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51
承天元年,是新帝继位改元后的第一年。
因此在入冬后,礼部就上书问询年夜宴事项,长安仍是以先帝丧期为由,停办大宴,但民间灯会宴乐照旧。
富彦国知晓后,就来劝长安:“圣人,年夜宴向来是君臣沟通.......”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年夜宴不只是吃吃喝喝,是展示帝王体恤,是表达群臣感激,是君臣和和乐乐的表彰,是要让天下人都看到君臣一体。
去年不办宴会,还能说是先帝新丧,可今年,再以这样的理由,世人就该多想了,究竟是女帝无权,还是君臣不合。
长安当然知道,“富卿,这难道不就是事实么?”
自她继位后,难道就真的是君臣相得?无论是恩科之事,还是女子书院的筹建,亦或是江南道粮种和农具的推广,几乎就没有顺利过,处处受到掣肘,步步走的艰辛。
富彦国心下叹息,“圣人,君臣是要磨合的,您步子大的时候,臣下就要努力跑着跟随,但有些人确实跑不起来,有心无力,不是故意推诿的。”
长安:“那按富卿的意思,是要朕停下来等着?”
富彦国:“臣不敢。”
长安:“朕可以等,但为什么要等呢,其实事情很好解决,跑不起来没关系,换一批跑得快的,不就可以了。”
富彦国:“圣人,是打算整顿吏治?”
长安:“嗯,是有此意。”
富彦国有些沉默,他为宰相多年,自然是知道吏治之弊,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知道早就该整顿了,但数次新政改革的失败,都证明了革新吏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那么好做到的。
长安:“冗官问题必须解决,朕不想一件事情拖个十天半月,太浪费精力了。”
“这样吧,你们尽快拿个章程出来,下次朝会上再议。”
圣人意欲解决冗官这件事传出去风声后,大小官员们人人自危,毕竟人人心里都清楚,谁闲着不干活,谁是关系户,谁倚老卖老光等着领俸禄。
虽说先帝时也曾提出过裁撤,但最后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可新帝不一样啊,说出的话跟打下的钉子一样,哐哐的,不达目的不罢休,说解决冗官,那就真的会裁撤一批官员。
至于说拿出跟先帝对抗时的架势,官员上下一心,逼迫新帝放弃此招,那就纯属痴人说梦了,也没人敢去试,毕竟先帝仁慈,新帝会提刀。
官员们风声鹤唳的过了一个年,开年后的首次大朝会上,长安就扔了一个雷,裁撤合并各职权部门,解决政务效率低下问题,让各衙门自行决定,看看如何精简人员,又精简哪些人员吧。
成功将矛盾转移到官员之间后,长安又以宫内清寂为由,召集宗室将幼童送进宫,陪伴太妃们以尽孝道。
景祐帝的元后被废后,因为偏宠贵妃,同继后的感情并不好,又在贵妃死后,强势追封为皇后,更是将继后的脸面踩到了地上。
后来长安逐渐显露峥嵘后,就嘱咐留在京里的浮云,适时关心后宫的嫔妃们,等先帝走后,长安更是一一加封尊荣,衣食住行更是事事过问,说句不恰当的,这些后妃们甚至感觉,如今这日子比有男人时还惬意。
如今听到长安的旨意,有些太妃不理解,但也配合的表态,是是是,深宫寂寞,年岁也大了,就想有孩子们在跟前打打闹闹的热闹着。
太后有些悟出了什么,却也没和长安唱反调,在有宗室长辈进宫探口风时,就坦言:“想多了,无非就是咱们成日里无聊,只能打牌解闷,但久坐又肩膀疼,阖宫都是药油味了,长安是心疼,这才想到了找几个孩子来。”
“也不是强制的,家里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的,就留在身边。”
要是强制让送孩子进宫,那就得多思多虑了,可一说不是强制的,京城附近的隔几日还能接回家,远一些的,父母也能来探望,动心的宗室就多了,不过半月的时间,童声就在后宫飘荡了。
盛夏的天气,童言童语的让人听了舒心,再一看前朝的官员们,就不让人开心了。
各部门之间为了裁撤冗官,吵得是不可开交,几次都将官司打到了御前,如此煎熬了两个月后,中秋前后,长安才拍板定下了决策。
固定职事官,明确权责,减少推诿扯皮。
实行考成法,按税收,农具粮种推广,女子书院的设立,审案等考核,以淘汰庸官,提拔能吏。
公文期限批答,普通公务五日内限批复,紧急公务一日内,且各部门批复必须明确到人,以加快政务处理,提高效率。
此外,各部门可以增设指导科,高薪养廉,打击索贿拖延。
这几条政令一经颁布,各部门很快就接受了,尤其是之前上了精简人员名单的官员,比起被赶回去,如今只是在衙门里坐冷板凳,还能领高俸禄,简直太好不过了。
又是一年赏菊时,长安依旧独坐亭中,看着满园的菊花,小酌一杯。
长安笑着同发财说:“更好的还在后面呢。”
发财一听更生气了,“什么?白养这群饭桶还不够,居然还有好处呢?”
长安:“放心吧,没人能白拿银子不干活,我可不是冤大头。”
“打下来西夏后,他们都得去支教,一个也别想跑。”
发财迫不及待:“什么时候去打?”
长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