着要一起去,长安在故作为难之后,才在宗室长辈们的劝说下,勉为其难的答应,但也只同意年满十六岁的随行,这其中一多半都是宗室女。

看着那群孩子中,有高兴欢呼的,也有失落不甘的,又吵吵闹闹打做了一团,长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她在心里算了下时间,如果这里还是原来的轨迹,再有三十余年,就是山河破碎,宗室和百姓遭受莫大耻辱之时。

可就是这三十年的时间差,如今的金国还没有足够强的战力来对抗朝廷的大军,长安看着正在玩闹的少女少男们,默念道,去吧,去洗刷你们所受过的屈辱吧。

昭武三年,二月初二,大军出征。

旌旗猎猎,十万精锐铁甲森然,长安亲登点将台,三军齐呼万岁,声震九霄。

大军一路出松河关,过莫河,兵分三路如雷霆突进金国。

中军以重甲骑兵为锋,连破金国三道防线,左路轻骑夜袭粮仓,火光映红百里夜空,右路水师顺流而下,截断敌军退路。

金国主力尚未集结完毕,就已被合围在阴山脚下。

决战至第七日黎明,长安身先士卒冲阵,玄甲军以锋矢阵贯穿敌营。

金国大汗仓皇北逃时,正中右路军埋伏,被生擒于野狐岭。

此战斩首三万,受降五万,自出兵至凯旋不过四十八日。

捷报传回时,京城花开正艳。

长安下旨将金国疆域设为九都督府,立纪功碑于金都旧城,并将其改为靖康城。

史载此役“谋定后动,疾如风电”,后世称之为“靖康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