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向迪拜进军
1903年11月11日
从马尼拉港启航的一支小型船队,由一艘大型移民船和两艘货船组成,这艘移民船叫做“微山湖”号,这个航次搭载了2762名乘客,目的地是波斯湾里的一个不起眼小港口……迪拜港。
这时候移民船上最尊贵的乘客,是大楚帝国的33皇子楚-郑洮,就是在长崎华租界遇刺的那位倒楣皇子,这事儿后来不了了之了。
对于楚-郑洮殿下来说,这无疑是极度的冷落,仿佛是帝国皇室中可有可无的小角色,反而激起了这位年轻殿下孤注一掷的决心。
他卖掉了皇子居所,卖掉了一切值钱的玩意儿,通过关系在皇家殖民银行贷款了300万银洋,用伯爵爵位和世袭封地做抵押,召集所有能召集的人手,前往阿拉伯半岛去闯荡。
考虑到从也门到吉达这一段区域,已经有多个皇子在该地区活动,建立了相当的势力,见缝插针也很难容纳得下。
楚-郑洮殿下目光放到了其他薄弱的地方,经过慎重选择,最后选定了以迪拜和阿布为中心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
楚-郑洮殿下毕业于皇家马尼拉高级军事学院,拥有现役上尉军衔,且在殖民地部任职二年多,具有一定的国际战略眼光,看问题颇有独到之处。
他认为
阿拉伯半岛是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尤其是西北部以耶路撒冷,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为核心的地中海岸地区,是英国人在阿拉伯半岛的核心利益所在。
这里虽然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可已经被英国人视为自留地,在此区域抗衡法国势力的入侵,敌视一切欧洲势力的入侵,这也包括德国与意大利。
普通的商务往来都受到限制,军事势力渗透更是严加防范。
该区域属于英国的核心利益,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染指,当然也包括楚国。
除了沿地中海的阿拉伯半岛西北部地区,英国利益的第二层面,在阿拉伯半岛东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西部沿红海地区的内志地区(纳季德)。
伊拉克是阿拉伯半岛传统的富饶之地,人口众多,历史渊源悠久,属于奥特曼帝国的海外伊拉克行省,如今被英国势力渗透成筛子,能够主导该地区的政治和走向。
科威特因为地处咽喉要道,原本是德国修建中东铁路通向阿拉伯半岛的必经要道。
可是在英国强烈反对下,这条承载着德意志帝国向阿拉伯世界渗透美好愿景的铁路,如今中途夭折,更不可能修到科威特。
英国人在科威特扶持的阿卜杜勒-阿齐兹酋长,在1902年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建立了沙特酋长国。
西部沿红海地区的内志地区(纳季德),掌握在互不同属的几十个阿拉伯部落手中,大的阿拉伯部落几千上万人,小的部落只有七八百人,大都居住在沿海的沙漠绿洲地区,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
英国利益的第三个层面,就是波斯湾沿岸的阿曼王国和伊朗王国,这都属于英国的保护国。
在沙俄势力大举入侵伊朗王国北部后,英国直接出兵占领了伊朗王国的南部,将沙俄身上波斯湾的黑手斩断,形成了相恃的局面。
33皇子楚-郑洮谨慎的考虑到,若是以武力入侵阿曼王国,有可能遭到英国的军事干预,从而功败垂成。
他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博,赌上了富贵一生的皇室贵族爵位和财富,只能赢,不能输,必须慎重行事。
经过反复的慎重考虑,将最后征服的地区放在了阿曼王国的北方……迪拜港。
相较于伊朗王国和阿曼王国,此时的迪拜及周边的阿布扎比地区只是沿海荒漠边的小绿洲,有数千人的人口基础,算是部落酋长掌控地区。
其重要性,在英方的考量中只能算第4个层面,也是最不起眼的地区。
若是没有英方的干预,在此地区立足的可能性高达九成以上。
楚-郑洮殿下现在“微山湖”号最高层的甲板前端,看着脚下的这艘巨舰碧波斩浪的向前驶去,将高楼大厦林立的马尼拉大都市甩在身后,距离越来越远。
他此刻的心情起伏不定,不知此次孤注一掷的出征冒险,何年何月才能重返故地。
唯一期盼的,就是希望父皇能够正眼看一下自己,不是庸碌无为的蠢材。
大楚帝国皇室子弟的争斗非常激烈,所求者,无外乎能够多一点圣眷罢了。
楚-郑洮殿下也是有皇室继承权的,只不过排位已经到四十多位了,帝国皇储兼马尼拉亲王楚-郑源殿下的子女,皇位继承优先度都排在前面,这个羡慕不来。
诸皇子中,皇位继承权排行前十的大多在陆海两军中服役,拥有从上校到中将的高级军衔,多少还有一些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其他的皇子按照自身兴趣,有的醉心于文学艺术,有的喜欢研究工程水利,有的跻身于政界,有的远离帝国本土前往海外闯荡。
无论在哪方面做出成绩来,都能在父皇面前露露脸,那可是极为荣耀的事儿。遥望着愈来愈远的马尼拉大都市,此刻的楚-郑洮内心激荡不已,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豪情充斥在胸口,令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他要仿校四十年前父皇的征伐之路,率领这支小团队的健儿们,在万里之遥的波斯湾立住脚跟,创立一片属于自己的基业。
“父皇在上,不孝儿臣楚-郑洮就此拜别,从今往后万里关山,征途漫漫。
自当以父皇为榜样,不畏生死,历经荆棘坎坷杀出一条血路来,为我大楚帝国皇室争光添彩。
若没有一番作为,无颜觐见父皇陛下。
乞请父皇保重龙体,此乃我大楚帝国江山社稷之福也。
不孝儿臣楚-郑洮叩首再拜!”
