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0章得你这般相助,他日我必不负你

虽说皇帝对安王的态度已有所转变,甚至可能将他视作继承人培养,但姜钰始终觉得,安王此刻并不适合前往岭南。

当今圣上身为帝王,本就有自己的考量与独断,更添几分自信。他或许早料到岭南王会联合丞相乃至太子动手,可他自恃九五之尊,又笃定自己已洞悉对方心思、做好防范,断不会认为自己会有性命之忧。

暂且不论皇上这份自信是否妥当,她与安王总归要做足以防万一的准备。

“承恩侯的提议,下官认为很好。”姜钰又道,“魏国公那边不必多言,他的立场,殿下应当清楚。”

安王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姜钰说的并非魏国公的能力,而是立场。魏国公与楚国公府本就同属一系,如今她这位楚国公选择支持自己,魏国公的态度不言而喻。

这时,姜钰的声音又沉缓响起:“霍光因父亲旧案所累,虽骁勇善战,却一直未得重用。此次若派他去收复岭南,既是给霍光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也能为朝廷添一员猛将。”

“嗯。”安王认可地应了一声,眼底添了几分赞同。

姜钰将手中茶盏放回茶台,接着道:“此次朝堂派往岭南的人选里,有承恩侯世子、宁云川,再加上魏国公。这些人都是我们这边的,如此一来,要拉拢霍光,并非难事。”

安王眸色深深盯了姜钰一瞬,而后唇角扬起一抹笑。他身体前倾,拿起姜钰面前的冷茶盏,倒掉残茶、重新斟上热茶,才道:“我此生最大的幸运,大抵就是得了你的臂助。”

姜钰微怔,她没料到安王会说这般剖心之言。略一思忖,她道:“殿下有容人之量,具经世之才,更有决事之断。下官与殿下合作,不过是顺势而为,不敢居功。”

这番话听着似有奉承之嫌,却是姜钰的肺腑之言,她说得格外认真。安王听了,又笑了起来,唇角扬着暖意:“我竟不知,楚国公对我竟有这般看重。”

姜钰也扬了扬唇角,端起新斟的热茶浅啜一口,瞥了安王一眼,语气带了点调侃:“殿下若是爱听,下官倒还能再说些。”

安王朗声笑了起来,目光落在姜钰那张精致中透着英气的脸上,心底却莫名涌上一股酸涩。他敛了敛眸,目光落在姜钰手边的青玉茶盏上,语气郑重:“得你这般相助,他日我必不负你。”

“下官谢过殿下。”姜钰面色平静地朝他拱手,语气里带着几分客气的疏离。

安王抬眸,幽深地看了她一眼,心底滋味复杂,他至今仍未看透姜钰。她明知自己的志向,也选择与他并肩,却始终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即便面对自己的承诺,也未有半分雀跃。

她到底想要什么?

这句话涌到了喉头,却终究没问出口。他们的关系还没近到能探问此事的地步,更何况,他怕自己一旦越界,会让姜钰对他愈发疏远。就像他始终不敢问起她与皇叔之间的事一样。

正事谈完,姜钰起身告辞,临行前又嘱咐道:“太后身子仍虚,殿下若得空,不妨多去慈宁宫探望一二。”

她心里清楚,皇帝本就是孝子,安王作为孙辈,多在太后面前尽孝,好歹能在皇帝跟前刷些存在感。

“好,多谢你提醒。”安王站起身,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衣摆,语气里添了几分真切的暖意。

姜钰又朝他拱手,而后利落地转身离开。安王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站在原地怔愣了片刻,才失落地坐下,散漫地靠在椅中。

……

姜钰出了茶馆,先去了魏国公府。与魏国公在书房里边用膳边商谈了许久,才返回楚国公府。一进书房,她靠在宽大的椅中,才后知后觉地感到心底翻涌的疲惫。

连日来,她既要盯紧岭南的动向,又要制定对付岭南王的详尽策略,还得在朝臣间周旋纵横。桩桩件件都要费尽心神,此刻连骨头缝里都透着股卸不掉的疲惫。

夏荷心疼地走到她身后,轻轻给她捏着肩。姜钰舒服地轻哼一声,闭着眼道:“再加点力道。”

夏荷稍稍加了力,轻声问:“这个力道可行?”

姜钰点了点头,放空思绪享受着这份放松。过了片刻,她忽然问:“姜珊的亲事,近来如何了?”

夏荷没料到她会突然问起二小姐的事,愣了一瞬才连忙回道:“二小姐与常家大公子的八字已经合过了,是天作之合。听说这两日常家大公子就会来上京,到时候便能定下二人的亲事。”

“嗯,”姜钰应了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椅扶,语气里少了几分朝堂上的锐利,多了些对家事的温缓,“回头跟母亲说,定亲之前,我要见一见那位常家大公子。”

“是。”夏荷应了一声。这时冬霜走了进来,递上一封信:“睿亲王府的青砚送来的。”

姜钰接过信,瞥见那熟悉的字迹,唇角不自觉扬了扬。她摆手让夏荷与冬霜退下,才拆开信,一字一句仔细读着。信里没说什么要紧事,尽是些家常话,可她却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思念。

一股酸甜的滋味漫满心间,她起身取来纸笔,开始回信。只是她没写家常,反倒将自己这两日的行踪与安排一一写明。包括与皇帝的密谈,以及先前在茶楼同安王的谈话内容,都未曾隐瞒。

她心里清楚,睿亲王虽一向不参与朝政,可他身为皇亲,又得皇帝与太后疼爱,本就身处局中。他可以选择不插手朝事、明哲保身,但朝堂上的动向,他不能不知情。

写好信,她起身走到门口,将信交给守在门外的夏荷,嘱咐她转交青砚,随后便去了浴室沐浴。

……

第二日是上朝的日子,姜钰早早起身入宫。可今日皇帝却让众臣等了许久,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赶来。待接受朝臣跪拜后,他语气倦怠地说:“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吧。”

朝臣们都知晓太后抱恙,见皇帝这般模样,没人敢拿无关紧要的事上奏,今日的早朝不到一刻钟便结束了。不久后,便传出皇上要亲自去静安寺为太后祈福的消息,姜钰也接到了圣旨,命她同行。

她心里清楚,皇帝此番举动,有一部分是做给岭南王看的。次日,姜钰早早到了承明殿,与一众朝廷重臣等候皇帝,准备一同前往静安寺为太后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