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四福晋10

两人给老大取了个小名,叫苹果,也是平安的意思,苹果好吃又营养健康。

有了孩子,栖宁的压力瞬间小了很多,这压力都转到四福晋和八福晋身上了。

四福晋也就是重生的佟佳氏,当年给栖宁下慢性不孕药,被栖宁反手下了绝孕丹,她很自信自己能生下胤禛的嫡长子,因为她前世都生了两个儿子。

所以在宋氏和李氏生下胤禛的大格格和二格格后,佟佳氏就对她们俩动了手脚,导致现在四阿哥都只有两个女儿。

八福晋就更不用说了,她和栖宁是用一年指亲成婚的,之前栖宁没有孩子,六阿哥后院没有孩子出生,她还能有个打样的。

但是如今栖宁生了长子,八阿哥后院依旧没有孩子出生,八福晋的压力瞬间就来了,四阿哥后院好歹有两个格格呢。

所有成亲的阿哥中,只有八阿哥后院一无所出,十二阿哥的孩子虽然出生后不久夭折了,但是人家至少有过孩子出生,比起颗粒无收的八阿哥好多了。

要栖宁来说,这事还真怪不了八福晋,八阿哥又不是没有侍妾,他真要去宠幸侍妾八福晋也拦不住。

这问题出在谁身上,其实很明显,只是这个时代,苛刻的永远都是女性罢了。

对于八福晋,栖宁感叹番就过去了,她还有自己的事要忙。

她和胤祚把这些年研究的种田成果写成书给了康熙,怎么样科学的选良种,培育良种,肥料的制作,还有如何医治农作物的病害。

如今这时代,农作物出现病害,没办法医治,但是现代已经有多种医治作物病害的办法,找到代替物就可以研究出来。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这些主要农作物,不说完全能解决,大部分病害是可以治的。

康熙对这件事很重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康熙在农业上的巨大贡献。

他是古代唯一一位亲自培育出高产水稻的帝王,而正是康熙帝亲手培育的这款水稻,结束了长城以北无法种植水稻的历史,扩展了中国水稻的栽培范围。

康熙帝对中国水稻栽培史有两大重要贡献其,其中之一,便是康熙帝亲手培育的抗寒水稻,它成功打破了长城以北无法种植水稻的历史,为中国北方的水稻种植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康熙帝的这一成就,具体地说,把我国水稻种植的区域从明末清初时的北纬四十度附近,扩展到了北纬四十一度,甚至推到了承德的热河地区,这一变化结束了长城以北只能种植旱稻的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农业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帝亲自培育的抗寒水稻,确实是由他亲手选育和培育出来的。这个故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康熙二十年。

康熙二十年,他亲自去丰泽园检查稻田的收成,丰泽园种植了来自全国各省的稻种,康熙帝希望通过亲自查看,了解哪些水稻品种产量更高,结果,他无意间发现了一株抗寒、高产的水稻,这就是后来被他取名为御稻米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