面对皇宫方向,他神情肃然的顿衣跪拜,身后一大帮子人人都黑压压的过了下去,很多人悲伤的涕泪纵横。
这些跟随三十三皇子楚-郑洮闯荡波斯湾的人,有皇子府侍婢,卫兵,有采地封邑的属民,有同学和外戚随员,有热血未尽的退役官兵,都是通过报纸征募而来。
三十三皇子楚-郑洮的母妃,是梅氏三姐妹中排行第二的梅见夏,梅家原本就是来自兰芳州的大族,如今在斯里巴加湾非常有势力。
楚-郑洮殿下倾尽全力征伐波斯湾,梅氏一族岂能不鼎力支持?
这三艘船就来自梅氏企业旗下的东方远洋航运公司,这也是有皇家和政府参股的大型远洋航运企业之一,否则也不可能拥有欧洲和西非航线。
只不过,梅氏一族虽然是排位第三的股东,却拥有经营权和主导权,政府和皇室派遣董事参与监督,主要是投资分红。
能享有如此特权,这与梅氏三姐妹在大楚皇室中颇为受宠密不可分,且为皇室诞下了六男八女,自然得到特别厚待。
此次出征,梅氏一族出钱出力出人。
为楚-郑洮殿下组建了一支2200余人的远征队伍,其中不乏久经征战的退役官兵,包括一支200余人的骑兵队和一个重机枪连,还有30多辆卡车及一大批柴油机和其他设备。
这样一支队伍,足以横扫迪拜和阿布扎比周边的七八个阿拉伯部族,征服该地区。
若然兵力不够
凭借着三十三殿下的号召力,能够迅速在东非总督府辖区内,拉起一支上千人的雇佣骑兵队,先办事儿后给钱。
等到征服迪拜和阿布扎比地区后,那才是梅氏企业发力的时候,专门拨出两艘移民船,从南洋定点向波斯湾地区移民。
按照40天一个来回航次计算,每艘移民船一年可以跑8~9个航次,运输2.5至2.7万移民。
两艘船就是5万以上的华裔移民,这足够三十三殿下在波斯湾站稳脚跟,进而向周边地区拓展,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势力来。
这么多人去吃什么,喝什么?
这很简单,走私呗。
比起从东非向波斯湾沿岸各地区走私,迪拜港更处于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对岸的伊朗王国只有几个小时的航程,距离科威特,伊拉克沿海地区也不过就是一天航程,可以说方便极了。
在整个环波斯湾地区
拥有多达6500余万人口,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城市,支撑起一个区区几万人的走私小城市,压根就不在话下。
时间长了,迪拜港可以建设成为大楚帝国向波斯湾出口商品的集散地,由此发展起来的仓储运输,港口和商品走私业务,绝对能赚的盘满钵满。
反正现在奥斯曼帝国势力衰弱,在波斯湾的海上力量还是陈旧的风帆船和小火轮,在面对速度飞快的走私船时,显得无能为力。
除了走私以外
迪拜还适合发展近海捕捞业,食品加工业和盐场,这都是今后发展的好路子。
楚-郑洮殿下完全没有料想到
迪拜和阿布扎比周边地区蕴含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简直是坐在世界级的油库上,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巨大财富。
他只是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得到父皇的关注和重视,不想碌碌无为的过一生,仅此而已。
谁知道歪打误撞,竟然一头扎进财富堆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