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威震漠西一

面对穆莱毫无保留的热情,谭威心中的情愫也被彻底点燃。

常年坚持锻炼的习惯,让他身形挺拔、肌肉线条分明,加上平日修习气功带来的沉稳气质,整个人更显英挺,与穆莱的温柔形成鲜明却和谐的呼应。

一番缠绵过后,两人相拥着躺在温暖的床榻上,气氛静谧而甜蜜。

就在这时,谭威的肚子突然“咕咕”作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穆莱听到声响,忍不住轻笑出声,低头在他腹部轻轻亲吻了一下,眼神里满是温柔:

“定是饿坏了,我这就去给你备些吃食。”

说完她便起身穿衣,动作轻柔却利落,很快便整理好衣物,转身走出了房门。

谭威所住的这处院子,原是富商刘子山的产业,正房的设计极为考究,地下铺设了两条地龙,即便在寒冷的冬日,房间里也始终温暖如春,丝毫感受不到室外的严寒。

他慵懒地靠在床头,穿上自己设计的平角内裤,这种款式比当下的衣物更舒适自在,是他从现代带来的生活习惯。

他起身走到桌边,为自己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小口啜饮着,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时光。

没过多久,门外便传来了穆莱的脚步声,她端着一个精致的青花瓷碗走了进来,碗里盛着香气浓郁的炖肉汤,汤汁浓稠,上面还漂浮着几片翠绿的葱花,一看便知是精心烹制的。

紧随其后的,还有郭绮丽,她手里托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肉饼,只是脸上仍带着几分怯意,眼神闪躲,显然还没从险些嫁去亚利部的恐慌中完全平复过来。

谭威看到郭绮丽也跟了进来,不禁疑惑地看向穆莱,目光中带着一丝询问,而穆莱迎上他的视线时,脸颊泛红,如同雨后初绽的出水芙蓉,肌肤在暖光的映衬下更显细腻。

谭威心中暗自骄傲,女子脸上这种鲜活的红润,正是获得充分满足后的模样,这让他对两人的关系更添了几分笃定。

同时他也隐约觉得,穆莱这次特意让郭绮丽一同前来,似乎是有意想让郭绮丽多与自己接触,拉近彼此的距离,可具体是何用意,他一时也拿不准。

郭绮丽走到桌边,将肉饼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用略显生硬的中原话小声说道:

“都。。。都督,这是蓝池城的肉饼,您尝尝看。”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紧张,说完便低下头,不敢与谭威对视。

谭威拿起一块肉饼,只见饼的外观虽不算精致,甚至有些其貌不扬,可刚咬下一口,便感受到了内里的惊喜,饼皮酥脆,内里包裹着香软的肉菜粒,肉质鲜嫩,蔬菜的清香与肉香完美融合,口感丰富。

他又喝了一口牛肉汤,醇厚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温暖了整个肠胃,与肉饼搭配在一起,味道堪称绝佳。

吃得兴起,谭威随口向两人询问道:

“这肉饼味道很不错,不知这饼名是否为蓝池城特有?其他地方可有类似的吃食?”

听到谭威的询问,穆莱立刻笑着解释:

“这饼叫狼饼,确实是蓝池一带的特色吃食。不过这些年随着可萨人迁移,在漠西那边也渐渐常见了,可萨人还把它叫做可萨囊。”

她思忖了下,目光转向一旁的郭绮丽,补充道:

“这狼饼本是可萨人放牧或行军时吃的干粮,烤得极干,里面加了羊尾油、碎肉和清河畔长的独摇草,特别耐储存,放上个把月都不会坏。这次的饼,是绮丽特意为都督做的,她知道你喜欢吃些实在的吃食。”

谭威闻言,低头看向手中的饼,果然看到里面夹杂着一些淡黄色的菜粒,正是之前感受到的香软口感来源。

他立刻好奇地追问:

“那这独摇草是什么东西?吃起来怎么如此香。”

一旁的郭绮丽听到提问,连忙抬起头,用比之前稍显流利的中原话描述起来:

