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胡亥思父忧国,深谋远虑

“时间已过去一年有余了么?”胡亥望着远方的天际,低声自语。来到此方世界已逾一年,虽一路顺遂,但肩负整个帝国的重担,仍让他不禁怀念起往昔的悠闲时光。

他思念着父亲,也思念着长兄扶苏。孤身降临此界,面对信任他的臣僚与将士,胡亥必须时刻维持胜券在握、从容淡定的姿态。身为帝王,若连他都显露出彷徨,这庞大的大秦帝国,岂非顷刻间便有分崩离析之虞?

“君王执掌一国之社稷权柄,肩负护佑万民之责。满朝文武或可懈怠,唯朕,不可有片刻疏失。”胡亥心中默念。他怀念过往,却也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大秦运朝终需一条退路。便由我,胡亥,来成为这条退路。”

“父亲的意志,无人能够动摇;父亲的野心,纵是我,亦难以揣度,不敢想象。”胡亥的目光愈发深邃,“若有朝一日,大秦运朝遭遇不测,此方大秦帝国便是其延续。大秦的旗帜,将永不倾覆。”他明了父亲将他遣至此界,或许意在成全其昔日梦想,但身为始皇帝之子,胡亥岂甘偏安于一方普通世界?他曾从父亲处知晓世界等级之分与诸天万界的存在,更铭记父亲那淡漠、无情却无比执着的目光。因此,他选择离开父亲麾下,来到此界励精图治——只为在运朝万一倾颓之时,他这一脉能承继大秦之统绪。

“依照长兄所赠地图,此界尚有他国,疆域辽阔。如今蒙恬正率蒙家军扫荡极北之地残存的异族,料想不过旬日,捷报必传。”胡亥盘算着,“困扰帝国数十载的异族之患将彻底终结。待大军休整月余,新的征途便可开启。终有一日,大秦帝国的旗帜将遍插此界每一寸土地。”作为沉稳的新君,环顾四周却无人可倾诉,胡亥唯有将思绪诉诸己心。

恰在此时,一道跨越无尽时空的意念信息,毫无征兆地直接传入沉思中的胡亥脑海。信息极为简短,却令胡亥陷入沉默。

“是父亲的手段么?久违了,这熟悉的气息。”胡亥接收完信息,语气悠长地低语,“大秦运朝所在主世界即将开始晋升,而朕所在的世界,也将随之正式成为其附属世界……”他并未误解父亲此举是担忧他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他深知父亲的为人,更清楚大秦运朝那令人绝望的伟力与其父深不可测的境界。他明白,这是父亲对他独自在外的挂念,是在告诉他:大秦运朝,永远是他胡亥最坚实的后盾。

“纵使修炼了气血武道,以朕如今的寿元,仍难与不朽的父亲及身为阴间地府之主的兄长相比。”胡亥坦然接受,“人生在世,当建不世之功业,留名于青史。朕胡亥,或许无兄长那般通天彻地之能,却可留给后世子孙一个囊括整个世界、永恒不灭的帝国。”他相信,待世界晋升完成,两界通道贯通,他便能重返父亲与兄长身边。

“大秦运朝,终将复苏了。”胡亥最后凝望了一眼天际,发出一声深沉的感慨。旋即,他回到御座之上,继续批阅那仿佛永无止境的奏章。主世界的晋升乃父亲之宏图,胡亥纵有相助之心,亦无力干预。况且,他从这晋升之事中,已然窥见了父亲的深意。早在离开大秦运朝前,父亲便已是世界之主,大秦也已一统天下,然帝国军队的规模非但未减,反而持续扩充。仅此一端,胡亥便已洞悉:父亲绝不会满足于固守一界。在知晓诸天万界存在后,父亲的目标,必然是踏上那更为浩瀚的征途。

还有他的长兄扶苏,身为阴间地府之主,麾下鬼兵不计其数。胡亥心中了然,待世界晋升之后,大秦运朝必将开启新的征程。然而这一切,皆与他无关。

胡亥如今连此方世界都尚未完全统一,又怎会分心去思虑如何襄助父亲?他肩负的使命,是为大秦运朝预留一条退路,为大秦运朝的正统血脉延续薪火。

“大风起兮……”胡亥轻笑着低语一句,随即收敛心神,专注于批阅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

