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盛京,崇政殿。

皇太极看到范文程寄来的书信,以及一小块铁。

皇太极戎马一生,是不是好铁,看一下摸一下就知道了。

然后他就将手中的铁块,递给了代善。

代善用右手接住铁块,用只剩下四根手指的左手小心摩挲,然后拿出一把匕首,试图切下一块细细端详。

最后他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好铁,绝对是好铁,比他们以往从晋商换来的铁,起码好了两个档次。

“大汗,绝对是好铁,虽然比不得百炼钢,但至少比我们现在用的铁,要好上不少。”

皇太极也放心了不少,代善对这方面,也很有心得,他说是好铁,那自然是好铁了。

“是范先生让人送回来的,说是叶狗炼制的,其中十万斤送到了山西,用来制作刀兵,以巩固边防。”

代善脸色阴沉。

提到叶狗,他就觉得气息有些不顺。

他当然知道,当时袭杀他的,是苏布地,但根本原因,是叶狗!

苏布地成了叶狗的走狗,苏布地想要用他代善的头颅,向叶狗邀功,以此来换取利益。

他当然恨苏布地,苏布地绝对该死,但他最恨的,还是叶铭!

如果有机会,他一定吃叶铭的肉,喝叶铭的血!

提到叶铭,代善就会出现色厉。

但他似乎并不清楚,色厉的真实底色,是内荏,他似乎没有察觉,其实他对叶铭,已经充满了畏惧。

“叶狗已经能炼制如此好的铁了?而且仅仅是山西一地,就给了十万斤,岂不是说叶狗炼出来的铁远远不止十万斤?如此一来,明军的战斗力,岂不是又能上一个台阶。”

代善面色阴沉,对手越强,他的心里就越难受。

皇太极笑道:“炼铁的多寡,并不代表实力,仅仅是山西一地,一年炼制的铁,就何止百万斤?整个明廷,又何止千万斤?”

“可即便如此,明廷在这些年,不都是被咱们按着打?去年情况才稍微好转。”

代善嘴角抽搐,大汗啊大汗,你要是不说最后一句话,还真是一段不错的劝慰他人的言语。

皇太极继续说道:“这铁的质量的确很好,但是还没好到夸张的地步,送到宁夏卫、榆林卫、山西的铁,应该是叶狗的所有了。”

“这叶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的三十万斤好铁,原本是用来巩固边防的,如今都成了咱们的了,这算不算是为咱们做嫁衣?”

代善却并未点头,只是在那臊眉耷眼。

他对叶铭有些畏惧,或许正是因为畏惧,所以他反而没有皇太极一样乐观。

他不停地思考这件事的细节,想想有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来证明叶狗有阴谋?

叶狗这狗贼,一旦想玩阴谋诡计,总是会让人生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当然,他如果用阳谋算计你,会生出一种无法匹敌之感,那种感觉,只是想想,都让代善觉得有些窒息。

“大汗,按理讲这些铁如此重要,叶狗送到山西、榆林、宁夏的铁,应该要严格控制才是,怎么会让这些山西的巨商钻了空子?”

“如果是宁夏卫和榆林卫还好说,尤世威和贺虎臣,毕竟在先前面对苏布地和林丹汗的战事中,被叶狗归拢,如今成了叶狗的走狗,利益牵扯,由不得他们不好好为叶狗做事,叶狗对他们放心,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也是应有之义。”

“可山西不一样啊,以叶狗的阴险狡诈,他能不警惕山西的这些商人,他会任由这些商人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甚至还有办法搞到榆林的那十万斤好铁?”

这是代善最奇怪的一点,也是他最担心的一点。

皇太极身旁,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大玉儿,正在帮皇太极捏肩。

此刻他那双好看到极点的眸子,装满了疑惑,皱着眉头,细细思索的样子,简直可爱到了极点,旁人见了,自然会生出一种我见犹怜之感。

这的确有些不同寻常。

按理讲,这么重要的铁,即便是送到山西,叶铭也应该严密监视才是,如此放任自流,不像是叶铭会做的事情。

有问题,可能真的有问题。

她想到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对于叶铭来说,这十万斤铁,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对于叶铭来说,这十万斤不算什么。

只是这个念头刚浮出脑海,就被大玉儿给压了下去。

怎么可能?绝不可能!他叶狗哪有这份能耐!

皇太极笑了笑,解惑道:“范先生在来信之中,解释了这一点,叶狗之所以没有派人监督,是因为山西巡抚耿如杞与山西总兵张鸿功,也参与其中。”

“据范先生所说,耿如杞和张鸿功二人,还算是深得叶狗信任,所以可能在叶狗的心目中,将这件事交给耿如杞和张鸿功去做,是可以做好的。”

代善听到这,顿时就想得通了。

既然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本就是叶狗信任的人,怎么能说叶狗没有派信任的人来呢?

只是叶狗低估了山西这群人的糜烂程度,不知道所谓的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与山西的利益实在是纠葛的太深太重。

所以一定会出现眼下这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局面。

还以为多厉害的人物?原来就这?

代善笑了笑,说道:“不知道到时候咱们用叶狗提供的铁,将叶狗击败的时候,叶狗是怎样的一个表情?”

皇太极大笑道:“多方皆利,唯独叶狗吃亏,光是想起来,就觉得心中舒坦。”

山西的那些商人得到了足够多的利益,那是实打实的金银珠宝。

而耿如杞和张鸿功二人,同样可以分润不少利益。

至于他们,得到了这么好的铁,还可以用这么好的铁来创建他们的具装骑兵!而且一两银子一斤,买这样的好铁,这样的价格的确不算高了。

想来那些山西奸商也觉得这些铁本就是截胡叶狗的,不需要成本,所以让他们捡了个漏。

想到这,皇太极心中再也没有任何的犹疑,决定哪怕超了预算,哪怕这会让大金的百姓受到更多的苦难。

不重要,明廷有句古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大金,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