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残余的突厥骑兵开始溃散,却被明军骑兵追着砍杀,逃到沙丘后的也没能幸免——那里早有弓弩手等候,弩箭穿透他们的后背,将尸体钉在沙砾上。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时,厮杀声渐渐平息。
谷地里到处是人和马的尸体,断肢与内脏散落得到处都是,暗红色的血流顺着沙丘的沟壑蜿蜒,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明军骑士们拄着刀喘息,甲胄上的血渍已开始凝固,变成黑褐色。
“打扫战场!”常茂抹了把脸上的血,声音沙哑,“取走所有箭矢和完好的战马,伤兵抬上,尸体……不必掩埋,让秃鹫替咱们处理。”
汤鼎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肩膀上的伤口还在渗血,他看了眼被铁链拴住的骨笃禄,又望向满地尸骸,低声道:“走吗?”
“走!”常茂踹了骨笃禄一脚,“连夜进草原,天亮前必须撤出三十里!”
明军骑士们迅速行动起来,没有人说话,只有马蹄声和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他们拖拽着俘虏,带着缴获的物资,消失在茫茫草原深处。
身后的谷地中,血腥味在夜风中弥漫,吸引着远处盘旋的秃鹫,它们知道,这里将是它们的盛宴。
而被铁链锁住的阿史那·骨笃禄,望着明军消失的方向,眼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嘴里的沙砾混着血沫,发出嗬嗬的怒响——他从未想过,自己这头草原的苍狼,会栽在大明骑兵的手里。
阿力麻里城的残阳正透过残破的城门,在议事厅的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座曾是东察合台汗国都城的城池,如今成了李祺的西征大本营——断壁残垣间还能看出昔日的繁华,只是墙头的箭孔与城砖上的刀痕,都在诉说着此地饱经战火的过往。
城内的废墟间,此刻已是另一番景象。数以千计的匠人正顶着烈日忙碌,夯土声、凿石声、木槌敲击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城郭里回荡。
这些匠人大多是随军而来的工部巧匠,带着从关内运来的水泥、青砖与石灰,正沿着残存的城墙根加紧修缮——断裂的城垣被重新砌起,青砖严丝合缝,缝隙间灌满的水泥在阳光下泛着湿漉漉的灰白,只需几日便能凝固得比岩石还坚硬;坍塌的箭楼被推倒重筑,新架起的木质横梁上已铺好青砖,工匠们正踩着脚手架,在墙面上凿出一个个新的箭孔,孔眼倾斜向下,恰好能覆盖城下的死角。
城中心的高地被辟为核心堡垒,这里的地基打得格外深,工匠们将大块的条石嵌入地下,再用水泥浇筑,筑起一道丈余高的内墙。
内墙与外墙之间留出三丈宽的通道,既能屯放粮草,又能作为退守的缓冲带。几处城门也被重新设计,原本单薄的木门换成了外包铁皮的厚木闸,门后加设了三道铁栓,城门上方还特意留出了投放滚石与火油的暗口——这些都是根据北疆防御蒙古人的经验改良的工事,此刻全用在了阿力麻里的修缮上。
负责监工的工部主事正拿着图纸吆喝,他指着城墙拐角处的一处突出堡垒道:“那儿得再加一层!让弓箭手能同时照看两面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