与此同时,在群山深处一处幽静之地,几间朴素的木屋依山而建,屋前是一片精心打理的菜畦。此刻,两道身影正在田间俯身除草。

赵高将手中的杂草掷向屋前堆积的草垛,直起身,拭去额角的汗珠,目光投向澄澈的蓝天。方才冥冥之中,他预感到似乎将有要事发生,但并非凶兆,而是吉兆。作为此方世界仅有的两位三阶强者之一,他的直觉向来敏锐。

另一位三阶,正是当今的大秦帝国之主,胡亥——嬴政陛下的幼子。赵高对此并不在意,他早已满足于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自胡亥降临此界,此地的历史轨迹已然改变,两千余年后原本那个“赵高”是否还会诞生,已是难料之数。

于他而言,如今有妹妹小月相伴便已心满意足。他不再是孑然一身,纵然归途渺茫,又有何妨?

“老哥,渴了吧?小月去给你拿水喝。”一旁除草的小月见兄长似有渴意,笑语嫣然,随即欢快地跑向木屋。

“小月,慢些跑,当心脚下。”赵高含笑叮嘱,目光扫过慵懒盘踞在菜地外那条数十米长的神龙——那是他昔日赠予小月的礼物,如今亦日夜修炼,守护着他与小月的家园。

“这般生活便很好,远离尔虞我诈,无须机关算尽。”赵高望着妹妹轻快的背影,笑容温煦,“只是这灵植菜园打理起来委实麻烦,杂草丛生,唉,接着除吧。”无论世间将有何等变故,是福是祸,自有胡亥去应对,与他赵高何干?

子鼠位面,广袤山林之间,营帐连绵,秩序井然。无数气血浑厚、身披甲胄的军士在各处严密巡视。中军大帐之内,蒙恬身着战甲,正凝神注视着掌中翻涌的气血之力。

只见那磅礴的气血之力如流水般在他手中自如变幻形态。蒙恬的实力,赫然已臻三阶之境。气血之道虽源于大秦运朝之主的传授,然蒙恬却以此为基础,另辟蹊径,开创了“气血化形”一脉。他正推演,假以时日,或可将气血之力凝练成不死不灭的气血将士。届时,纵使他孤身一人,亦可凭借气血将士布下战阵,一夫当关,力敌千军。

就在此刻,一道跨越无尽时空的意念信息,毫无征兆地直接传入蒙恬脑海。

“此乃陛下传讯?”蒙恬接收信息,心念电转,“世界晋升?附属世界?”

“看来,蒙家军凯旋回归大秦之日不远矣。世界晋升当不致波及此界,大军可安心驻扎于此,静待归期。”

“更何况,此界不过凡俗世界,面对我大秦铁骑,毫无反抗之力。纵有异变,彼辈安敢造次?”

“此皆陛下恩赐,是陛下赐予我等伟力。”蒙恬低语,心潮澎湃。身为武将,他毕生所求便是沙场征战。昔日本以为平定此界后,余生再无战事,未曾想,陛下的宏图伟力远超想象,竟可征伐异界,这正遂了他心中所愿。如今,他别无他求,唯愿继续为帝国开疆拓土。此前攻伐子鼠位面,敌手孱弱,兵锋所指,敌军皆望风而降,实未能尽兴。

即便如此,蒙恬亦未轻敌。在彻底征服此界后,大秦运朝的官员便已分赴各地镇守。他则亲率蒙家军主力驻扎于此平原,静候陛下谕令。蒙恬由衷期盼日后能遭遇更为强悍的对手,让他得以酣畅淋漓地体验沙场对决的激越。他渴望验证,究竟是大秦的战阵无双,还是异界的手段更胜一筹。

身为大秦武将之首,深得陛下信重,蒙恬亦知晓诸天万界之浩瀚,这无垠的疆域令他心驰神往。他憧憬着目睹那些强盛的世界,在大秦雄师的进击下节节败退;憧憬着蒙氏子孙世代传颂他这位战无不胜的先祖;憧憬着附属世界的生灵,只要听闻“蒙恬”之名与“蒙家军”的威号,便闻风丧胆,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