“独摇草是长在清河畔的野草,叶子细细的,开白色的小花,掐断会有淡淡的香味,能治伤补精,就是生吃有点苦辣。我们可萨人都会把它晒干磨碎,加在饼里或者煮在汤里吃。”

郭绮丽的描述刚落,谭威心里便有了答案,他前世在军校接受野外生存培训时,曾系统学习过草药知识,结合“消炎敛疮”“补充营养”的特性,立刻确定这独摇草就是中药里的独活。

他暗自思索:独活不仅能消炎敛疮,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军中军士常年征战,常常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夜视能力变差,若是能把独摇草加入军粮,说不定能补充这些必需的营养。

再想到可萨人吃了它不仅战力加强,负伤后感染的概率也大大降低,谭威心里愈发心动,觉得这独摇草或许能成为提升圭圣军战力的“宝贝”。

而穆莱看着谭威专注的模样,心里却打着另一番算盘,她担心自己和郭绮丽身世特殊,只有让她多接触谭威,成为谭威的女人,才能彻底摆脱“潜在隐患”的标签,真正保住安全。

所以这次特意让郭绮丽做饼、一同送食,都是为了创造两人相处的机会,只是这些心思,她从未表露半分。

谭威丝毫没察觉穆莱的深层用意,反而带着几分“直男”的直白,看向郭绮丽说道:

“这饼味道很好,尤其是加了独摇草,你等会儿再做两张,多放些独摇草进去。对了,这独摇草的生长情况怎么样?能不能人工培育?”

郭绮丽没想到谭威会对独摇草如此感兴趣,连忙认真回答:

“独摇草喜欢水,清河畔湿地多,长得也茂盛,而且四季都能生长。不过它有股苦辣味,得用开水煮一煮才能去掉,不然加在食物里会影响口感。”

谭威点点头又追问:

“可萨人吃独摇草有多久了?”

穆莱接过话头,声音轻柔地说:

“从我记事起,族里人就一直在吃了。”

说着她的眼神渐渐飘远,似乎陷入了回忆:

“小时候母亲经常用独摇草做菜肴,有时候煮在肉汤里,有时候切碎了拌进酸奶里,那味道我到现在还记得。。。”

话到末尾,她的神色渐渐黯淡下来,显然是想起了已故的母亲,以及早已逝去的安稳时光。

谭威吃完狼饼与肉汤,便起身准备更衣,此前与穆莱相处时褪去的衣物还放在床边,眼下需换上日常穿着的软甲与常服。

郭绮丽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餐盘,快步上前,想要帮忙。

她的脸颊不知是因刚才忙碌还是其他缘故,透着淡淡的红润,动作却十分轻柔,显然是想把事情做好,谭威没有拒绝,任由郭绮丽帮自己递来衣物。

可当郭绮丽看到谭威先穿上一条款式奇特的短裤子时,眼中露出了明显的疑惑,这种裤子她从未见过,既不像中原男子的长裤,也不同于可萨人常穿的皮裤,长度只到大腿,剪裁简洁利落。

更让她好奇的是,谭威随后又拿出两条腰带:一条是常见的外扎带,材质坚韧,上面还配有放置兵器的挂扣。

另一条则明显陈旧许多,布料磨损痕迹清晰,看起来已用了不少年头,却被保养得十分干净,谭威将它系在内衣外侧,位置也与寻常腰带不同。

郭绮丽心里满是疑问,忍不住伸手想去拿那条旧腰带,想看看它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可就在她的手快要碰到腰带时,谭威却轻轻按住了她的手,语气温和却带着莫名的禁忌说:

“这条腰带我自己来系就好。”

郭绮丽愣了一下,随即收回手,默默退后一步,她虽好奇,却也知道不该追问不该问的事。

谭威亲自拿起旧腰带,小心翼翼地系在腰间,动作熟练而轻柔。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条旧腰带是月画亲手为他秘密缝制的,腰带内侧有一个隐秘的夹层,用来存放他随身携带的手枪。

