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李星河胆大包天
帮助祁丰年的人,有什么事也能更快的找过来。
而且祁丰年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这边的生活,在京郊他也能适应的更快一些,不会引起水土不服,进而身体垮塌丧命,李星河也省事很多。
最最最主要的就是,很多年代文里,不管是知青下乡到哪里,或者流放到哪里,最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跟京城有交集。
要么直接回城回到京城,要么考大学回到京城。
个个都是人才,个个都是主角。
京城绝对在大多数年代文里都属于风水宝地,也属于必争之地。
这里会出一批商业人才,国家级富豪,更有各种艺术家,军政世家的顶级继承人回归。
男的帅,女的靓,这风风火火的10年结束后,就是红红火火的改革开放开端。
第一批站在改革开放浪尖上的人,都是精英弄潮儿,跟京城都有直接或者拐着弯的关系。
所以京城还是挺好的,李星河决定就近看热闹。
带祁丰年在京郊重新落户安家,相当容易。
祁丰年还没发表自己的意见,李星河已经找好目的地——京郊红星大队上阳村。
这个村人口不多,结构简单,离镇上不远,走路20分钟就到了,离京城市区也不远,走路一个小时就能到市区。
离现在祁老爷子的这个家,也就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知青下放到这里,她和祁丰年过去就是第一批元老,村里不会太排外。
周围其他村都有知青,就这个村没有,他们村子里其实挺羡慕有知青的,可因为村子太小,知青们都安排到旁边的大村去了,把他们这个小村子漏了。
这附近村子安排的知青都是家里有关系的,离京城近就是好地方,一般人想留在这附近做知青,没点关系还真留不下来。
李星河不需要关系,硬插。
手搓两份证明和介绍信,带着祁丰年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了上阳村。
祁丰年刚开始还是很忐忑的,后面看李星河一点也不在意,他也想通了,大不了就是成为通缉犯吗,怕啥!
他都被自己的亲儿孙子女们举报了,也不在乎多一个通缉犯名声。
况且李星河的眼光极好,插队下乡,这选的是什么风水宝地!一般人还真插不上!
他们如果插进去了,对自己绝对有好处,没坏处。
如果插不进去也没关系,大不了换个地方重来。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祖师爷又不会怪罪他!
祁丰年后面直接心安理得的跟着李星河混,看她一路拿着介绍信和证明大摇大摆的进了上阳村。
祁丰年也摆烂了,成败在此一举。
可是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
从祁家出来,然后坐车晃晃悠悠的到上阳村,还顺便逛了街买了东西,前前后后不超过两个小时,他们落户上阳村了。
祁丰年拿着崭新的户口证明,一路懵懂的跟着李星河走到上阳村安排的知青住所,都还有些不相信,以为在做梦呢。
这知青住所还是新建的,两排大瓦房,干净又整齐。
再看看李星河给他安排的工作——乡村卫生员,俗称赤脚医生。
祁丰年看看仅仅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落,有些感叹,这么小的村庄真的需要卫生员吗?还是两个!
没错,他和李星河两个人过来的身份都是卫生员!
李星河胆大包天,手搓了个这么不靠谱的工作安排,其他人竟然都信了!
十里八乡的大村庄都不一定有一个卫生员,这个小小的上阳村竟然同一时间安排了两个卫生员,这么大的问题他们看不到吗?!
现在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两个人同时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可不就是浪费人才吗?
为什么没人反对呢?甚至大家都很高兴?
祁丰年觉得可能是李星河在背后做了什么,不过这样也挺好的。
人少的村落,清净事少。
他们俩只用干卫生员的活,不用干农活,还有工分可拿,简直不要太好。
安顿好个人行李后,祁丰年并没有多余的休息时间,他又跟着村里的大队长去镇上的卫生院领了日常要用的药品和器具。
明天他这个赤脚医生就要正式上岗了。李星河也一样,同样作为赤脚医生要上岗。
祁丰年都没有时间悲伤敏秋,更没时间想他那群不孝子孙。
下乡的生活,让他脱离了原有的身份,只觉得更自在,更自由。
接下来他只要找一个合心意的徒弟,如果有天赋,那更好。
李星河也在这里,如果能跟着李星河这种大佬学个一点半点,他也会受益无穷。
虽然李星河说术有专攻,她不擅长道医。
可万法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她都这么厉害了,就算不擅长道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李星河愿意,祁丰年愿意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她,没有谁会比她学的更快,也没有谁会比她更适合学道医。
可李星河不愿意,一个劲的让他自己找徒弟,还让他多找几个,免得以后又出意外情况断了传承。
徒弟是那么好找的吗?!
如果真这么好找,他也不至于都58岁了,还没有一个徒弟!
还有他那些同门们,到死都没有一个衣钵传人。
要么天赋不行,要么不合心意,总之各种问题,让大家这么多年都没个正儿八经的徒弟。
不是他们要求太苛刻,是道医这条路不好走,很多人还没学出个什么呢,就着急心切,想着转行去做中医。
以前中医比道医更容易出师,来钱快。
现在西医比中医还容易,来钱更快。
他们道医可不就没落了吗。
现在还得打到臭老九的行列,更没落了。
别说徒弟了,他们这种正儿八经的传承人都要死绝了。
祁丰年想着这些年同门和他的遭遇,不由得有些失神了。
全国各地的同行还剩多少,他也不知道,毕竟几个小时前他还都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去查看别人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