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7章也需做好万全准备

到了御书房门口,廊下正站着赵福全。他见了姜钰,忙上前行礼:“楚国公!皇上让咱家在这儿候您呢。”

姜钰笑着回礼,跟在他身后绕过御书房,往一旁的延和殿去。殿外空无一人,连蝉鸣声都歇了,姜钰不自觉放轻了脚步。赵福全在殿外禀报一声,推门让姜钰进去,自己则守在门外。显然这场密谈,连皇帝近身的内侍都需避开。

姜钰迈步而入,见安王与承恩侯已在殿内。她连忙向御座上的皇帝行礼,同时隐晦打量皇帝神色:虽瞧着是昨夜为太后病情熬了整宿,精神倒还撑得住。

“姜爱卿免礼吧。”皇帝抬手让她坐下,开门见山道:“今日召你们来,是要谋划岭南王入京后的应对之策。朕的意思是,扣下岭南王,趁机收回岭南。”

最后一句话,他说得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姜钰与安王、承恩侯交换了一眼,皆沉默未语。此事非同小可:岭南王府在岭南经营两百余年,根基深厚,即便朝廷如今有威力惊人的火器,也需慎之又慎。若不慎引发大规模战事,朝廷必将耗损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旦陷进战争泥潭,国力会大受损伤,甚至可能酿成改朝换代的大祸。他们虽都觉眼下是良机,却也明白,这般大事,需等皇帝先定调。

皇帝手攥紧了椅扶上的龙头,指节泛白,目光在三人脸上扫过,又道:“岭南王离了岭南,那边没了他坐镇,威势已弱了大半。咱们手里还有他应付不了的火器。这是最好的时机。若现在不动手,等他摸清了对付火器的法子,往后再想拿下岭南,便难如登天!”

这话让姜钰三人齐齐点头,皇帝见了,脸上露出几分满意。他目光先落在姜钰身上:“姜爱卿怎么看?”

昨日他已和姜钰提过此事,故而最先问她。

姜钰不推辞,坐直身子,将早已备好的策略取出,走到御案前双手奉上,再退回原位坐下,缓缓开口:“臣以为,岭南王府经营两百余年,在岭南固是根深蒂固,便是在上京,势力也不容小觑。蒲同和倒了,谁能保证朝堂里没有下一个‘蒲同和’?更何况还有个与他牵扯颇深的丞相。”

皇帝握着奏折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姜钰又道:“所以,此事必须把所有细节都筹谋妥当,才能动手。”

皇帝点头,示意她接着说。姜钰眸色微敛,略一思忖,道:“首先,得让岭南王觉得,他入京并无大碍,皇上您眼下绝不会对他动手。”

“嗯。”皇帝应了一声,追问:“你有何主意?”

姜钰看了眼皇帝神色,手指微蜷,道:“太后身子违和,皇上您连日忧心,连朝政都难免分神。在外人看来,您此刻满心都是太后的病情,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自然不会在这时对岭南王动心思。”

皇帝听后眉头微蹙,转向安王与承恩侯:“你们觉得姜爱卿这计策如何?”

殿内静了一瞬,安王先开口:“儿臣以为楚国公此策甚好。”

“臣附议。”承恩侯亦拱手应和。

皇帝手指轻叩桌案,语气沉郁:“太后病重,朕心中确实难安,本不愿拿她的病情做文章。”他顿了顿,指尖力道稍收,“可眼下局面,岭南王心思缜密,寻常由头骗不了他。这借口虽非朕所愿,却是眼下最能让他放松警惕的法子,也只能这么办了。”

姜钰三人齐声道:“皇上英明!”

皇帝随意摆了摆手,低头扫过姜钰呈上的奏折,又道:“姜爱卿,你接着说。”

姜钰微微欠身,指尖轻拢了下袖口,确认思路后开口:“即便岭南王信了皇上您忧心太后、无心他事,以他的缜密性子,必定还会做万全准备。所以接下来要做的,是等他入京后,如何扣下他,且让他无暇顾及其他。”

皇帝手指轻叩奏折,目光落在姜钰身上,示意她继续。姜钰理了理思路,接着道:“臣祖父与岭南王母亲的旧事,想来皇上您也有耳闻。当年臣祖父爱慕岭南王母亲裴听兰,却因两人身份悬殊,遭家中长辈反对。臣祖父费尽心思,才让长辈认可了裴听兰,二人定下婚约。”

“可后来裴听兰落水,被一男子所救,名节有损。臣祖父终究抵不过长辈的威压,与裴听兰解了婚约。”

皇帝点头,表示知晓此事。

姜钰轻叹一声,又道:“后来外界传裴听兰经不住重重打击,已自缢身亡,臣祖父还为此伤心许久;丞相也因这事,与臣祖父几十年不相往来。可实情是,裴听兰当年跟着老岭南王去了岭南,先做了他的妾室,后来又成了岭南王妃。”

“而且裴听兰对臣祖父退婚之事怀恨在心,几十年来,没少针对楚国公府。臣幼时被拐、嫡兄被换成庶子,还有臣父亲当年做的许多荒唐事,都是裴听兰与岭南王一手策划。这些,臣皆有证据。”

说到此处,姜钰声音里带了几分怒意,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等岭南王入京,臣会寻个时机将此事捅出来。一旦真相公之于众,岭南王与丞相的关系也会随之曝光。到时候皇上您可借机发难丞相,臣则要让岭南王给楚国公府一个说法。如此一来,无论是岭南王还是丞相,在威逼之下,想必都无暇顾及其他事了。”

“好!”皇帝忍不住赞了一声,安王与承恩侯也跟着点头附和。

“你接着讲。”这次皇帝的声音,明显轻快了几分。

姜钰指尖捏了捏腰间玉佩,声音沉稳道:“上京这边要让岭南王分身乏术,岭南那边,也需做好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