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国丈的孙子?
锦衣青年彻底看傻了,他脸上的狰狞与嚣张,早已被无边的恐惧所取代。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青年,竟是个如此可怕的煞星。
林旭缓缓转过身,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落在了锦衣青年的身上。
他一步一步朝着青年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青年的心脏上。
“你……你别过来!”
锦衣青年吓得连连后退,脚下一绊,一屁股跌坐在地。
他指着林旭,色厉内荏地尖叫了起来。
“我爷爷……我爷爷是当今国丈!你……你敢动我一根汗毛,我爷爷他绝对不会放过你!”
国丈董术?
林旭的脚步,微微一顿。
原来是他!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看到林旭停下,锦衣青年以为自己的威胁起了作用,顿时又有了几分底气。
“怕了吧?识相的,现在就给我跪下磕头,自断一臂,本公子或许还能饶你一条狗命!”
林旭看着他,忽然笑了。
“我问你。”
他的声音很轻。
“你知道我是谁吗?”
锦衣青年一愣,随即叫嚣道:“我管你是谁!天王老子今天也救不了你!”
“告诉你,不赶紧给老子道歉赔罪,我他么……”
林旭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那就好。”
“那就放心了。”
他话音未落,林旭的身影骤然从原地消失!
锦衣青年只觉得眼前一花,一股无法抗拒的大力便踹在了他的胸口!
“砰!”
他整个人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一声闷响,险些背过气去。
还不等他惨叫出声,林旭已经鬼魅般地出现在他面前。
抬手,便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啪!”
锦衣青年只觉得半边脸都麻了,眼冒金星,口中一阵腥甜。
“你……”
“啪!”
又是一个反手耳光,将他剩下的话全都扇了回去。
林旭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冰冷如刀。
“回去告诉你爷爷。”
“兖州的天,要变了。”
“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
说完,林旭不再看他一眼,随手扔掉木棍,转身融入了深沉的夜色之中,迅速消失不见。
只留下满地呻吟的家丁,和一个被彻底吓傻了的国丈之子。
……
回到客栈。
崔运正在房中焦急地踱步,看到林旭推门进来,立刻迎了上去。
“林大人,如何了?”
林旭没有回答,只是从怀中取出了那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卷,放在了桌上。
崔运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信卷,然而,展开之后,两人却都愣住了。
信纸上,没有想象中的罪证,没有何文忠的亲笔签名,更没有官印。
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字迹潦草,像是在极为仓促的情况下写下的。
“何贼凶残,与匪同谋,罪证难保。”
“旧物藏于上官兄老宅堂前老槐,树下三尺,可证清白。”
落款,是一个“赵”字。
崔运眉头紧锁。
“赵?莫非就是那个被何文忠害死的县丞,赵德?”林旭点了点头,神情凝重。
“看来,这并非是真正的罪证,而是指向罪证埋藏地点的线索。”
“当年上官家主和那位赵县丞,恐怕是预感到了危险,提前将真正的证据藏了起来,又留下了这封信,作为最后的希望。”
崔运一拳砸在桌上,眼中精光爆射。
“事不宜迟!”
“何文忠要是知道我们来了,很可能会狗急跳墙!”
“我们必须立刻赶在上官家的旧宅,将证据取出来!”
“迟则生变!”
林旭深以为然。
“传令下去。”
“所有在客栈的锦衣卫,立刻集结,随我出发!”
“是!”
夜色下,十数道黑色的身影,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客栈,朝着城南的上官家旧宅疾驰而去。
一刻钟后。
众人来到了一座荒废已久的宅院前。
朱漆大门早已斑驳脱落,门上的铜环也锈迹斑斑,院墙上爬满了枯藤,在夜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显得阴森可怖。
这里,便是上官家的旧宅。
林旭一挥手,几名锦衣卫立刻翻墙而入,从里面打开了门栓。
众人鱼贯而入。
院子里杂草丛生,齐腰深,正堂前的空地上,果然矗立着一棵巨大的老槐树。
“就是这里!”
崔运指着老槐树下,沉声道:“挖!”
几名锦衣卫立刻上前,抽出随身佩刀,开始奋力挖掘。
泥土翻飞。
夜色下,十数名精锐的锦衣卫,动作迅捷而无声,只听得刀刃切入泥土的沉闷声响。
泥土不断被翻出,在老槐树下堆成了一座小丘。
崔运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个不断加深的坑洞,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分不清是累的,还是紧张的。
林旭则负手立于一旁,眼神平静,但紧抿的嘴唇,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月上中天,又缓缓西斜。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坑已经挖了近五尺深,可除了湿润的泥土和几截腐烂的树根,依旧一无所获。
锦衣卫们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
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一种无声的失望,正在空气中蔓延。
“大人……”
一名锦衣卫校尉抬起头,满是泥污的脸上带着一丝迟疑。
“会不会……这里根本没有?”
崔运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投向了林旭。
林旭沉默不语,目光扫过那深坑,又扫过这片荒芜的庭院。
终于,崔运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声音沙哑而沉重。
“是我们想得太简单了。”
他一拳砸在身旁的枯树干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上官一家满门被屠,何文忠那老贼,岂会放过这里?”
“这封信能留下来,已是万幸。可这树下……恐怕早就被他派人掘地三尺,搜了不知多少遍了。”
这话一出,众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随之破灭。
是啊。
他们能想到的地方,何文忠那只老狐狸,又怎么会想不到?
难道,这条线索,就这么断了?
难道,上官家和赵县丞用性命换来的最后希望,终究是一场空?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连夜的奔波,满怀的希望,似乎都将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