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葡萄无牙

第532章资源丰富

一顿吃的酒足饭饱,到了末了,莫行礼有些微醺了,挥手将儿子们驱散,在一众妻妾妾的服侍下去沐浴了。

酒席上

有莫行礼在上面压着,莫十四等人并不敢多喝,也就在五六成的样子,未免有些不够尽兴。

“哥几个,到我那儿再去整几盅吧,要喝就喝痛快了。让我媳妇儿烤点肉,再整治两个小菜,咱们把酒夜谈如何?”

“那感情好啊,我也嫌不够尽兴呢!”

“十六,你倒是说句话,没你去可不热闹。”

“我看三哥的,爹不是说……明天还有事儿吗?”

“三哥,走呗!”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大宅子,来到门口约了下一顿,莫十四已经让自家媳妇回去准备了。

莫远山站定了脚步,对几个拉扯自己喝酒的兄弟说道;

“我就不去了,你们几个继续喝点也没事儿,但记得别喝多了。”

“三哥,那你就扫兴了。平时都各忙各的,难得聚一起喝点儿,都自家兄弟,就别摆副镇长的谱了。”莫十四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方才被训斥了一顿,难免心中有点怨气,话语中就表露了出来。

莫远山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就这样吧。”,说完径直离去了。

莫十六犹豫了下,对众人说道;“几位哥哥,我也不胜酒力,先回去歇着了。”

也不等待他们回答,便脚步匆匆的追赶莫远山,他们两个宅子在一个方向,回去正好同路。

莫十四心中不爽,挥挥手说道;“他俩不去就算了,咱们喝咱们的,大房的读书人和咱们走不到一起。”

在任何的大家族中,都有嫡庶之别,莫家同样如此。

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莫行礼的四十多个儿子不可能一碗水端平,长房嫡支就明显受重用,地位待遇都高上一截。

这些庶出的莫家子弟,难免会有些想法。

“三哥,等等我。”

“十六弟,怎么……你没有和他们去喝两杯?”

“我听三哥的,再说爹也不让多喝,酒喝多了会误事,明天还有很多事儿要做呢。”

“知道这一点就好,老十四那一帮子就会胡闹,喝酒耍钱,好勇斗狠,这辈子能有什么出息?你可别学他。”

“知道了,三哥。”

莫十六追上了莫远山,兄弟两人边说边走,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莫氏牧场主16房妻妾,七十几个儿女,不可能相互都亲近,私下里也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

几乎无一例外

都是以长房嫡支的六兄弟为主,那些自己搞小圈子的庶出莫氏子弟,没一个能够有气候,得到牧场主莫行礼的看重。

在这一亩二分地,牧场主莫行礼就是天。

发展至今

莫氏牧场范围涵盖方圆数百平方公里,位于宽约十二三公里,长三十多公里的山谷丘陵地带,有山,有河,有湖,还有广阔的草场和畜栏,自成一方天地。

莫远山是前往大楚帝国本土深造过的大学生,见识过帝国本土繁华的大都市,烟囱林立的工业城市,以及有轨电车,电影,电唱机,过河隧道,高架桥梁这些不可思议的新玩意儿,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遵从父命返回莫氏牧场,就是未来能继承这一庞大家族产业。

他有信心在自己的打理下,能够将牧场的产品卖到欧洲,把生意做的更大,创造莫氏家族新的辉煌。

能够与莫远山竞争族长之位的人,就是长房嫡支的其他5个兄弟,那些小黄毛子一点机会都没有。

所谓“小黄毛子”,就是大楚帝国民间对混血儿的统称。

在族长莫行礼这七十多个儿女中,“小黄毛子”占了大多数,这是因为在他的妻妾中,有4个阿拉伯女人,三个亚美尼亚女和一个突尼斯女人,几乎占了大半。

除了一个亚美尼亚女人因为难产而死以外,其他至少都六七个儿女,最多的有十个,这些混血华裔都统称“小黄毛子”。

大部分混血儿女是黑发,也有不少是金色头发,甚至还有红色头发。

这在大楚帝国本土和海外殖民地都很普遍,是民族融合的鲜明特征。

好在这些混血的孩子都是操着一口流利的国文,从小就接受正统的华夏教育,讲究忠孝节义,与其他华人孩子无异。

在自我认知上,都是大楚帝国臣民的一员。

在刚果河总督府辖区内

现在几乎很少能看到黑人,原本有一些黑人仆从军的子女,在南非战争爆发后,几乎全都打包送去了南非。

其数量,足有十多万人。

这些黑人二代在南非,主要用于服务英国远征军后勤,以及填补钻石和金矿山劳动力极度短缺问题,还有恢复部份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这也是英楚两国的密约,英国人现在根本就不相信布尔人,对南非实力强大的祖鲁部族也是头疼不已,非常缺乏劳动力。从刚果河总督府输入这些黑人二代,反而可以放心的用。