这把手枪已跟随他多年,这些年在西北征战,因弹药已经不足,他几乎从未使用过,却始终坚持用桐油仔细保养,如今枪身依旧光亮,性能也保持得十分出色,是他心中一份重要的前世念想,也是危急时刻的最后保障。

郭绮丽站在一旁,目光不自觉地落在谭威身上,她还是冰清玉洁的处子,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过成年男子,鼻尖隐约嗅到谭威身上传来的淡淡气息。

那气息不是汗味,而是一种混合了阳光、草木与淡淡桐油的味道,并不难闻,反而让她心跳骤然加快,心如小鹿乱撞般怦怦直跳,连眼神都变得有些躲闪。

她忍不住想起此前的经历:当初她与穆莱为了躲避追查,曾想化妆成难民混出蓝池城,可两人从未接触过外界,没走多远便被识破,最终未能成功。

后来穆莱的身份被谭威揭穿,而她则被安排到谭威身边做侍女,从此便一直留在府中。

其实在西北诸族中,败方女子被俘后的命运往往比男性好得多,只要顺从,生育子女后大多能融入战胜者的族群,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不必像男性那般面临被杀或为奴的绝境。

所以从骨子里来说,郭绮丽对谭威并无排斥,甚至早已做好了接受命运的准备。

此刻帮谭威更衣,看着他近乎裸体的模样,郭绮丽的脸颊愈发滚烫,她不得不承认,无论五官轮廓还是身材线条,谭威都比她以往见过的所有男人都要出色,中原男子多显文弱,可萨男子虽健壮却少了几分俊秀,而谭威既有军人的刚毅,又不失俊美,周身散发着让人安心的气场。

随着接触时间渐长,她只觉得身体越来越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贴身的小衣也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异样的触感。

郭绮丽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慌乱,从现实角度出发,谭威是手握重兵的都督,能给她带来绝对的安全。

从女性的本能来说,谭威的样貌、气质与能力,也让她心生好感。

她心里清楚,成为谭威的女人,对她而言,无疑是眼下最好、也是最安稳的选择。

谭威在郭绮丽的协助下穿戴整齐,刚迈步走出内院,等候在院外的侍从文强便立刻迎了上来,躬身汇报:

“都督,西南商帮的许安邦会长与胡商迪拉先生已在会客厅等候,他们说有要事想与您商议,已经等了约莫半个时辰了。”

谭威闻言,脚步稍顿,许安邦掌管的西南商帮,常年往返于中原与西北,掌控着不少重要的粮道与商路,是西北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胡商迪拉则来自西域,手里握着皮毛、玉石等稀缺物资的货源,与各部族都有生意往来,两人皆是他需要维系关系的重要伙伴。

他当即点头:

“许会长与迪拉先生皆是贵客,自然要见,你先引他们在会客厅稍作歇息,我随后就到。”

说完他看了一眼身旁神色略显拘谨的文强,忽然想起文强自幼受儒家教育,骨子里仍带着“重农抑商”的传统思维,或许会对自己重视商人的做法有所不解。

为了让文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考量,也为了日后处理商事时能更顺畅,谭威便放缓脚步,耐心向文强阐释起重视商业的理由:

“文强,你或许觉得商人逐利,难登大雅之堂,但在眼下的西北,商人的作用可不小。你想想,商人经商需向府库缴纳赋税,这些税款能充盈咱们的财政,支撑军队的粮饷、武器开支,若是没了这笔收入,咱们的军政事务寸步难行。”

他思忖了下,又补充道:

“除此之外,商人开店需雇工,囤货需租房,这便能给百姓提供不少生计,无论是帮商队赶马的脚夫,还是在商铺打杂的伙计,都能靠此谋生,不至于流离失所。百姓有饭吃、有活干,社会才能安定,咱们才能安心应对外敌。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人就像是‘财神爷’,能给咱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不能小瞧了。”

文强站在一旁,眉头微微蹙起,他自幼读圣贤书,书中多强调“农为本,商为末”,潜意识里确实瞧不上商人的逐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