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夏禾求灵果张楚岚讲述大战
夏禾聆听着自家掌门与老天师的交谈,心中恍然:“原来掌门之所以拥有如此悠长的寿命,主要得益于长期服用灵果的缘故。”
她随即萌生了一个念头:若能从掌门那里求得一枚能永葆青春的灵果,即便数十年后,她在掌门面前仍能维持现在的容貌,而非年老色衰之态。她不愿让掌门目睹自己衰老的模样。
夏禾认为时间尚长,机会总会到来,于是郑重地下定决心:待到掌门心情愉悦之时,即便需要放低姿态、以恰当方式请求,也要设法求得一枚驻颜灵果。至于具体如何行事,她感觉还需仔细思量。毕竟掌门张楚岚是一位心志极为坚定的苦修之士,寻常取悦男子的手段,对他恐怕难以奏效。
此时,老天师收起灵果,郑重道谢:“此次承蒙小友馈赠,老夫代师弟谢过小友大恩。”他赶来相助,一是因为张楚岚乃其师弟之孙,二是认可张楚岚的实力与为人,接到传讯便即刻动身。若此灵果真能助其师弟康复,则他多年心结可解,故未作推辞。况且,在他印象中,张楚岚手段莫测,其背后势力更是深不可测,这灵果确有极大可能治愈其师弟。老天师望着眼前神情自若、临危不乱的张楚岚,心中感慨师弟后继有人,前途无量。张楚岚也曾提及,待其修为突破后,将着手复活至亲,届时老天师或能重见师弟。
张楚岚话锋一转,问道:“我等所处的世界,相较而言仍显弱小。异人、科技……老天师可曾真正见识过科技的强大之处?”
老天师略带疑惑:“科技?那非是常人所倚仗的手段么?”在他认知中,科技之便利,主要体现在与故友的便捷交流上。
张楚岚语气悠远地讲述:“我曾亲眼目睹一个强大的科技位面入侵一方修仙世界。其手段诡谲难测,若非该修仙世界的至强者有所警觉,提前布下覆盖整个世界的防御大阵,恐怕在敌方数以千万计的战舰首轮攻击下,修仙世界便会伤亡惨重。那场大战,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老天师听闻,面露惊奇:“想不到小友竟有如此见闻!那一战结果如何?”修炼之道与科技之道的碰撞,究竟孰强孰弱,他亦感好奇。旁听的夏禾与夏柳青,也对掌门所述异界大战充满兴趣。
张楚岚继续道:“那方修仙世界的至强者,修为境界比我现今还要高出两个大层次。此等存在的寿元,动辄以数十万年计,其威能可想而知。而那入侵的科技位面,拥有数千万艘战舰,其中大型战舰数百万艘,余者为小型战舰。仅那些大型战舰的攻击强度,便相当于比我高出一个大境界的修士全力一击。且对方攻伐修仙世界的战术极为纯熟,显然此前已有众多修仙世界遭其覆灭。”
“那一战打得天崩地裂,山河破碎。覆盖整个世界的防御大阵虽拖住了修仙界的至强者,却也庇护了世界生灵。若无此阵,后果不堪设想,恐怕唯有至强者能幸存。在科技敌人持续不断的猛烈攻势下,修仙界的至强者最终不得不唤醒一批自我封印、留存巅峰一击的古老存在——他们皆是将近寿元尽头,选择以此方式为守护世界贡献最后力量的前辈修士。”
张楚岚继续说道:“仅需两三位这样的古老存在施展其巅峰一击,科技位面的敌人便瞬间遭受重创,损失惨重。”
他总结道:“究其根本,修炼之道追求的是自身长生不朽,而科技位面则更侧重于资源掠夺与扩张侵略。两者孰强孰弱难以简单定论,但总体而言,各有其独特优势与局限。”
张楚岚坦言,那动辄数十万年的悠长寿元,正是他心之所向与不懈追求。正因如此,即便自身已拥有数百年的寿命,他也未曾滋生丝毫狂妄自大之心。
老天师听闻,感慨道:“未曾想其他世界竟是如此精彩纷呈,着实令人神往。”那些拥有数十万年寿元的至强者,其力量令他深感敬畏——巅峰一击竟能覆灭数以千万计的战舰集群。这让他深刻体会到“道无止境”的真谛。
夏禾望向自家掌门的目光中充满了憧憬。她这才明白,掌门并非一味苦修,偶尔还能亲历其他世界那般惊天动地的大战。见识过如此恐怖的战争场面后,再看异人界的争斗,自然如同孩童嬉戏般索然无味,这也解释了掌门为何对异人界兴趣缺缺。