英国人也害怕华工引入的太多,在南非反客为主,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泛滥,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在任何时候,英国人都防着楚国一手。

楚国方面也乐得清理这些黑人二代,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无论这些黑人二代愿意不愿意,都得被送到南非去。

大楚帝国所属刚果河总督府辖区内,超过千万的人口都是华裔,包括这些混血的二代,已经彻底解决了民族问题。

周边的非洲地区,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黑人难民涌入。

但是被抓起来后,基本都迅速送到矿场去,在那里可以安稳的度过余生。

黑人土著部族的那张脸,在整个刚果河总督府辖区内就寸步难行。

久而久之

就连周边地区的黑人土著部族都知道,不能进入东方人的地盘,否则会被抓起来遭受奴役,那真的想死都难。

刚果河总督府南方边界,有部分和英属南非殖民地的罗德西亚接壤,主要位于中部地区,有多条公路干线可以抵达索尔兹伯里和约翰内斯堡。

如今有大量的物资,是通过内陆腹地的公路向英军驻守的约翰内斯堡输送。

该地区约有三四百辆货运汽车,日夜不停的奔走在这条运输线上,给英国远征军输送后勤补给。

这种就近输送的后勤补给,大幅度提升了内陆腹地的殖民开发,数以千计的华人牧场和农场建立起来,得到飞速发展。

如今在刚果河总督府辖下新兴城市金沙萨,每周都有定期班轮往来于南非的伊丽莎白港和开普顿,有不少华商前往南非寻求发展机会。

这在以德国为主的欧洲新闻媒体报道中,就是楚国“助纣为孽”的明证。

楚国方面一直在和德国人,荷兰人打口水仗,外交关系相当糟糕,但经贸关系却一直很火热,呈现出奇特的景象。

德国进口发展工业必须的天然橡胶,石油,铜,铝,猪鬃,牛皮等等,绝大部分都源自于楚国,其他地区无可替代。

英法海外殖民地也可以出产部分天然橡胶,比如马来亚和中南半岛,但整体数量不多,仅够各国自身使用。

作为南方唯一的工业化国家,楚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也非常强,每年都有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农产品出口。

在国际市场上

楚国占据了天然橡胶出口市场的83.2%,占据糖类出口市场的67.9%,占据铜出口市场的58.1%,并且在诸多的热带产品出口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比如糖,咖啡,可可,棕榈油,香料,羊毛,烟草,水果和肉罐头等等热带农产品,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楚国出产的热带大宗农产品都是佼佼者。

加上红海天堑要塞的存在以及大楚帝国拥有的庞大体量,世界各国列强即便不交好楚国,也不愿意得罪楚国。

论资源丰富,地域广袤,就连法德这些列强都羡慕不已。

不同于沙俄酷寒的西伯利亚,楚国所占据的都是资源丰饶的南方地区,非常适宜于人口居住,社会发展,人口承载力也大的多。

有专家曾经测算过

如今楚国的广阔疆域,足可以承载十亿以上的人口,且能够轻松应对。

仅香格里拉岛上,就足够开垦出上亿亩的良田。

关键这地方地处热带,粮食作物成熟期短,产量大,可以一年三熟,你说气人不气人?

拥有极佳农耕条件的还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巴塔哥尼亚总督区和刚果河总督区。

单拎一个出来,都足以承载上亿人口。

与之相比较

资源贫瘠而底子单薄的扶桑国,虽然刚刚晋级到世界二流列强(注;打败了清国,殖民了朝鲜半岛),可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生丝这一个产品。

扶桑国明治维新元老伊藤博文在写给山县有朋的信中,哀叹道;

“余及明治维新诸同仁,数十年来励志图新,苦心为国筹谋至今,却不及楚国皇帝之万一,如之奈何?”

伊藤博文如此的感叹,源于扶桑国面临的战略困境。

看看楚国挑的这些对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甚至还有夏威夷土著和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这些提不上台面的小角色,实力那是一个比一个弱。

偏生占据的地方,一个比一个资源丰饶,让人看的口水直流。

扶桑国就要苦逼的多,战略扩张北上的话

必须突破俄、清两大国夹击之势,好不容易占据的朝鲜半岛也是穷乡僻壤。刚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东三省,却在列强干涉下,演绎了“三国还辽”屈辱一幕。

对野心勃勃的扶桑国而言,得而复失当真是锥心之痛。

南下的话

更要面临英、法、楚这三大世界级列强的联手夹击,胜算微乎其微。

眼看着大楚帝国一路攻城略地,轻松的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怎能不各种羡慕嫉妒恨呢?

扶桑国对外殖民的战略困境,不身处其中,很难能体会到其中的痛苦,真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