“道无止境,这正是我的毕生所求。”张楚岚语气坚定,“安于现状、甘于平凡,绝非我张楚岚的性格。观摩这等层次的大战,能让我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认清自身的渺小,从而鞭策我继续苦修,提升实力。”
他进一步说明,观看此类直播,实则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最佳途径。因此,每逢直播开启,他必会专注观看,汲取经验。
老天师颔首道:“小友所言在理。然而,亦不可一味埋头苦修,而忽略了心境的磨砺与提升。” 尽管张楚岚方才描述大战只是寥寥数语,老天师已在脑海中勾勒出那凶险恐怖的画面。张楚岚竟能全程旁观此等大战,其神秘莫测的程度,显然远超他此前的预估。
“老天师教诲,楚岚自当谨记于心。”张楚岚应道,随即话锋一转,“接下来,便是静待时机了。但愿世界晋升之举,莫要令我失望。”言毕,他便开始静心等待,期盼着嬴政开启直播。
秦时位面。
嬴政意识回归本体,淡漠地睁开双眼。他心念微动,两道蕴含信息的神念便循着冥冥中的感应,分别投向两方不同的附属小千世界。如今大秦已拥有四方附属世界,既然已提醒了张楚岚与岳不群所在的世界,剩余两方附属世界——子鼠位面(由蒙恬率大秦将士镇守)与赵高群员所在的世界(由其幼子胡亥坐镇)——自然亦需及时警示。
提及赵高,嬴政忆及其人如今安于现状,甚至连每日签到都颇为懈怠,自己亦许久未见其踪影。既然赵高选择携妹隐居,决意远离俗世纷扰,嬴政自会尊重其意愿,允其离去。他从不强求任何人效忠,大秦亦无需三心二意之辈。对于聊天群内的成员,若有人愿真心归附大秦,嬴政所能给予的酬劳,便是如同张楚岚、岳不群两位群员一般的待遇——封侯。
随后,嬴政收敛心神,开始调息。稍后,他便要着手晋升世界位格,这将是其纵横诸天万界的起点,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他深知,一旦世界晋升完成,大秦运朝蜕变为大秦仙朝,现今的安宁祥和将一去不返。届时,沉睡的仙朝巨兽将彻底苏醒,正式踏上征伐诸天之路。嬴政期许着,未来大秦兵锋所指,万界生灵皆当臣服。
神话位面。
自一年多前,大秦帝国新皇胡亥登基以来,在蒙恬、易小川及蒙家军的鼎力支持下,帝国迅速平定局势,未爆发大规模动荡。此后的一年多时间,乃是大秦帝国疆域高速扩张的时期。
新皇胡亥推行高产粮种,并颁布了气血修炼之法与文气修炼之法,帝国面貌随之日新月异。一系列革新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民生福祉与国家实力,使得黎民百姓对新皇心悦诚服。
帝国边境,在已将气血之道修炼至小成境界的蒙恬将军统领下,三十万同样修炼了气血之道的蒙家军骁勇无匹。加之见识卓绝、远超时代的易小川随军参赞军机,塞外异族在凶猛攻势下节节败退,死伤枕籍,最终被驱赶至极北苦寒之地。残余的数万异族蜷缩于冰天雪地之中,终日惶恐不安,唯恐大秦天兵随时降临。
此一年间,大秦帝国的疆域近乎扩张至原六国疆域总和,新增领土多为广袤草原,亦包含部分终年冰封的极北之地。
民间因新皇胡亥的诸多惠民举措与边境捷报频传,其威望已然超越其父秦始皇嬴政。即便是那些心怀故国的六国遗民,见此盛况,亦只能无奈放弃复国之念,选择归隐避世。
大秦帝国,咸阳,阿房宫。
胡亥端坐于主位之上,神情平静地批阅着案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其上详述着帝国各地的军政要务。
片刻后,他批阅完手头一份奏章,抬眼看了看案前尚余的大量奏折,遂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身体。